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110 | 派友们都用什么开机工具,以及尝尝「老罗泡面」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在上期第 229 期一派讨论《开机自启工具大公开:你的扳手有哪些?》中,共有 348 名派友热情参与!
以下是整理的开机工具列表,以及来源派友(超级感谢!)和他们提到的具体用途,按工具首字母排序:
以上列表已经过滤掉过于大众和隐秘的工具,欢迎来一派原帖探索原始内容、与派友互动。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数码圈日经话题《快速投票:近200项功能更新,升级iOS 18吗?》,欢迎来聊。
来自文章 《取件喵|一个好看的取件码管理小应用》:
鼻子长不大了 (+1) 我是直接用快捷指令自动化做了一个,很简单,把识别词写进自动化里面,收到快递就在苹果待办里面显示。实际上用处不大,因为菜鸟基本没给我发过短信,只有多多驿站和妈妈驿站会发。然后取家人的快递的话,菜鸟驿站绑定另外的号码就行。而且,现在我们这边都是扫码取件,都得打开淘宝或菜鸟或拼多多扫码才能取。
Coldin04 (+0) 家门口驿站改成拼多多的系统了,试好久发现没法改通知方式,导致每次非拼多多买的东西都要打开拼多多看,体验死差
来自文章 《解构Notion狂:差点儿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pacooooooo (+2) 如果用纸笔也能造出原子弹,那我们也没什么理由一定用电子笔记。我有时甚至怀疑当前的「电子化笔记」会不会是历史的一段弯路……它们所宣称的高效、科学与方便其实也没什么数据能够证明。
阿薰 (+2) 很赞同作者的一些想法,现在这个时代,因为一切皆可展示,人与人的深度交流是很难得且看似低效的展示自我的方式,而拿出一整套记录和笔记却可以让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发出感叹。其实笔记本身是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那知识和经历终究只会成为拐杖和符号。
寻求人与工具的边界的过程,也是探索世界和自己的过程了。
来自文章 《长期主义懒人的减肥复盘:如何用生活化方式减重 50 斤》:
yooooooh2 (+20) 情绪真的能反应在食量上,gap的时候每天都很放松,食欲都不太高,找到工作后,下班就觉得自己很辛苦,需要买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
toAsher (+8) 我个人的经验是「体重正常是生活方式的结果,而非目的」,为了身体健康我们选择健康饮食和运动,身体状态自然就会变得正常。如果仅仅是因为肥胖及其所伴随的一系列社会歧视的原因而减肥,这个初始的目的就伴随着强烈的否定性,过程自然充满痛苦。
落霞孤鹜lxgw (+6) 自从去年来郑州工作开始,就一直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食,7 月中旬体检时体重快要达到 200 斤,中度脂肪肝。之后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散步,一般是从西流湖公园南站向东徒步走到二七广场(最远的一次甚至走到郑东新区的会展中心),两个月下来从 196 斤减到了 169 斤(虽然这段时间偶尔会吃一些零食来放纵自己)。
Levinson (+4) 这几年的热点,什么减肥餐、抗炎饮食、低升糖、低尿酸饮食等等,其实殊途同归,都是这种保证绿叶蔬菜、少红肉高蛋白、粗粮的搭配,让它成为自己的日常饮食而不只是一段时间的突击,大部分的健康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来自文章 《云巅之上——六天五晚川西之旅(下)》:
唐wq (+0) 跟团确实省心,自驾又是不一样的体验,沿途可以随时停下来看看,有机会可以试试,虽然司机是累点哈哈
