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行病学分析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谣言引发“大恐慌”推动革命,科学家用流行病学方法揭示其传播规律。 2025-8-28 10:30:56 Author: www.solidot.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12 收藏

1789 年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法国蔓延:贵族动员匪徒袭击村庄、毁坏庄稼、恐吓农民,试图压制政治动荡。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但由此引发的恐慌和动乱,即所谓“大恐慌”,助燃了法国大革命,并引发了一场至今仍让历史学家产生分歧的辩论。是有意推动革命的努力散播了谣言吗?还是谣言是在真正的恐惧驱使下自发出现的?现在,科学家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开这个谜团。根据历史记录和为追踪流行病而开发的模型,研究人员认为,制造恐慌的根源是理性的,而非情感的。研究显示,“大恐慌”始于一个谣言快速传播的阶段,在达到顶峰几天后便迅速平息——这一模式与病毒性流行病相似。根据数据,研究人员估算出基本再生数(R0),这是流行病学家用来表示在完全易感的人群中,一个感染者平均会感染多少人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再生数为2——任何大于1的数字都意味着流行病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直至达到峰值。研究人员表示,那些最容易接收谣言的地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揭示了其传播背后的合理性。例如,在销毁土地登记册会使封建领主丧失财产所有权的省份,对谣言的易感性要高于其他省份。这表明,制造恐慌的行为蓄意针对了那些销毁土地登记册会产生更严重后果的地区。识字率较高的城镇也比识字率较低的地区更有可能经历“大恐慌”,这与“谣言大多是由被情绪驱动的无知农民传播”的观点相悖。研究人员认为谣言传播可能是蓄意的。

doi.org/10.1038/s41586-025-09392-2
中国科学报:流行病学方法揭开法国大革命神秘面纱


文章来源: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16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