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专业性、完美主义、数据和灵感,这些创作焦虑该如何应对?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2023 年对你是怎样的一年?如果只能选一个词来概括,我能想到的是创作。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我也经历了很多。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被工作侵占个人时间后,我在这年下定决心探索工作以外的可能性、成为专业的创作者。
借着过往积累的研究经验,我一边和海外的创作者们学习,一边在以前从未涉足的平台开始了创作。但没曾想半路杀出个 AI,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爆火,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了一场震耳欲聋的静默变革中。大潮之下,我也经历了从怀疑到理解、再到使用 AI 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入了 AI,解决了不少以前费时费力的枯燥任务、甚至做到了以前无法一个人做到的事情。创作上,我也从零开始了在小红书和即刻的创作,靠着一路边学边分享,两个平台都达到了 2000+ 的关注,持续的分享也让我收到了一些商业合作的机会。
但我也体验到了代价,焦虑。
创作前的自我怀疑、发出去后的无人问津、评论区的争论不休、时间不够用的苦恼,这些都是创作上的焦虑。而为了跟上 AI 的快速发展,我也曾追逐各种前沿的 AI 资讯热点,收藏夹里的 AI 学习资料越积越多、AI 的能力不断刷新,自己却很少花时间真正去学上多少前沿的,虽然做了一些项目,但也还觉得不够。
焦虑如影随形,有段时间里,我能感觉到种种外在的、内在的焦虑信号,总是在扰乱我的思绪。AI 相关的暂且不谈,今天写这篇,主要想聊聊创作焦虑。
我不想说自己已经完全摆脱了焦虑那样的话,因为我现在时不时还会面临焦虑,只是比以前好些了,因为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走向何方了。
我相信焦虑是长期存在的,它也是我们正常情绪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看见焦虑背后自己真正在乎的事物。我在创作上体验过的各种焦虑,相信也会有其他创作者有相似的经历,因而我想分享自己在这一路学到的经验,帮助更多在这条路上的朋友们。
这篇文章主要会围绕这 5 种创作焦虑展开,介绍我是如何应对的:
接下来,我来说说这一路我是如何走过来的。
友情提醒:本文篇幅较长,全文 2.3 万字、预计阅读时长 78 分钟左右,建议选择空档较长的时间阅读,或根据你的兴趣跳转对应的一级标题查看。
想创作,但不知道创作什么好,这是我年初刚开始创作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这一阶段,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太过广泛了,什么都想尝试,感兴趣的主题一列就是一长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可能每个感兴趣的方向都照顾到,于是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该专注于它们中的哪些、或者说哪一个?
这里面几乎每一个主题我都很感兴趣,也都多少创作过相关的内容或做过项目,这使得我很难在其中做取舍,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才能说服我自己,尤其是让我相信自己能长期专注于选中的方向。
帮我打破现状的,是一封推送 newsletter 的邮件。
以防有朋友不知道 newsletter,这里简要介绍下,newsletter 是通过邮件推送的图文内容,通常要先在指定的网站输入自己的邮箱订阅,之后每当创作者更新内容时,自己就能在邮箱里收到图文消息了,创作者用它来分享自己的见闻,品牌则用它来做推广促销,类似邮箱版的微信公众号(不过实际上公众号是后出的,我理解公众号更接近微信版的 newsletter)。
这封邮件来自 Jay Clouse,一位致力于帮其他创作者走上专业之路的创作者。
那时我为了学习创作经验而订阅了他的 newsletter,在我纠结于想创作的主题太多时,我翻到了他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How to find your niche (and why the typical advice is bad)》,翻译成中文的话大概是《如何找到你的细分领域(以及为何常规建议是坏的)》。
niche 这个词一下勾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一些面向创作者的 YouTube 视频中听过,我知道它指的是创作者的细分领域,很多视频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创作者需要足够独特,为此需要找一个独特的 niche,独特到提到这个细分领域最好只能想到你。
很多视频教程都在强调 niche 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讲清如何确定自己的 niche,因而这时的我对 Jay 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读完花了些时间,但收获也不少,单论「如何找到自己的 niche」我就学到了这些:
照着这些,我很快缩小范围、明确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初步确定的 3 个创作目的,分别对应学习、知识分享和游戏宣传片制作。
以三者之一的「学习」为例,我当时整理的信息如下:
创作目的相比于 niche,虽然看上去聚焦了范围、选择更少,但实际兼顾了对受众的价值和个人兴趣的灵活变动。
以「帮有自学需求的人更有效的学习」为例,如果我用 niche 的思路,关注的可能就是各种学习方法,很容易过多关注工具方法,而忽视了这些能否帮助我的受众。但从创作目的来看,只要有助于达成这个目的的我都可以考虑分享,而不仅限于学习方法,比如后面 AI 兴起了,我也可以讨论自己如何借 AI 更好的学习,这样也能在帮助他人的前提下为我自己的灵活探索提供空间。
当然,定好的创作目的并不意味着就固定不变了,一直有关注我的朋友可能会留意到,我现在的创作目的已经变成了「帮更多人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和创作者」。
因为在创作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输入」和「创作的输出」都很感兴趣,也想分享自己一路的经验帮助更多人做好两者,就调整了自己的创作目的。而因为精力有限,我暂时搁置了对游戏宣传片的挖掘,仅作为兴趣领域保持关注。
执笔本文的这段时间,我刚好在看少楠的书《笔记的方法》,其中也提到了一个我觉得可以用在选择创作方向的标准,引用自 Paul Graham。
要选择自己的精进领域,可以自问这两个问题:
我目前长期在精进的领域包括学习与学习、创作、生产力,带着这两个问题审视每个领域,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哪怕没有回报我也对它们感到兴趣浓厚,不仅能帮助我自己,也能帮到他人(通过分享学习、创作和自动化的知识)。
再回到 2023 年的年初,Jay Clouse 分享的「选择创作目的」的方法,确实帮我迈出了创作的第一步,让我知道了自己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行。
总结一下,在「不知道该创作些什么」的阶段,我是这么度过的:
我写的东西,会有人看么?
