试播集 01 | 少数派作者们最近读完了啥
2021-12-30 17:30:47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3 收藏

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虽然《新玩意》栏目读得还算过瘾,但同时也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宇宙浪费指南:《山月记》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也许,很多人初识《山月记》甚至初识中岛敦,都是因为这段话吧,我也是被这个狠狠戳中,才找来原书看。

简单来说,《山月记》可以被认为是一本同人文,小说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如《左传》《论语》《庄子》《史记》《西游记》及唐传奇。中岛敦将古典人物抽离出来,重新灌注以思想,在这本书里,历史不是主线,更不是背景板,主角只有一个个古籍里的人物,有在自傲与自卑之间无所逃遁最终异化为老虎的李征,有不停追问生命意义的沙僧悟净,也有战败被俘后被迫投降的李陵......他笔下的人物超越了史书中刻板印象,变成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形象。

有人说,这本书能帮助青年们对抗虚无主义,的确,我们从这些人物中感受到他们在时代和自我之间的对抗、感受孤独、悲悯和勇气。

在李征篇,书中通过他的大量心理对白把他的自恋和自伤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自卑又自负的诗人鲜活的站在我们眼前,而他想一边想入仕一边又鄙夷的想法也深深刺痛一直在懦弱的自尊心和自大的羞耻心之间来回拉扯的读者们;而李陵篇中,书里的三个主角司马迁、李陵和苏武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中岛敦对他们的故事也有自己的解读,在他的笔下,司马迁不再是那个即使遭遇了如此磨难也毫不动摇的完成《史记》的人,他崩溃过、痛苦过、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不停追问,最后成为一个书写机器,李陵也不再是主动投降,而是战败被俘后被迫投降,他比历史上更忠诚,也更迷惘......

尽管取材于历史人物,中岛敦的别样解读却是在他们各自的故事中加注了自己对时代的怀疑和自身命运的悲痛,也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人物的遭遇令中岛敦产生共鸣,于是,他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孤独和哀思,大概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也便是如此了。

@斯利普固:《置身事内》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地讲中国政府运作经济的书。在没看之前,我其实对政府运作与企业的关系,只存在一种朦胧的感觉。看过之后,虽然也只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它的用处,在于向非经济学专业的普通读者,阐释出了一些关系,起到解惑的作用。

地方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管者,同时也是经济运作中占比很高的投资人。地方政府投资一项产业的方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转变。在过去,可能是通过注资入股一家国企,共同经营。这就非常需要当下的决策者有较好的判断力和执行能力。后来,逐渐演变为,由专业的投资机构来充当「决定投谁」的角色,而政府是将资金交给专业的「经理人」来运作,按照国际市场对于私募基金的运作和分红方式。从前至后,政府的决策和选择权在下放。这个过程看起来也是一个相对理性的。

本书也结合了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讲一些具体的企业或产业发展的模式与故事。例如当年京东方想和地方政府谈合作来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厂,但由于夏普的搅局,搅黄了京东方和深圳以及上海已经谈好的合作。最终京东方落户安徽合肥。也正是合肥对京东方的投资成功,就有了巨大利益,为后期更大的产业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而当其他城市想要效仿的时候,合肥开始向更加上游和高端的产业去发展,例如新能源等。

又比如,由于时代进步的原因,中央对于税收政策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方政府运作的方向。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企业税收收益、增值税等要按比例上缴,并没有之前的那种多干多收益的部分都留在地方这么美好。所以地方政府开始转向了更容易留存收益在地方的经济运作模式,土地财政。于是就有了逐渐上涨的地价和房价。

看这本书,因为其文字通俗易懂,所以读起来并不吃力。读完一段似乎对着一部分,确实会有一些理解。但是毕竟本书算是一个小的精华,展开的部分并不太多,更多的是作为这一领域的索引集合,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再去找相关的部分仔细研读。因此全书读完,其实在我脑中留下的印象,也没有特别的深。只是隐约觉得,我好像是在开始理解地方政府是如何运作的了。

