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方法论:渐进式归纳
2020-09-27 17:02:18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36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是对 Tiago Forte 的这篇文章 的整理。这篇文章无论是对自己的日常思考,还是真的着手写读书札记,都很实用,原本打算总结下来自用,看到王老师 @玉树芝兰文章 中提到了,发现似乎少有人介绍,于是便整理下来,放到我派上,也算是实践了文章中的方法,有助于深入领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现实往往是,书读得不少,笔记记得挺多,可读便只是读了、记便只是记了,混乱不堪,缺乏整理,到用时根本无从下手。破局之路有二,一是压减读书的规模,从原先多读、泛读,到少读、精读;二是将笔记与书剥离,单独放置,形成「读书札记」,便于检索。既然要写读书札记,就意味着将书本转化成为己所用的素材,因而,要运用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要本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精神,从有意义、有效用、能执行的角度对原书进行阐释/解读(interpreting)。最终形成的读书札记,自然要切中肯綮,避免在繁复的论证过程上浪费笔墨。

写读书札记的好处

每篇读书札记,大约需耗时 10–20 小时(作者语,依个人情况而定),若能持之以恒,定能大有收获,要之有六,于己有关的细说,于己无关的少说。

  • 帮助吃透书本内容。人们常说「带着目的阅读」,写读书札记也不失为一种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在标记重点时,也会有所取舍,从而培养筛选有价值信息、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
  • 为思考、创作提供素材。知识的输入服务于输出,输出依赖输入。但创作时,某个观点的出处,往往在脑海中只剩下一丝微弱的印象,若要从头找起着实耗费心力。但若能将读过的书中最核心、价值最高的要点总结出来,便如同有了一份核心要点的「索引」。长此以往,便能搭建出一个「知识网」,从任意节点均可切入,也能省去每次都介绍一番背景状况的麻烦。Roam Research(付费) / Obsidian(可免费) / Foam 等工具就是这样的思路。
  • 通过仿写提升写作能力。仿写时模仿的不仅是字、词、句,还有原作者的思维模式。仿写也不是单纯的照抄,而是用自己的话解释(paraphrase),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就像老师常说:「学到的知识,能用自己的话,把别人给讲明白了,那就是真的学会了。」
  • 扩大读者群。
  • 建立人脉。
  • 提升互联网讨论中的话语权。

最后这三条和笔者没什么关系,就不细表了。简而言之,写得越多,就能吸引更多读者;说不定就能和原书作者牵线搭桥;在网上说话的时候也会更有分量,成为引述的源头、secondary source 的出处。

如何选材

选书如按图索骥,只是这「图」未必是 XX 畅销书单,毕竟畅销书早已被人翻遍嚼烂,造轮子意义不大;真正的「图」,应当包括落在自己兴趣边界上1的那些书。最终选出的书,应该满足有趣味(以便吸引读者)、够独特(方能增添新知)、有助益(才能解决问题)这三个标准,且以札记总结后,能为未来取用节省时间者,当为最佳。

选书的标准:另一种不可能三角?
选书的标准:另一种不可能三角?

写读书札记的过程,也是将书中知识、观点介绍给别人,在读者和书本之间牵线搭桥的过程。读者可能并不熟悉书中所涉知识领域,所以,札记的创作者还要担负起「大使」「翻译」2的职责,用读书札记拓宽读者视野,展现单凭自己无法涉足的未知领域。同时,既然要读的书都「落在自己兴趣边界上」,对自己的视野有所拓展,创作读书札记这一过程,也可以帮我们摆脱信息茧房,接收更多元的观点。

读书札记写作步骤

作者将写作读书札记的全流程分为五步,下面分别叙述。

第一步:阅读、标重点

读一本书大概需要 5–10 小时(作者语,依个人情况和具体书籍而定),就写作读书札记的目的而言,是时间成本最高的部分。为了一次通关,标注重点不可或缺。标重点这件事,其实争论挺大。一方面,它属于开头讲的「笔记记得挺多」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简单划过去,那就毫无意义,甚至可能 降低阅读效率;另一方面,边读边划本身就体现了读者的能动性,划重点能反映读者对书中内容详略与否的把握,锻炼读者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读书时也就是动动笔、动动手指的功夫,不会扰乱阅读流。

作者推荐用 Kindle 阅读电子书。(按:这篇文章以阅读电子书为前提。纸质书在原理上互通,但时间等因素可能会有差异。)Kindle 虽然写批注体验极差,但划重点还是可以的,导出的体验也不错,配合 KlibKnotes 等第三方解决方案更是如虎添翼。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墨水屏的观感,用智能手机上的 Kindle app,体验可以上升一大截。除此之外,Apple 全家桶用户也可以用「图书」(原 iBooks),但一来格式上仅支持 epub 和 PDF,二来这 app 年久失修,划重点时会非常飘,导出也不太方便。

标重点需要参照前文提到的三个标准。这三条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实属不易。读起书来,总会有「我全都要」这种鳌拜上身的感觉,整段整段地划,得不偿失。为克服这一问题,作者给出了几条经验之谈:

  • 要标的:
    • 章节标题,方便把握脉络;
    • 列表、摘要,直接拿来利用;
    • 热门标注(Kindle 专享),他人劳动成果。但热门标注中,有的标注让人完全摸不到头脑,有的可能还不符合下文「已经了解的观点」这一条,需要仔细筛选,不能照单全收。
  • 不要标的:
    • 整段整段的文字,不然根本分不出重点;
    • 整篇整篇的事例,不过是论述用的手段;
    • 已经了解的观点,不然不符合三条标准。
读书不是分析事例,整得再花哨也没用……?