在这一年创作的早期,我总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想分享学习、创作和生产力方面的内容,但我感觉自己在这 3 个方面都只是小白。
我没法像「学习博主」们那样一个月读几十本书,或是一天沉浸式学习 10 多个小时;我在 B 站和知乎创作过,但只是小打小闹、没有万粉博主的经验;我也没法做到极致自律,每天生产力爆棚完成一堆事情。
不管是自己想专注的哪一个方面,我都感觉自己离想象中的「专业」相去甚远,这样的自己跑出来分享,不是纯招人笑话吗?
这样的担忧,也影响到了我这一时期的创作行为上,或许是缺乏自信,我的很多内容都是转述自更「专业」的信源(带出处),像是翻译其他创作者的内容、推特上看到的分享。
搬运内容让我安心,但焦虑也紧随而来,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想一直转述别人的东西,而是想有自己更原创的内容。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我刚开始做知识管理的困境,尽管学了不少东西,但记的笔记很多是摘录或翻译别人的原话,很少有自己的东西。我知道这么下去是不行的,转述会创造一个舒适区,但代价是自己并没有多少真正的能力提升。
可我并没有那么「专业」,又有什么底气出来教别人?
Jay Clouse 又一次帮到了我,我通过他的文章了解到了营销人 Wes Kao,在她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这样的观点:
构建社区有两种办法:
- 作为一名专家
- 作为一名新手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心想既然构建社区如此,成为创作者不也是吗?要成为创作者有两条路,一条是作为专家,另一条则是作为好奇的学习者。
即便不那么专业,我们也可以带着好奇心,一路边学边分享。虽然输出的水平不一定能赶上专家,但可以更好的帮助和我们相似的新手。因为创作是我的专注领域之一,我后来也专门写了一条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在评论一篇谈「好的创作者应该是怎样的」少数派文章时,我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而「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想」,也成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创作态度,我相信自己遇到的障碍也会有其他创作者遇到,而分享自己的经验,既能帮我梳理自己学到的知识,也能帮到其他创作者,这也很好的契合了我自我提升、帮助他人的价值观。
除了心态上的调整,对自己专业性的担忧也让我注意到了另一个地方,内容的标题。
正如前面所说,我的创作态度是「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想」,这使得我的创作以知识分享为主,经常要写各种教程。我虽然之前也写过不少广受好评的教程,但还是意识到了一些标题传达上的问题。
具体来说,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教程,我通常会倾向于用《如何 xxx》这样的标题,这可能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我之前研究过的软件开发的文档设计,另一个是我在 YouTube 学创作时了解到的「面向搜索写标题」。
在开发文档中,通常会包含一些面向特定问题的文档,默认读者有一定的前置知识基础,专注于提供线性的步骤指引,这类文档通常算做操作指南(how-to),这对我写个人笔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写长期复用、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笔记时,也会用 how-to 的思路去写标题和正文,之前在分享自己用 Obsidian 的知识管理方法时也有介绍过。
而更早期在 YouTube 学如何提升内容的能见度时,我了解到一条视频通常有两种发现途径,一种是出现在算法推荐的信息流中,另一种是观众主动用关键词搜索,前者需要尽可能通过标题和封面图提升吸引力,后者则需要在标题上尽可能匹配观众可能用到的搜索词,比如「notion 新手教程」。
正如前面所说,这两方面综合影响,使我在创作教程时,更倾向于用《如何 xxx》的标题格式,但我意识到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事情说得太绝对了。
要解决特定的问题上,方法不只一种,我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用《如何 xxx》这样的标题,某种程度上也在暗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或是说「我的方法是最好的」。