但我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我认为很多人通常靠直觉来理解这个社会公共层面的事务。例如一个新规出台,一个新的社区变化等等,都容易以一个非理性、猜测的方式去理解。而其背后,很可能是相对理性的(权衡多方关系),有经济理由支撑的(靠机制运作来盈利)。这后面的深层原因,能更加合理的解释一些表面现象。

@PitayaK:书中的「东北文艺复兴」

我从小生活在沈阳,直到 18 岁去读大学,一去不复返。今年结束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到家乡,凭空多出了不少空闲时间,来观察这片土地和生活与其上的人们。观察出的问题无从解答,就去书里寻找答案。于是,我连续地阅读了以下屡获大奖、知名度很高的作品,其中前三本是小说集,后两本是非虚构类「特稿」。

  • 《平原上的摩西》 双雪涛
  • 《冬泳》 班宇
  • 《仙症》 郑执
  • 《张医生与王医生》 伊险峰 & 杨樱
  • 《大地孤独闪光》 李海鹏

我们姑且把这些连同《铁西区》、《钢的琴》和《白日焰火》等电影称作严肃文艺作品,并以此和更娱乐化的短视频等新媒体区别开来,而更早发迹的赵本山的小品、老舅的音乐,或许介于严肃和娱乐两者之间。

近些年「东北文艺复兴」之说甚嚣尘上,最近突然爆火的《漠河舞厅》和张同学又再次把它推到台前。也许你还没意识到,所谓「东北文艺复兴」的更新频率已经由数年一次加快到了一年数次。

我很难抛去东北人的身份客观地判断,大家所指的「复兴」到底是严肃的那部分还是不严肃的那部分。如果你对严肃的部分感兴趣,我非常推荐把这些作品打包集中阅读。

书里讲了什么?

三本中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了23篇故事,其中既包括了《平原上的摩西》、《冬泳》、《森中有林》等等这样相对宏大的几个家庭几代人间的爱恨情仇,也包括了《跛人》、《回到格勒》、《蒙地卡罗食人记》等等这样简短如切片般一天之内的人生转折。

非虚构的两本,《张医生与王医生》专注于两位70后医生的成长路径以及背后两个家庭的支持;《大地孤独闪光》是原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的特稿报道合集,其中首篇《举重冠军之死》在当时造成极大轰动。

用一句话总结以上五本书:时间90到00年代,地点东北,人物下岗(或尚未下岗的)工人,发生的事件可以归纳为工人阶级的衰落以及相关的一切。

为什么是东北?

严肃的「东北文艺」里,东北只是个舞台,演员是衰落的工人阶级。但不得不说,这片土地确实是绝佳的舞台。

一是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漫长的去工业化。

在我的专业里,前辈们创造了新型城镇化、士绅化、中产阶级化、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更新甚至「腾笼换鸟」等一系列专业术语,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一改变的过程。要改变,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领悟了那个「消费还是生产「的」致命问题的答案。但另一方面,从不断地造词儿里也能嗅出前辈们对这一现象的无能为力:要是能解决,底特律也不至于在全球范围内被熟知,在城市地理学的耻辱柱上越钉越牢,永世不得翻身。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北有被世界聚焦的潜质。

2008年底,那个纪录片中尘土飞扬的铁西区宣布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自此,在物理意义上的城市去工业化已经进入尾声,但人心的去工业化才刚刚起步。从这些书籍和文艺作品里,你能清楚地观察到有多少人被留在了那个时代。

二是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漫长的寒冬。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每年11月初到4月底的供暖期,整整半年里的每一天都是东北的冬天。以上各类文艺作品中,经常用「怎么熬过这个冬天」的形式表达对漫长冬季的担忧,在其中我们会更多注意寒冷,从而忘记更大的担忧源自饥饿。