滿臉鬍鬚 (+0) 上个月刚刚下来的人友情提醒:景区大巴进山出山,强烈建议坐前排,坐后面司机甩到你怀疑人生。
来自文章 《个性化广告的隐私边界(上)》:
连牙蓝上了 (+42) 边界在哪?没看到作者写明白,全篇都是「你听我解释」。
少数派29358698 (+18) 我期望在少数派看到的是更深入的技术分析、更具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或者对现状更尖锐的批判,而不是一篇「正确的废话」。这篇文章既不接地气,也缺乏深度,更没有提供有效的帮助,反而像是在为现状辩护。
yes_h (+10) 众所周知,实名制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而隐私确实也只有0和1,甚至只有1,因为都是强制性的。
来自文章 《找不到好听的新歌?从这些地方扩充你的华语曲库》:
少数派_970790 (+8) 补充一个,浪潮评委会评选出来的2001到2020的200佳华语专辑,都是很值得一听的。
https://yobang.tencentmusic.com/activity/top-200-album?shareFrom=kw
LavaC (+7) 推荐一个音乐播客:《周末变奏》,节目多为国内音乐人访谈和小众音乐推荐,平时挂在后台听很有电台味。
来自文章 《地表最强补剂?你可能需要这篇维生素 D 的「说明书」》:
肥猫不爱吃干鱼 (+4) 看过一篇顾中一老师写的文章,结论是,一般人不用补维生素D,但对于1-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7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前期人群这四类特定人群来说,考虑到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和补充的潜在益处,推荐在不进行血液检测的前提下,常规补充超过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D。
引用是2024年美国权威的内分泌学会(Endocrine Society)发布的《维生素D预防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跟作者结论差不多。
你怎么知道我没买呀 (+2) 看了B站丁勇老师的视频还有油管医痴的木头屋,基本上都是和楼主差不多的结论,没必要测,然后常年吃也补不上来多少,本来最近几天吃的有点松懈了,看了楼主的帖子我又能坚持下去了,每天多维+钙+Vd
HaKuNa (+2) 个人感觉最强补剂应该是肌酸
Txrtt (+1) 备孕时候第一次测羟基维生素d 是「极度缺乏」买了5000IU的 每周吃个三四次,吃了一两个月好不容易到了「缺乏」,又补了一两个月终于到了「不足」,后来就没怎么管,吃也吃 但是没有特别注意,单位放了一瓶3000IU的,如果不忘记的话每个工作日能吃一颗。总之三四年过去了,测出来含量的历史最好成绩也就是「不足」,至今没「充足」过……
来自文章 《Android 第三方启动器的「新招牌」:Niagara Launcher 正式版评测》:
北落yubekyu (+27) 诚如大佬开篇所言,这玩意儿内测到我已经不想折腾第三方启动器的2021年,它存在的意义实在是不大了
各人资料 (+9) Aviate Launcher、Smart Launcher 老用户,现在用 Microsoft Launcher。
我对安卓启动器的需求就两个:
第一:能快速打开常用应用。
第二:不常用的应用能快速找到。
而这两个需求,根据文章描述,我觉得Niagara Launcher 都不能很好地实现。
第一个需求:常用应用。
我的常用应用很多,不想在瀑布流里面每次还要去翻找。
我需要启动屏幕有我有一个最确定的手位,一点即中。
第二个需求:不常用应用
需要以下功能:
①至少要支持手动分类(Microsoft Launcher支持),理想一点的要能自动分类(Aviate Launcher 支持,Microsoft Launcher不支持)。