第二步:导出重点

阅读器/阅读 app 的问题就在于,笔记不导出,等于没有记。前文提到过 Klib、Knotes,作者还给出了 Readwise(付费)Bookcision(免费)两款服务,用来导出 Kindle 上的笔记。这两款笔者没用过,就不妄加评价了。笔记导出后,可以放到

  • Evernote/印象笔记
  • Microsoft OneNote
  • Bear
  • Notion
  • 前文提到的 Roam Research / Obsidian / Foam

等服务中,以备下一步使用。

第三步:渐进式归纳(Progressively summarize)

虽然手头有已经导出的笔记可用,但这些笔记毕竟是抽离了具体语境的只言片语或框架结构,若要令其有用武之地,就有必要增添内容,但这又需要在简洁易懂之间取得平衡。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作者提出了「渐进式归纳」(视频文章)的概念,下面简述之。(按:这个视频结合了具体案例,可以帮助自己具体执行技术性步骤,强烈推荐全程观看。)

渐进式归纳将归纳过程分为五步:

  1. 输入原始文本,也就是前述「导出重点」这一步。
  2. 加粗重要部分,主要是传达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句。这一步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本,且加粗操作在移动端需要的步骤可能过于繁琐(以 iOS / iPadOS 为例,选中 -> BIU -> 粗体,全都需要悬腕操作),建议在 PC 上进行。加粗处理也是一个回顾全书内容的过程,即便在此过程中,发现这本书不值得写成札记也没有关系,可以留存备考。
  3. 高亮加粗部分中的重要部分,精益求精。这一步操作在作者看来,算是一种被动行为,最好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当作消遣,比如夜深人静,忙完一天的工作,往沙发 / 床上一靠,拿起 iPad 标标点点。建议在前一步使用的服务中进行,省得来回来去倒腾东西。由于过这一遍时仅关注最核心的点,所以很轻松就可以将篇章上相距甚远,但意旨无比接近的内容关联起来,有助于进一步提炼、精简书本内容。
  4. 在对应条目的上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加粗、高亮的观点。
  5. 对某些值得外延 / 可以外延的内容,借助 Roam Research / Obsidian / Foam 等工具,整合关联观点,进行重组

总的来说,这五步是先按照「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的步骤,先进行知识的输入,最后加上结合其他知识的输出。这其实就是上学时老师讲「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过程,先提取要点,再在要点的基础上扩充内容、建立联系。这五步务必放慢节奏,多利用碎片时间,甚至每步之间间隔上一段时间,才不至于被同样的信息反复轰炸,以致失去重点。

第四步:整理大纲

整理大纲,就是要将前面提取出来的信息点重新排布,将别人的文本彻底转化成自己的文本。这一步仍然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要把最值得写的点精选出来,且最好一气呵成,一次性对比所有提取出来的要点,这样才好在点与点之间建立联系。列出的大纲遵循树状结构,以本文为例,大概就会是这样:

  • 写读书札记的好处
    • 好处一
    • 好处二
    • ……
  • 读书札记写作步骤
    • 第一步:阅读、标重点
    • 第二步:导出重点
    • ……
  • 读书札记的意义
    • 意义一
    • 意义二
    • ……

第五步:写作

完成了前面那些,终于到了正式写作的过程了。有了前面那些的积累,就不必再为概念性、结构性的东西纠结,剩下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挥洒自己的创造力了。

写作时仍然要注意遵循写作的一般原则,即易懂、简明。除此之外,略去冗长的例子(比如 After Babel),代之以简明的例子,如果是自己发掘、亲身体会的事例,则为更佳;慎用大段的直接引用,否则「札记」便成了「书评」3

读书札记的意义

除去前面写到的六点好处,读书札记在作者看来还有一大意义,就是用有深度的思考,克服「信息爆炸」(「Infodemic」)的冲击。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确实比以往更多,但多是未经咀嚼、囫囵吞枣。东西再好,也终究是「别人家的东西」,还是二手的,难以为我所用。读完一些东西,写上一篇这样的札记,便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是对 content curation 的 content curation,是对各种「N 大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向外延伸:提炼是在繁杂中捕捉精髓,延伸是跳出原文的框架束缚,主动迎接新观点的产生、观点之间的碰撞。


