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封面图
厦门某超市的切片西瓜。(via)
最难还原的魔方
说来奇怪,我认识的很多程序员,平时看上去没有共同点,但是一问,他们都喜欢魔方。
而且,水平都很厉害,一般来说不超3分钟,就能还原魔方。
有一段时间,我们办公室有好几个魔方,没事的时候,大家就拿在手里拧。
我想过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魔方最难还原?
不同的魔方,还原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怎么衡量难度呢?
最近,我意外发现,这个问题在国外早有人研究了。
而且,他提出了衡量标准,最难还原的魔方应该同时满足下面6个条件。
- 每一面都包含6种颜色。
- 每一面的任何一种颜色不超过两个色块。
- 任何一面上,不能有两个相同颜色的连续色块。
- 任何一面上,不能有两个相同颜色的色块在对角线上。
- 八个角上,不能有相同颜色的色块。
- 每一面的图案都必须不同。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写了一个 C++ 程序,去找出最难还原的魔方。
魔方的排列方式共有 43,252,003,274,489,856,000 种,他的家用计算机花了5天,才跑完所有计算。
最终发现,只有下面一种排列,满足上面六个要求。
上面这个图案,就是最难还原的魔方。
这个图案包含了魔方的6个面。由于这6个面可以随机组合,因此一共有48种形态。
[本周软件] GeeLark:跨境营销的 AI 助理
很多企业和个人,都有使用境外社媒平台(Facebook、Instagram、X/Twitter、TikTok、YouTube、Reddit 等)的需求。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桌面软件 GeeLark,一站式管理这些平台,简单好用,是跨境营销、电商出海的好帮手。
它内置了云手机与指纹浏览器,可以一键新建云端的手机实例,去访问社媒平台。
云手机有很多好处:(1)每个账号有独立隔离的运行环境,支持同时登录多账号;(2)体验与实体手机无异,操作都在桌面电脑完成;(3)提供指纹浏览器环境,每台云手机的指纹都不一样,不会被平台限流。
这一次,GeeLark 的最新版本增加了很多特色功能。
(1)加入了 AI 大模型,支持疑难解答、视频生成剪辑、AI 养号、文案撰写等。
尤其是图生视频功能(上图),有多个热门模型可选,可以用来产品照片快速生成视频。
(2)自动化常用操作。举例来说,它的 TikTok 有 AI 养号、视频与图集的自动发布、自动挂车、AI 数据助手、自动赞评等功能。
对于现在热门的短剧出海用户,它提供 AI "锚点"功能,为短剧引流。
(3)Reddit 自动化。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在自动化模板商店,上线了 Reddit 自动化功能,可以 AI 管理 Reddit 账号,自动发布内容。
要知道,AI 生成引擎引用最多的就是 Reddit 内容,做好 Reddit 自动化,有利于你的 GEO(内容生成引擎优化)。
(4)自定义任务。如果内置的自动化操作不够用,它还允许自定义任务,满足个性化运营需求。
比如,你可以在工作流中,自己接入一个具备图像识别能力的模型,对云手机画面进行智能识别,并基于画面内容执行自动化操作。
(5)开放 API。GeeLark 提供 API,你可以自己编程调用,新建云手机实例和自动化任务。这样一来,它的用途和想象空间就更大了。
总之,如果你需要跨境营销,管理境外社媒平台账号,GeeLark 值得一试。
用户/团队开通套餐后,根据使用量计费,用多少付多少,不按团队人数收取席位费。并且,团队可以对每个成员设置独立访问权限,团队成员无需知晓社媒平台的账号密码,即可操作。
欢迎访问官网 geelark.cn,下载试用,具体用法可参考官方教程。
科技动态
1、韩国在夜晚的首尔公园,启用"全息警察"。
你会看到一个真人大小的警察,站在公园草丛里,还会说话和做出动作。如果距离远,根本看不出是投影。
警方说,该装置激活期间,公园的犯罪率下降了约22%。