新安装了应用要出现在固定的位置,不要安装后还去瀑布流里面翻找。
②支持拼音首字母缩写查找和应用搜索(Microsoft Launcher支持)。弃用Smart Launcher 正是因为它的瀑布流定位不到拼音首字母。所有中文的东西它都放到最后面,找应用简直痛苦。弃用Aviate Launcher 记得好像也是因为不能搜索应用。
③支持手动修改应用在Launcher里的名称(Microsoft Launcher支持)。例如充电费,用的是「网上国网」APP,但每次我搜索「电」,是找不到它的。但Microsoft Launcher 就可以让我修改它在启动器里面的名字为「网上国网(充电费)」。下次,我一搜索「电」,就有它。
图为Aviate Launcher的自动分类。
来自文章 《用 Termux + Syncthing 自动定时备份 Android 媒体文件》:
Left (+7) 脚本太麻烦了,也不稳定;Android更推荐 FolderSync ,支持多个网盘,像我就是用的 OneDrive ,其它平台需要同步的话就从OneDrive 同步,OneDrive 充当中间中转的作用,这样就能实现全平台文件同步而不局限于一个软件,比如我 Linux 用 Rclone,Windows用 GoodSync 。
Cobain (+3) Syncthing官方推荐了2个第三方安卓App,syncthing-android和Syncthing-Lite,我觉得应该会比纯代码环境易用
GUOXC (+0) 一样的需求,还可以把从小红书、抖音等App保存的图片给移到一个目录里。不过我是通过AutoJS写JS脚本实现的,我习惯用它来做安卓自动化。
来自文章 《社区速递 109 | 发布会前,先看派友的预定购物车和超 mini 电纸书》:
Siferan (+1) 哇这个超迷你电纸书真的戳中我了ww,小屏粉狂喜
炮姐家的蓄电池 (+0) 正好在考虑是不是淘一台二手电纸书。老的 KPW2服役超过10年了,目前是偶尔能开机,其余时间永久卡白屏的状态
Brunette (+0) 咖啡冷萃太费豆子了,一杯下五十克咖啡豆,给我心疼的做了一次再也不玩儿了
来自文章 《漫步台湾(上):历史在城,烟火在人》:
阿汤 (+9) 17年去台湾机车 8 字环岛的,那时候也是年轻无知,前一天摩托车火花塞坏了耽误了一天行程,傍晚就想赶赶路程,从花莲上山赶到清境农场住宿。
四五月的天气就穿了件短袖加雨衣就往山上赶了,赶到半路天黑了以后山上起雾,摩托车没雾灯,照出去全是反光,路边也没路灯,黑漆漆的吓死个人,更严重的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越来越低,骑到后面手都麻了(后来知道失温这个词以后才知道那时候可能已经有轻度的失温症状了),就靠我和前妻俩人互相打气了。
索性到快不行了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个青旅,赶紧停下来住宿,到室内之后整个人还抖了很久,吓到抱着抱着她流眼泪。后来公司台湾同事说,我也是命大,如果那时候头铁还要继续往清境农场赶的话也是凶多吉少,确实那个青旅骑到清境农场在那么黑的路况下至少还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前边的路海拔更高。
也算是少有的人生体验了。后来 18 年还有计划再去,结果有事耽搁了,再后来自由行就停了。物是人非,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再去台湾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最近几年,可能没有哪款泡面能像这个 「特别特鲜泡面」 在互联网上引起如此多关注,往上数数,要数到 「315」 晚会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康师傅不仅仅是找来了罗永浩合作,并且 「罗永浩专属款」 只有罗永浩直播时段有卖。
一款泡面被他们玩出了稀有属性,好在当天我在直播间蹲守,抢到了这款 —— 确实需要抢!