饥寒交迫,一直是中文世界里对窘境最直白的描述,属于「挨饿受冻」的书面版。这个词的精妙之处在于「交迫」:在饿的时候,冷会显得更冷;在冷的时候,饿会显得更饿。当你想描绘一群饥饿的人,你就应该去最冷的地方找。或者咱们再换个说法,当有一群人,饿,还站在风雪里,那这个地方就天然地成为了舞台。

当所有的窘迫排山倒海而来,你就分不清这人到底是冷还是饿了。

所以,在这些的再深层,饥饿还会引申出并不实际存在的寒冷。从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没有足够能量导致了感官上的寒冷;而从文艺作品的角度来说,这是把困难境遇比作了寒冬。

明面上和暗喻里的漫长寒冬,在东北合二为一。

复兴的是什么?

工人和农民在东北土地上永远是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从那个崩塌的年代起,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农民叙事接替了兄弟的班,扛着「东北」这杆大旗向前独行,那是「东北文艺复兴」最早的样子。再后来,我们陆续有了正面描写曾经的工人阶级的作品,到现在它已经自发地形成了媒体矩阵,出现在我们身边每个角落。

复兴,意在说明一个从兴盛到衰落到great again的过程。读懂东北文艺乃至理解东北当代文化的重点,在于读懂所谓复兴是从哪个方向而来。这五本书以虚构与非虚构分类比较阅读,能读出虚构作品对穷困生活的刻意淡化。换句话说,复兴追求的从不是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相反,他们更强调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与精神价值的极速滑落。

所谓「东北文艺」其实是「工人阶级文艺」,它是漫长寒冬里燃起的焰火。它脆弱且暴烈,忽明忽暗,在某些温暖的日子里懂事地偃旗息鼓,又在某些需要对抗寒冷的时刻重新闪亮,熠熠发光。

这时,我们便称之为「复兴」。

在祖辈们构建工人阶级精神的那天,特地勾画出了其中的核心:「不能背叛工人阶级」,仿佛他们已经预判到了早晚有那么一天。在那一天到来之时,背叛会变成抛弃,抛弃会变成遗忘。而这一切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已成定局。于是,在日渐衰老的他们心中,工人阶级的精神内核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普遍将其视作对外部世界的妥协:「拉倒吧」。

这里,我斗胆对前辈的文艺工作者们的作品下一个定义。当代的工人阶级文艺复兴,是对其悄然变化后的精神内核、对其向外部世界妥协后的要求的一种回应:

承认我们的背叛、抛弃和遗忘,承认他们的贡献、荣誉和尊严。

篇幅所限,更多的故事就要去原著中寻找了。

@Voyager_1:《拖延心理学》

读这本书并非我本意,却是意外中的大收获。这源于我在微信读书中开启的一串「习惯」主题的阅读,从《创造时间》到《掌控习惯》,读完后又继续读了《微习惯》以及《习惯的力量》,可以说每一本都让我对于习惯养成的原理更加了解和清晰,却没有实际解决我在养成习惯,以及完成任务时的重大问题——拖延症。

得亏读到《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我开始认识到拖延症真实的存在,它并不是「好不容易周末,就放松一下吧」的合理诉求,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明日再做导致的后悔冲动。知道拖延是人类的普遍烦恼,也明白拖延也是可以改善的,是与拖延和平共处的前提。

《拖延心理学》颇有工具书的风范,作者在前三个章节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拖延与心理、行为和大脑之间的关系,紧跟着在后两个章节顺理成章地就「征服拖延症」给出了可行的建议。

拖延症的背后是「恐惧」的我们

我时常犯一个错误,当不希望自己有某种坏习惯时,就抗拒承认它的存在或摆出不以为意的姿态,拖延症就是我抗拒和忽略的典型。事实是,我的确知道应该要养成好习惯,比如周末多读一本书,多写一篇稿子,但奈何总是因为这那的原因而拖延。