2、一个美国程序员将一台老式咖啡机,改装成"咖啡机电脑"。
这台电脑既可以当作电脑,也可以当作咖啡机,两者的所有功能都是可用的。
这件事最难的地方是,咖啡机产生高温水蒸汽,而电脑不能进水,还需要散热。两者放在一起,电脑很难稳定运行。
3、Meta 公司发明了,可以控制电脑的腕带。
这个腕带的大小就像一块手表,据说可以替代鼠标甚至触控笔,控制电脑。
它的原理十分新颖,手指和手掌移动时,会产生肌肉的电信号,这个腕带能够读取这种电信号,并判断出动作的意图。
4、矿井储能
芬兰有一个1400米深的废弃矿井,一家英国公司计划将其变为储能电池。
它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在矿井中安装悬挂重物的起重机。多余的电力用来将重物吊起,需要用电时,则让重物缓慢下落,释放重力势能,带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如果这种方法可行,废弃矿井就能利用起来,转变为储能基地。
5、地图广告
谷歌地图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广告。
当你使用导航时,它会突然跳出一个窗口(下图),告诉你可以在某个地方临时停一下。
不妨想象一下,以后导航路线可能会出现 n 个打卡点,只要你进店手机打卡,就能获得奖励或者消费优惠券。
文章
1、Cloudflare 的爬虫认证(英文)
Cloudflare 作为世界最大 CDN 服务商,推出了爬虫认证。如果想抓取它托管的网站,必须登记你的公钥,然后每个请求附上签名。
2、我在 Anduril 当工程师(英文)
Anduril 是美国新崛起的一家国防科技公司,专注于无人机的军事应用。它的创始人就是 AR 眼镜产品 Oculus 的创始人,自称要用无人机保卫美国。
本文是它的工程师介绍公司内部研发情况,很多细节,推荐阅读。
3、用数据库替换缓存(英文)
作者谈了他的看法,什么时候直接查询数据库,什么时候使用缓存。相比数据库,缓存有什么优缺点。
4、我们把 AI 编程放入一个 while 循环(英文)
作者写了一段指令,让 AI 自己生成代码,出现问题就自己提交 PR 修复。
他把这段指令放入 while 循环,就去睡觉了。第二天醒来,看看 AI 进展如何。(剧透:一个晚上,AI 用掉了800美元。)
5、我的 Python 工具箱(英文)
作者是 Python 语言初学者,本文介绍他使用的基本开发工具,比如 uv、ruff、ty 等等。
6、AMD 和 Intel CPU 之间的区别(英文)
AMD 和 Intel 都生产 x86 CPU,虽然是同质产品,本文介绍它们的架构差异。
工具
1、sping
ping 命令的增强版,会在终端图形显示每个数据包的延迟。
2、Beszel
轻量级服务器监控工具,带有 Web 界面,参考介绍文章。
3、WinApps
Linux 系统运行 Windows 应用的工具,它会自动启动一个虚拟机来运行,跟 Wine 的原理不一样(它是模拟 Windows API)。
另有一个类似工具 WinBoat。
YouTube 的终端客户端,在命令行操作 YouTube。
5、LabPlot
数据可视化的桌面软件,会将数据集转成各种图形,据说功能很强。
一个 Python 脚本,一键将你的 GitLab 仓库全部迁移到 GitHub。(@wuuashen 投稿)
开源的 Telegram 机器人,使用贝叶斯算法自动拦截群组的广告帖,参见作者的介绍文章。(@ramsayleung 投稿)
8、Foxel
开源的私有云盘,支持 AI 语义搜索。(@DrizzleTime 投稿)
一个基于 Web 的动画编辑器,用来制作嵌入网页的 Excalidraw 手绘风格动画,很适合用来演示。(@chunrapeepat 投稿)
在线免费截屏网站,用户输入网址,它返回该网址的截屏图片,另有录制页面滚动视频的工具网站。(@cryptobanksy 投稿)
AI 相关
这个 Web 应用可以按章节拆分电子书(epub 和 pdf 格式),通过 AI 生成该章的文字总结和思维导图,需要用户提供大模型 API Key。(@SSShooter 投稿)
2、VIVY
文生图模型 Stable Diffusion 的桌面客户端。(@surunzi 投稿)