实际上,「罗永浩专属款」 只是在包装上特别,味道是常规的 「烧汁雪花牛肉」—— 该系列泡面三种口味之一。按照康师傅的宣传,「特别特鲜泡面」 卖点是还原鲜煮面的口感,非油炸更健康,让生活 「不再潦草」。
首先,包装还是挺精致的,外露的筷子、模仿厨具的造型等等。说到包装精致,就不得不说它的价格,单盒 10 元左右,这个价格如今康师傅和统一都有多个高端泡面产品比这高,但它们都算不上成功。我在朋友同事间做过调查,没人在车站、景区以外的地方买过 10 元以上的泡面,除了我,他们常常称我为冤大头……
说回这款泡面,除了面饼,调料包有高汤包、菌菇包、菜包,菜包有脱水牛肉,但不多,在 10 元以上泡面是没有优势的,高端的泡面牛肉往往都是单独包装,比如康师傅自己家的「御品盛宴」系列,平均价格也是在 10 元出头。
从营养成分表来说,非油炸泡面的脂肪含量确实偏低,而且老老实实地将面饼和调料包的营养成分都按实际重量给标出来,不用消费者根据 100g 的数值再按实际重量去计算,这一点非常互联网。
还是拿康师傅的御品盛宴小龙虾拌面来作为对(bian)比(shi),看着 100g 含有 28.5g 脂肪,实际一盒的重量是 170g,吃一盒,已经吃下每天建议摄入量的 81.6%。
特别特鲜泡面同样浓浓互联网味道的,还有拆开包装盖子,印在塑封盖上的这个 「为什么泡面没有煮面好吃」。
「答案一揭便晓」
头一回在吃泡面时,感受到了互联网产品的互动感。至于最关键的味道和口感,因为有高汤、香菇,它的味道比较鲜,能吃出些许牛肉味,没有什么辣味,各个味道比较 balance,但不算让人惊艳。
面条是非油炸的,非油炸泡面的制作过程是先制作面条,煮熟,再风干,所以面条不像传统泡面那样酥脆,也无法生吃。特别特鲜泡面的面条是扁状,它吸收汤汁不如泡面,吃起来口感有点像拉面,但筋道上不如拉面,官方宣传的 「泡出鲜煮面的口感」,倒也没有夸大宣传。
最后,关于这款面的评价是还不错,值得尝试。但如果问我会不会网上回购,我应该不会,因为一次得买四盒,吃多了会腻。但是如果逛超市看到货架上有,也许我会拿一盒。
我猜绝大多数人对于 2017 年 Apple 秋季发布会的记忆,只剩下了惊艳一时的 iPhone X ;但那场发布会上更令我魂牵梦萦的是 AirPower —— 一款可以同时为随意放置的多个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只可惜 AirPower 项目最终宣布失败,成了一张没能完成的大饼。或许是在研发 AirPower 的过程中意识到了「随意放置」在技术上的不可行性,Apple 转而推出了 MagSafe 系列配件,也终于开花结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
为了更加优雅的充电体验,起初我购买了一个来自 ZIKE 的 MagSafe 底座,型号为 Z557 。它支持 15W MagSafe 与 5W Qi ,下面的网罩里还隐藏了一个散热风扇。但这款产品机身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在使用一年半后出现了较多磕碰、划痕,同时软硅胶材质的 MagSafe 吸盘边缘也有脱落迹象。并且它还有一个让我很难受的问题 —— 我买了一块 Apple Watch ,却只能另外插一根线来充电,这样一来整个桌面就太不简洁了。
这次更换充电设备时,我定下了这样几个筛选条件:
我的最终选择便是开头提到的 Belkin BOOST↑CHARGE™ PRO 二合一无线充电基座 ,你也可以和我一样不用 Apple 官网上的正式名称,而是用 Belkin 天猫旗舰店给它取的绰号「墩墩」来称呼它。
可爱的名字,精致的摆件。除了从背部延伸出来的 Apple Watch 充电器与 MagSafe 吸盘转轴,其余部分均覆盖亲肤硅胶,半年用下来依然能有比 Apple 官网的硅胶手机壳更加柔软的触感,让人总有一种想摸的冲动。至于供电方式,墩墩内置了一根编织 USB-C 线,插到支持不低于 30W 的 PD 协议充电头上即可使用。
别看这玩意小,整机重量 450g ,磁铁吸力 10N ,怎一个「稳」字了得?MagSafe 吸盘可以在 0˚ 与 70˚ 之间调整,适用于不同使用需求。Belkin 的产品做工用料一向顶级,该款产品还附带了 $2500 的保险。
如果你也被 Apple 全家桶困住,且有固定办公场景,不常移动充电底座,愿意为这份精致、可爱多花点钱,那么 Belkin 墩墩充电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若你没有 Apple Watch ,市面上满大街跑的 Qi 2 兼容充电底座可能要来得更加实惠,毕竟 MFi 认证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