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频迎政策催化,细分赛道投资价值显现
日期:2024年08月15日 阅:71
近段时间以来,商业航天不断迎来政策利好,卫星互联网更是得到各方关注。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卫星导航、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先进医疗设备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采购使用的主力军作用,带头使用创新产品。
工信部上周印发《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卫星互联网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全球太空经济基础建设初期,除了加大力度,中国必须加快速度,靠“国家队”进行战略布局以外,也要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在竞争中发挥作用,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期宣布正式进军卫星互联网安全领域的盛邦安全(688651)董事长权小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卫星互联网是可以类比将地面基站被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都是天上的移动基站,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其可为物联网、移动通信、海上通信等领域带来更快更高效的链接服务。
卫星互联网频迎政策催化
在盛邦安全董事长权小文看来,工信部印发的《意见》对提升卫星互联网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有着关键作用。
权小文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整个配套建设和国外的差距会缩小,这也是国家在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盛邦安全高级副总裁郑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工信部此次发布的《意见》给行业带来利好消息,未来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
事实上,国家层面近年来正加快布局发展卫星互联网。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范畴。2021年,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2024年初,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研究。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河北等地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各地结合产业情况,在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等方面积极布局赛道。
产业发展,政府搭台。今年6月,北京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开园。丰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加强与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伙伴的协调联动,重点挖掘精密仪器、高端元器件、电磁材料等高附加值商业航天创新成果、设施资源等。
河北省提出,集中力量把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5月,河北交投二号、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这些卫星是中国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郑重看来,未来国内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价值潜力巨大。“一方面,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广阔,不仅在特种领域有应用,在其他多个领域的应用或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如‘低空经济’、‘防灾减灾’、‘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领域。”
权小文表示,卫星互联网现在属于蓬勃发展期,产业每个月都有大的变化,目前国内也有多种路线,随着政策加持和实践,最终会形成好的路线。只要国家向这个方向引导,让市场来选择商业路线。
“在梳理卫星产业时会看到,国内从发射、通讯、应用到火箭原材料等,还没有成为体系化,更像是老一代卫星网络厂商和新一代的卫星互联网厂商混合在一起。而恰恰围绕卫星互联网的厂商反倒不多。随着国资委和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今后将有助于卫星互联网生态体系再上一个台阶。”权小文表示。
“行业亦有挑战,卫星产业需要突破性商业模式”
伴随着商业航天领域的崛起,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国内外卫星产业发展非常快,这在以前很难想象”。金仲和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介绍,卫星互联网正成为全球竞争焦点,SpaceX、OneWeb等多家欧美企业相继提出卫星组网计划。
其中,SpaceX计划4.2万颗的“星链”计划已发射6000余颗卫星,卫星互联网服务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相对明晰的标准及商用模式。
金仲和坦言,这给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紧迫感。卫星互联网需要卫星大量发射才能组网,而产能与制造成本密切相关。但从现状来看,商业航天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整体商业下沉不足,难以应付大量的低轨卫星需求。“国内主要商业卫星企业投入巨大,但收入非常有限,均面临巨额亏损。”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以中国星网和垣信卫星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规模化建设。
根据规划,垣信卫星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648颗GEN1卫星发射任务,实现区域网络覆盖;在2026-2027年完成后续648颗GEN2卫星发射任务,实现全球网络覆盖。
“中国星网、上海垣信,分别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规模化建设,要求卫星制造商将单星价格降低至低于1300万人民币”,金仲和指出,价格目前对国内所有卫星公司均是赔本的,但即使以这个价格采购卫星,如果发射成本占比50%,最终星座卫星研制发射产生的巨额花费,会导致巨型星座的建设和运行在商业上难以闭环。
那么,中国卫星互联网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金仲和对财联社记者分享两个观点。
一是商业航天需要有突破性的思维、突破性的技术,以实现断崖式地降低研制生产、发射、运维成本,以及实现工业化生产、卫星的一体化设计、智能技术体系化应用。二是卫星产业需要突破性商业模式。在卫星用户群体方面,光靠政府的订单还不够,要把老百姓培养成卫星的用户,创造需求、挖掘需求、满足需求;在“技术-资本-管理”方面,实现创新融合;在卫星应用模式方面,实现用户直连卫星、卫星自主分发。
上市公司进入卫星互联网安全赛道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自292.48亿元增至446.9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有望达11.18%。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卫星互联网突破在即,重视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可关注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环节。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显示,根据SIA数据,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2022年达到314亿元,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年—2025年CAGR为11.2%。
郑重同时坦言,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还是初级阶段。卫星飞行在太空中,需要保证稳定的姿态,这就涉及遥测遥控等一系列高价值指令对卫星进行控制,这些指令就需要安全防护。类似这些需求安全防护的场景还很多,都是当前需要加强的地方。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障通信的安全与隐私。“这也为卫星互联网安全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带来机遇,包括卫星终端可信接入、卫星加密传输、抗干扰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价值。”郑重表示。
盛邦安全正是积极投入这一赛道的企业代表。盛邦安全此前宣布正式进军卫星互联网安全领域,同时收购并增资认购北京天御云安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通过本次交易,盛邦安全得以在互联网卫星安全这一全新赛道中快速站稳脚跟。我们目前的订单目前主要来自政府客户,而且近期获得了某央企等公司的卫星安全订单。”权小文说。
权小文同时还谈到,当前火热的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的关系密不可分,各类飞行器翱翔之旅需要卫星互联网支撑,未来卫星和低空经济结合要优先保证安全。“卫星不像IP网,链路可以隔离和互联。但是卫星终端是在天上飞,如果被入侵风险很大。”
“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卫星互联网为低空经济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支持,而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为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如何保障安全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权小文说。
文章来源:盛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