拖延本身已经成了我的挡箭牌,当我不承认他的存在,就避免了犯错、迟到、晚交稿带来的惩罚以及心理压力。本书的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作为常年进行拖延研究和教学的心理学博士,对于拖延背后的本质原因几乎一针见血——拖延可能是一种恐惧成功 / 失败的心理策略

那些获得较高成就的人往往都不是倔强的完美主义者。那些冠军运动员、获得非凡成功的生意人以及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有时会犯错,有时会度过难熬的一天,还有时会因为表现不佳而遭受短暂的挫折。虽然他们在为一些远大的目标而奋斗,但是也能容忍不能达成这些目标时的挫折和失望。他们知道自己能够继续努力、改善工作。

结合这段原文和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拖延症患者的身上有着冲突的欲望和表现。一方面,有着拖延症的人一般都是对「完美」有一定追求的人;而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能力」,拖延症者往往总是处在拖延之中。这是因为这里的能力被拖延症患者解释为「智力」,他们不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露怯。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觉得作者就是在说我本人,一针见血毫无保留。

以上说的是恐惧失败的经典表现,当然书中还列举了很多原因,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总会对某一点产生深刻的共鸣。

有人说,我不恐惧失败,我甚至能主动在众人面前承认失败,但我好像也会有拖延的行为。虽然没有恐惧失败,但是也不能证明没有拖延的动机,恰恰相反,这可能是「恐惧成功」的典型。

比如,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常常被告知「胜不骄败不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至于我们从不过度暴露我们成功的喜悦,而一次阴沟里翻船后我们往往就容易害怕竞争、与人比较,甚至对成功产生表面无所谓实则害怕成功的心态。

我会被暴露在聚光灯下。每个人都会关注我的生意是否成功。还有,一旦你产生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可以付诸实践的设计思路,人们就会期待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富有创意的。为了满足这样的期待,我将不得不给自己增加压力,不停地工作。这样,我就可能永远都没有自由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或者懒散的惬意了。

或许你也曾有过上面这种对于成功后的担忧,而导致你迟迟没有迈出那一步。在拖延与心理篇中,作者结合拖延背后的心理学知识,向我们展示了拖延背后更加综合的心理原因,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内心。在拖延与大脑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步步沦为拖延症的我们的「大脑的心路历程」。

拖延症的自救法则

不同于自媒体视频作者们摘录只言片语,罗列些许场景,抓住一个拯救拖延的奥义就想给你来一场拖延症的根治教学,书中的知识从全面和逻辑性上更加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这也是我愿意再读本书,期望从本书中可以持续获益的原因,毕竟我们不同的时刻会患上不一样的拖延症。

我得先准备充分才行,现在还有些事没准备好;

现在我根本没有时间做完它,所以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多好的天气啊,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太委屈自己了;

我已经做得很努力了,休息一下是应该的……

作者不遗余力列举了一些拖延的场景、借口和风格等等,希望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同时还将本书的写作过程,以及自己的拖延心路历程摊开来给读者看,诚意满满不说也更添信服力。

虽然我还想将一系列作者书中的建议和方法铺陈开来介绍一番,但想到拖延症本身的快乐就是寻求解决方案并适用于自己的过程,就让读者自行到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置拖延于世外,我独自一人效率到底」的快乐吧。

@jindunwaiting:心理自助读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从业需求,终于买了几本心理咨询相关的书籍。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下文简称《蛤蟆》)在两三年前就听过,也一度萌生过买来阅读的想法。工作不定,耽搁日久,也没买。先推荐同学读了,之后借阅同学的读物(吐槽:拿到手第一时间就知道是盗版),读了三五章便停不下来,遂自己买了一本迅速读完,果然不失所望。