文后复盘和感想

这篇文章第一次实践,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找外围资源上;大多数引用都是纯靠记忆和巧合,以及一点模糊的印象,导致许多附加的评论空洞无物。由于所处行业并非码字为生、产出内容,所以对于其中的一些点(例如以整理各种「N 大方法」为主业)缺乏共鸣。总的来说步履维艰,且因为工作原因,战线越抻越长,到了最后几乎失去了开始创作时的那种热情,所谓「万事开头难」是也。所幸毅力傍身,还是把这篇文字勉强拼凑齐了。

完成这篇习作时,遇到的第一个劝退点,是在知乎上纯粹偶然遇到了这么个问题:「阅读一本书可不可以只看别人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下面回答的主流观点是「没有必要」,笔者一开始的想法亦然,又想到读书札记何尝不是一种思维导图,就顿生退缩之意。但又细细一想,思维导图与本文所指的读书札记还是有区别。思维导图不过是抽干了论述过程的论点集合,用具有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本质上是装饰更精美的目录,说句难听的,不过是空架子一具。这样的东西,读与不读真的没有区别4。读书札记(或至少本文所构想的「读书札记」)则需要创作者积极思考、主动出击,撷取书中虽有价值的内容,以不那么干瘪,甚至是非常生动、直观的语言呈现出来,并加上与其他文外内容的联系。其耗费的心力、具有的价值,自然同单纯的思维导图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前提是真的能维持统一标准,持之以恒。

第二个劝退点,在于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操作流中,实现作者描述的那几个步骤。笔者基本不用 Kindle,虽然远离了糟糕的批注体验,但同时也与便捷的导出体验作揖告别。看完作者关于联系、标注等的论述,笔者脑海中蹦出来的首选工具,是 MarginNote 3:有纯阅读视图,在页边做标记;有脑图视图,方便整合逻辑、构建联系;有大纲视图,可以保证树状结构,且大纲视图和脑图视图联动,还省去了单独生成一次生成树状结构的麻烦。此外,笔者读的书,大多只有 PDF 版,Kindle 的 PDF 阅读体验路人皆知,而 MarginNote 对 PDF 的支持相当可以,扫描版也能用 OCR 搞定。

MarginNote 3 生成的大纲也能直接导出为其他格式。

但相较网络式笔记工具,MarginNote 3 缺乏跨学习项目(「笔记本」)的关联方式,若想在不同文档、记录之间构建联系,就非得将不同的文本放在一个项目中,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项目臃肿不堪,管理起来也非常费劲。惟今之计,非得用上 Roam Research 之类的解决方案不可。

第三个劝退点,在于自己读的书,未必适合作者给出的这套流程。之前读 After the Babel 的时候就犯了「在事例上兜圈子」的错误(见前文 OneNote 截图)。但它的事例写得太好了。其实这也是一对矛盾:如果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就隐藏于事例中,不探讨事例,就无法阐明作者观点,该怎么办?本文作者举了些自己写过札记的「书」,都是些较「功利」5的,如:

  • The Complete Guide to Landing a Book Deal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10 Principles to Revolutionize Your Note-Taking and Writing
  •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
  • Pleasure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
  • Emergent Strategy: Organizing for Social Justice
  • You Need a Budget: 13 Parallels Between Money and Productivity
  • A Pattern Recognition Theory of Mind
  • Trekonomics: The Economics of Post-Scarcity
  • Supersizing the Mind: The Science of Cognitive Extension
  • The World Beyond Your Head: How Distraction Shapes Who We Are
  • The Inner Game of Work: Focus, Desire, and Working Free
  • Strategically Constrained: How to Turn Limitations Into Opportunities
  • A Theory of Unlearning: Ecstasis, Anamnesis, Kenosis

充斥着「How to」「Guide」「Principle」「Emotion」「Smart」「Mind」「Inner」之类的鸡汤标签6,其实也已经非常「畅销书单」7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背叛呢?读这样的书,确实可以按照作者的流程,写出一篇吸引人来看、还能变现的文字,书评也好,札记也罢。或许非「功利」的书,天生就不适合这样的流程,也未可知。不过回头想来,5–10 个小时看完 After Babel 这样的书,想想就不可能。

但话说回来,这世上本就没有完全量身定制的东西。要想为己所用,或者削足适履,强行改变自己的习惯,套用别人的东西;或者批判继承,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在关键节点上就着自己的习惯稍做改造,说不定也能打开一片全新的天空。与笔者个人而言,也算是为这类网状结构笔记工具设想过一些使用情景,结合这篇文章,似乎也是时候试一把了。

Tiago Forte 的系列文章和视频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宝藏,特别是其中关于工作流的思考和实践。由于篇幅和精力所限,本文也只覆盖了「渐进式归纳」等方法论的冰山一角,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他的 博客YouTube 频道 进一步了解。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你的数字生活更精彩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HarveyJanson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271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