3、ApeRAG
开源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平台,将图谱 RAG、向量搜索和全文搜索与 AI 代理相结合。(@earayu 投稿)
AI 视频转录&翻译&总结工具,支持YouTube、Tiktok、B 站等30+平台。代码开源,需要自己搭建前后端。(@wendy7756 投稿)
资源
这个仓库专门收集各种基于 Lottie 的动画。
Jujutsu 是一个新兴的代码管理系统,号称比 Git 更好用、更易懂。这个英文教程写给完全不懂 Git 的人。
作者是一个国外的键盘收藏家,他列出自己最奇特的50个键盘。
比如,下面的键盘是竖立使用,还贴心地配上镜子,让你能看到按键。
再比如,手套上的键盘,用另一支手输入。
还有一个键盘,所有键帽都是一次性套上去的,可以随时换。
图片
1、乐器的内部
一位国外音乐家想到,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乐器的外部,那么乐器的内部是什么样?
他就拍摄了一系列乐器内部的照片,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仿佛进入了奇特的建筑物。
管风琴
小提琴
钢琴
大提琴
文摘
Facebook 公司最近投入重金,聘请了很多 AI 人才,但是其中不少人待了很短时间,就提交辞呈走了。这是为什么?
一位前员工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认为这跟公司使命有直接联系。
Facebook 的使命是 connect everyone(连接每个人),这和 AI 没有直接联系。虽然它的内部有大量研究人员,但是主要研究方向是排名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它历史上没有 AI 研究的基础。
而且,研究型人员在 Facebook 内部并不被重视。
许多招来的研究员原本在学术界或 Google/DeepMind 有自由探索的空间,能做长期的、前沿的研究。来了 Facebook 以后,他们的 AI 研究更多地被要求服务于广告、推荐系统和内容审核等短期业务目标。研究人员容易觉得缺乏长期愿景或突破性的研究方向。
Facebook 本质上是一家以"move fast"驱动的消费互联网公司,强调快速上线、快速推动公司业绩。
这样的基因让研究人员觉得缺乏学术环境,也难以在同行中保持声望。
同时,Facebook 的研究与产品部门割裂严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落地产品,产品团队也不完全理解研究的价值。
很多科学家因此感到,在 Facebook 做不出真正的创新与成绩,每日要为业务忙碌,最后就选择离开了。
这说明大公司未必能用重金垄断人才,如果小公司真正在做革新性产品,有很大机会吸引到人才。
言论
1、
一项美国研究发现,AI 对于非名校的毕业生就业冲击最大,对哈佛、MIT 之类的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没有什么冲击。
AI 加剧了普通学校的贬值。
2、
自己的电脑运行 AI 应用,有三大危险:它能够访问你的私人数据,能够加载不受信任的内容,能够进行外部通信。
3、
中国有一个概念"吃苦",美国没有这个概念。
4、
氛围编码真的很有趣,你只需要构思,不需要自己编码。我用了以后才意识到,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
5、
SEO(搜索引擎优化)的游戏早就结束了。
大部分人还在拼命追求 Google 排名,但用户其实已经离开了 Google。现在只有27%的搜索发生在那里,剩下73%都发生在 TikTok、Amazon、Reddit、YouTube、甚至 ChatGPT。
-- Neil Patel,美国畅销书作者
往年回顾
驴子、老虎和狮子的寓言(#317)
5G 的春天要来了(#267)
沙特的新未来城(#217)
广告拦截器太过分了(#167)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