一、从书名与作者说起

《蛤蟆》一书的英文名是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直译为《对蛤蟆的咨询:一次心灵冒险》,作者是 Robert de Board ,中文翻译为 罗伯特 · 戴博德,窃以为作者名字翻译略有问题,但中文名称翻译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很恰当,既保留了原名字的关键信息,又具有风趣性,而且「蛤蟆先生」和「心理医生」两个词尾韵脚相同,读起来也挺顺口。

根据书本后的介绍,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研究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也正因作者丰厚的学识背景,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且不失内涵,借助《柳林风声》中的人物,把咨询过程给演绎出来。相比于之前读过的《当尼采哭泣》,这本书又薄又易读,普通读者可以将其当作一本小说来读,体会这些人物的悲喜、友谊,而对于心理专业背景的人,又可以从中学习心理咨询的技巧和过程。

二、这本书好在哪里?

1. 体积小

前段时间,互联网上掀起一阵征讨「轻型纸」的风波,又一次引发了图书领域的新争论。至于书籍该不该用轻型纸暂且不论,但在这次风波之后收到书,我第一时间便是关注它的纸到底是不是轻型纸。《蛤蟆》用的是轻型纸,但这本书用轻型纸反而恰到好处,轻型纸使得这本书的重量减轻,并且每一页都非常柔和,不似一般书籍一样纸张很脆且容易割伤,它没有许多插图,因而也无需彩印来达成丰富的表现。书籍不厚,200 页;开本不大,小 32 开(如果开本再小一些,就快成为「文库本」了);封面简洁明快,直入主题。总之,体积小。这也让人在捧读的时候感到轻松,手掌不必承担太多的重量,单手捧读丝毫不觉费力,也正因如此,你可以选择任意舒服的姿势阅读。这是「体积小」的好处。

2. 内容大

除了体积小之外,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内容并不因体积小而显得单薄。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名字,我以为又是市面上的「心灵鸡汤」,硬生生编凑文字来骗钱,后来多次从业内人士的书单上见到它,对《蛤蟆》一书的刻板印象也逐渐褪去。

简单讲,这本书是《柳林风声》的「同人文」。拿来《柳林风声》的主人公,写心理咨询的流程和技巧。你把它当作一本小说读也可以,可以读到一个温馨的关于小动物们交往的故事;或者,你就是为了消遣或讲故事给儿童听,你也不必给自己什么压力,毕竟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很轻松进入童话世界里;但我更建议你坐下来拿起笔认认真真读下去,时不时还要做些笔记,因为它毕竟是冠以「心理自助」这样的上架建议。

书中描述了蛤蟆先生多次去苍鹭小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当然,因为题材的限制,作者不会告诉你哪里应该注意,哪里应该怎么做,但对于精明的读者自然会不断发问:

  • 为什么抑郁到快要自杀蛤蟆先生第一次去苍鹭那里咨询的时候,苍鹭不主动开口说自己要提供帮助?
  • 为什么苍鹭基本不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总是在问蛤蟆先生自己怎么看?
  • 为什么苍鹭敢在蛤蟆先生这样抑郁的人面前直接提「自杀」两个字?
  • 苍鹭布置了「作业」给蛤蟆,蛤蟆为什么不接受,最后把「作业」两个字换成了「事情」为什么又接受了?
  • 在书中苍鹭总是在咨询过程中「沉默不语」,置蛤蟆于尴尬或者不舒服的状态,这样做合适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 书中苍鹭给蛤蟆递了几次纸巾?是在什么状态下?后来为什么又不递给他了?
  • 「倾听」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像苍鹭一样倾听他人?
  • 「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是不是可以对应到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超我、自我、本我」?那么苍鹭运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方式吗?
  • 蛤蟆最终发生了什么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全都是苍鹭的功劳么?
  • 书中蛤蟆先生患的是抑郁症,抑郁症的指标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 苍鹭有没有夸奖过蛤蟆?如果有,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夸奖的?
  • 苍鹭发生了什么改变?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对心理咨询的过程略有了解,你会挖掘这些故事情节中苍鹭和蛤蟆的行为表现,从而给你的生活实践多一些指导。豆瓣上有这样一篇书评,梳理了《蛤蟆》一书所描述的 知识点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读完这本书再看看。