这种把话说得太绝对,要如何避免?我关注的另一位营销人启发了我。
Chris 是一个专注于游戏营销的自由职业者,他日常会分享不少关于 Steam 上独立游戏的营销知识,像是如何做好 Steam 商店页、近期销量爆棚的某个独游在背后做了什么。
或许是因为自由职业的创作者身份,之前推特风波之际他曾发表过看法,建议创作者们考虑创建自己的博客,而不是从推特转向下一个未来也可能摇摇欲坠的平台。
在号召创作者开始写博客的文章中,他就提到了这种「担心自己不够专业」的心态该如何应对:
受 Chris 的启发,我在此后的创作中开始更多专注于分享自己的做法,这种角度下的标题也不再让我有专业压力了,因为说的就是自己的事:
这一年我被邀请做了次线上直播分享,在事后复盘的笔记里,我也提到了类似的想法:
有时我们会过于贬低自己,觉得自己还不够格教其他人,因而失去行动的动力,但真正做起来、收到外部反馈才会发现自己比想象得还要优秀。
但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完全摒弃自我怀疑、转为过度的自信,而是可以承认自己的这类情绪,同时在分享知识时更多从自己的角度讲,比如「我是这么做的」、「我的做法是」,而不是「只有我是对的」、「要做这件事只有这一种做法」。
觉得自己不够专业是正常的,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的帮助其他新手,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专业的成长之路也会在我们面前展开。
总结下来,对「觉得自己不够专业」的心态,我当时是这么解决的:
在工作上写研究报告时,我曾经是一个很关注视觉呈现的人。
假如在写一个游戏的研究报告,我会去模仿游戏的配色、调性,用在 PPT 模板的设计中,力求让 PPT 也能传达出那款游戏的感觉。
但这也会带来一个对我很致命的问题,报告的产出时间会拉得更长。
商业研究和学术研究不同,会特别在意时效性,哪怕牺牲一部分严谨性也要保证尽快产出,因为可能有的人就在等你的报告写设计案,或是有重要决策等着报告结论提供支撑。但拥挤的游戏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也在分秒必争的推进开发优化,因而研究的时间慢不得。
而过于关注像报告的视觉呈现这样的细节,会显著拖慢研究产出的时间,陷入过优化的陷阱。
直到某次需求方直接和我指出了这问题,让我意识到自己在非必要的细节上关注太多了,转而改变了写报告的方法。先出报告,验收观点论述上没什么大问题的话,统一一下字体样式丢给需求方再说。
之后我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吐槽,我发现很多时候自以为很重要的细节,对需求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研究的分析观点。
类似的事,也在我的创作过程中重演了。每次写内容时,我总想把最完美的内容带给读者,哪怕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创作出我想要的结果。
在 2023 年,这种心态导致我不断拖延,挖下了两个大坑却没填。
两个坑我都是准备写成文章的,收集了数据、也分析了不少观点出来,进度都已经过半了。但因为一直想着多分析一点、好写出完美的文章,最终拖着拖着就不想写了,也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出现了,这些创作项目就陷入了停滞。
这里面的体验是复杂的,前期投入了很多,最后一场空。研究时为着不明确的目标持续投入时间,越往后面越想按下暂停键,但终止项目后,又会因沉没成本而不断自责。
这方面的问题我不能说已经彻底解决了,但确实发现了一些有助于应对完美主义的做法:
先把文章发出来,与其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不如用行动去检验,再从结果中学习。
完美主义会让我在文章发布前无休止的投入更多时间,做着可能没必要的修改打磨。但每当我把文章先发出来,我就会发现很多担忧是没必要的。
即便有一些负面反馈,我也可以带着学习的滤镜去看待,提出一些有助于做得更好的问题:
通过自问这些并调整,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反馈,都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收获,让我在下一次写得更好,长期以往也建立更强的创作信心。
文章也可以像代码一样做测试,找几位对文章主题感兴趣的朋友,把写好的草稿分享给他们,再从他们的读后反馈中学习。
这是我前年从我关注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Nicky Case 学到的创作经验,主要用于检验文章的实用性、启发性和通俗易懂程度,我自己作为写出文章的人,是很难排查文章在这些方面是否符合预期的,因而我选择了找朋友测试。
关于具体做法,我也在这篇写作技巧文章里分享过:
