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跟踪一颗垂死恒星长达 130 年
天文学家首次追踪一颗垂死恒星百年演化过程,发现其特征性绿光增强约2.5倍,中心恒星温度上升约3,000°C。这一变化速度远超太阳形成过程中的升温速度。 2025-8-22 13:1:47 Author: www.solidot.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10 收藏

天文学家首次直接追踪一颗垂死恒星超过一个世纪的缓慢转变,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在行星状星云中观测恒星演化的时间纪录,甚至可能是迄今在所有恒星中所观测到的最长演化过程,其变化幅度亦十分显著。螺线图星云(Spirograph Planetary Nebula)IC 418 是最早被发现的行星状星云之一,同时也是最明亮、最美丽且易于研究的星云之一。早在 1893 年,天文学家便已开始观测其光谱。自被发现以来,IC 418便 持续受到观测,即使观测光谱的技术多次革新,从肉眼测量进展到底片、数字相机,直至今日常用的 CCD,对这一星云的观测从未间断。 IC 418自开始观测以来,其特征性的绿光已经比维多利亚时代天文学家研究时强了约 2.5 倍。这样的变化是由中央恒星温度升高所致。自 1893 年以来,它的温度已经上升约 3,000°C,大约每 40 年增加 1,000°C。作为对照,太阳在形成过程中也曾升高相同程度的温度,但花了整整1,000万年。行星状星云是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之一。当恒星核心变得不稳定时,会将外层物质抛向太空,留下的核心则会迅速升温,使周围的气体与尘埃被激发形成壮丽的结构。对 IC 418 而言,这些结构错综复杂、宛如漩涡图案,因此获得螺线图星云的昵称。

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28550.html


文章来源: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123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