3. 趣味大

说实话,我很不看好用虚构笔法写某一学科的书籍,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不少大佬写出了精彩的著作。《质数的孤独》一书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是物理学博士,《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也并非数学界的人,可见出色的文学作品不一定出自文学从业者手中。

说回《蛤蟆》一书,就文学性而言,它不是一本出色的作品,但是就其依靠《柳林风声》的原作人物而生造出来的这一段故事,也足够吸引人阅读下去。评价一本书的文学性,我们会考虑其笔法是否精到,措辞是否完美,内涵是否深刻,有没有不显山不露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蛤蟆》一书限于主题,所以文学性的书写集中在书籍的开头和结尾几章,而中间更多是涉及咨询过程的描述。第一章借助景物描写让人感到大事不好,但究竟是谁出现了问题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起初我们以为是鼹鼠,到第一章结束方明白是蛤蟆出现了心理问题——抑郁;第二章中蛤蟆的好友齐齐上阵想要帮助蛤蟆康复;再接着,作者没有讲什么废话,在第三章直接进入了主题——心理咨询;随后十章,伴随着苍鹭与蛤蟆的言语、动作、心理描写,整个咨询过程被全景式呈现出来;到书的最后,作者让每个小动物都上场,讲述自己的未来计划,让我们看到因蛤蟆生病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了成长。最后一章名字叫做「道别与新生」,离别虽有痛苦,却也伴随着新生,这是一个 Happy ending 的故事。

本书有趣味性,很大的功劳在于《柳林风声》,设若把文中的蛤蟆、苍鹭换成张三、李四,这本书的趣味性将会大打折扣。但同时也应看到,作者借助名著的人物,其自我发挥的空间并没有受到限制,反而是如虎添翼,在合理范围内对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并适时插入原著情节,使得蛤蟆患上抑郁症这件事情有了前因后果,每个人物的形象也饱满起来。我并没有读过《柳林风声》这本书,但并不干扰我对《蛤蟆》这本书的理解,更不用说,这本书还引发我去读《柳林风声》原著的兴趣。

三、本书没有讲到的(作者不想展现的)

豆瓣上对本书的一则评论讲到,这本书「过于浅显、不够真实」。

所谓的不真实,大概指的是抑郁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并不如书中描述的那样简单、那样迅速。蛤蟆仅仅靠十次咨询就摆脱了抑郁,这在现实中很难想象。现实中的心理咨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磨合,信任关系的建立也绝非一朝一夕,陷入抑郁的来访者,其领悟力也并不一定如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敏锐。所以,这本书所反映出来的绝非「咨询案例实录」,而仅仅是将咨询的理念与过程展现出来。 因此,它首先是一本向普罗大众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和过程的书籍(科普书籍),而非学术的、临床的指导手册,我们不能指望一本 200 页的小册子承载这么大的功能,此外,它还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在豆瓣的评论区,我欣喜地看到许多迷茫的、抑郁的、无处安放的人因此书而得以摆脱糟糕的状态,就一本两百页的小册子来说,有这么大的功用,真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最后,更改一下王尔德的话,愿大家都能在深处泥潭时依旧仰望星空。哪怕这个泥潭如此之深、如此之浑浊粘稠,从根本上讲,我们总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潘誉晗: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第一人称单数》 

前言:《第一人称单数》是村上春树睽违六年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合。本书一共由八篇以第一人称为主语的短篇小说组成,也是村上通过不同的视角挖掘来审视自己内心的作品。大陆版由「磨铁·文治图书」出品,一共有常规版、金边版、西西弗书店合作版三版,翻译为青年翻译家烨伊老师。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浅读村上春树新书《第一人称单数》

作家王安忆在总序「短经典」系列时,那段开场的话,我觉得说得极为漂亮:「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它们的活力并不决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内部的结构。作为叙事艺术,跑不了是要结构一个故事,在短篇小说这样的逼仄空间里,就更是无处可逃避讲故事的职责。

确实,大部分人看小说,其实追求的都是一个故事内容的过程。而在某种程度上,比起长篇小说的厚重,这几年的我的确更为偏爱短篇小说的极简主义。尤其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我当然知道一提起他的名字,也许更多人在脑海中想起的还是极为盛名的《挪威的森林》,可我依然更爱他的短篇,也更为欣赏他大叔式碎碎念的随笔。

因而《第一人称单数》的发售在我心中是这个冬天的一种很温暖的存在。尤其是在这一部作品中,我遇到了初次读村上春树时的那种很久违了的情感。我一直觉得他的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为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你很容易就会被带进他以「我」为主语的故事中,而且很神奇的是,你明明知道这是小说,但是又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吗」这样的疑惑之中。而在这一份半真半假的纠结中,你会很轻松地读完他的故事。这就是村上短篇小说集一个很大的魅力,就像书在封底推荐的那样:「短篇小说,是一个世界的无数切口。」于是在这本书的切口中,我们似乎在很悠然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开始审视我们自己的人生。

于是我,作为一个读者,在读这本连村上都直言「再一次站在最初的位置上,迎接全新挑战」的作品时,也不由得开始思考,作者通过这几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我毫不怀疑每一则短篇小说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却固执地认为可以被作家选在同一本小说集里面的短篇小说,一定有共性存在。而在这一本小说集中,在久违了村上清新又愉快的言语中,「孤独感」大概是村上春树想在这一部作品中想向我们表达的最大的主题。

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我惊讶地发现,作家坦言了自己的衰老,首次承认了自己的不年轻,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思考起关于死亡的议题:「也许我活着的每一天都在逐渐死亡。可尽管如此,真正的死还是无限沉重的。直到死亡来临前的那一刻,一直存在的东西突兀地尽数消失,回归彻底的虚无。」而这种我们人类殊途同归的虚无,在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时候,在作家看来,「就是我本身。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感应到自己内心有什么东西突然「啪」了一下,陈奕迅在歌里缓缓唱道:「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因为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是以「人」这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即使生活的大背景可能是以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来定义的,但是我们自身就是一种个体,这是最为关键也时常会被人忽略的一点。

八则短篇故事,翻译老师最喜欢的是《〈养乐多燕子队诗集〉》,因为在她看来,「这篇应该是整本书中和他本人经历重合最多的一篇了。以至于我看完的疑惑变成了『这篇文章里究竟有多少情节是虚构的。』」而我最为喜欢的则是看上去最不像作家有过经历的《品川猴的告白》——「我」在群马县温泉乡的一家小旅馆,碰到了一只做招待的猴子,在和他的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秘密。回不到猴群也没办法融入人类的品川猴很孤独,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他没办法得到人类的爱情,于是他选择用偷窃心上人名字的方式,留住这一份爱情。品川猴明白和两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自己终将孤独一生,可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向往爱情:「活在这世上,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燃料。爱也许终有尽头,也许结不出美好的果实,但就算爱会小时,就算爱不能如愿,我们仍然可以怀揣这爱过某个人的记忆。」因为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在前几天参加「村友会」时,烨伊老师说的那样:「爱和孤独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我想也许这就是村上想在这本书想为我们透露出的真相:即使我们身处在极致的孤独中,也不要忘记了、丧失了享受极致爱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八则短篇小说满是孤独感,我也读不出一丝负面的能量的最大的原因。

原来这是七十多岁的作家,在感受到时光老去之后,给每个孤独之人,写下的最为动人的情书。

PS:附赠的小册子非常用心,上面收录了此次作品中所提及的音乐曲目。整本书阅读起来很轻松,我只用了一个小时七分钟就完成。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1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0546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