在应对完美主义上,找朋友测试能让我收获很多有价值的反馈,因为我通常会优先找对主题感兴趣的朋友,他们的兴趣点也会更接近目标读者、更有参考性。如果文章反馈一致很好,我就不用那么担心了;即便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我也能有机会修改优化,再带着更好的版本与读者见面。
先用目录构思出文章的框架,如果能写出像样的目录,就可以停止深挖开始写了。
这么做是因为,我发现给定一个主题写文章,能拆出的待办可以无限多,但要写出预期的文章,我并不需要全部做完它们。
比如我之前想写一篇关于版署新规的深度解读文,当时为了写文做了这些:
乍一看,这些事似乎呈现了由浅入深的挖掘过程,但我到最后也只做了这么多,没有再继续推进多少。
因为我陷入了下一步方向的迷失,这里几乎每件事都可以继续深挖,阅读笔记可以展开思考、版号发放的波动原因可以追溯、GPT 可依个人兴趣继续提出政策相关的问题、政策的增删改也可以进一步解读。
当我横向展开了很多「支线」后,我发现自己愈发迷失在了深挖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想要的深挖的结果。
而对比之下,同年参加少数派年度征文的文章,我就写得顺利很多,当然这里面也有部分原因在于那篇是讲的我熟悉的主题,但我现在再看,应该也有先写目录的影响。如果我写版署新规解读文时,能更早开始整理目录,我想也不会变成这样一个未完的坑。
即便是面临不熟悉的领域,当我已经做了不少研究,整理目录也能帮我快速判断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程度,如果能写出一段差不多的目录,那意味着可以立马动笔开始写文章了;如果只能写出一部份,也知道还剩下哪些需要重点补漏的。
我最近做一项研究时就是这么做的,研究分析了一周后直接写目录,发现已经能写出完整的结构了,于是直接开始写 PPT,最后在预期的时间内写完了报告。
哦对,写这篇文章时也是。
(但不要提前预支正反馈)
在写出最终的文章并发布之前,可以提前分享一些中间产出,比如现阶段的研究结论、意外发现的有趣事实。
这是我去年原本没发现,但回顾时发现对写长文有帮助的一个技巧。
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不过我自己做事是比较在意正反馈的,我创作的动机之一,也是为了借正反馈帮自己保持学习和思考。
写文发出来能收获正反馈,但这个周期通常会很长,尤其是对需要深度研究的长文而言,按我的情况通常要两周起,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数据分析上。
过长的反馈周期让我很容易中途弃坑,写着写着就会感觉失去动力,转向其他更快提供正反馈的事情,比如刷信息流、看番或是玩游戏。但有过相似体验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些活动几乎是时间黑洞,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开始只想稍微消遣一下,结果一口气补完了一整季的番剧,想着游戏就玩一会,结果感到疲劳时一看已经凌晨。这样拖着拖着,原本能写完的文章也会变得写不完,因为时间拖得越久,越有可能出现新的要事、更想写的选题,一度搁置的写作也会显得愈发困难。有时就不得不暂停写到中途的内容,重新评估最优先的创作目标。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不用「熬」过这个漫长的过程、等最终写完文章的反馈,而是可以中途就分享一些写作中的新发现,引入更短周期的正反馈,帮自己回复动力。
比如在写 Notion Q&A 的测评时,我就在即刻分享过一波中期的测评结论,顺带跑去推特的体验分享,还被 Notion 联合创始人转发了,这两波分享带来的反馈,都为我继续写文章蓄满了动力。
最近工作上做研究时我用了类似的做法,效果也很好。以前我写研究报告可能是一周才同步一次,这次我换成了每天同步,一有新结论了当天晚饭后就跑去找需求方闲聊,看看新结论对 ta 那边帮助如何、有无其他当下头疼或是待解答的问题。这么高频的获取反馈,让我知道了哪些方向的投入是有用的、哪些方向不再重要了,我也很清楚自己离预期交付的结果还差多少,不至于一直无止境的研究挖掘下去。
不过细心的人可能要问了,前面括号里的「不要提前预支正反馈」是什么。
这是我学到的惨痛教训,如果有什么想要创作的内容、但目前才刚开始启动,不要急着宣布这个创作目标或计划,因为你会提前沉浸在完成创作的满足感中,Nathan Barry 在一篇谈目标设定的文章中就提到,谈论自己意图的人更有可能不会实现它们。
公开宣布「我要做一件大事」,可以通过预告让自己和期待这件事的人兴致高涨,但代价是尚未完成的这件事会变得不再那么吸引自己,最终降低自己完成创作的可能性,这样的行为多来几次,长期以往也会透支人们对我们的信任:「你看,ta 就是那个挖坑不填的」。
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除了「不要提前宣布自己的创作目标」和上面提过的「分享中间产出」,我还有一个建议是「仅在把握充足的情况下再宣布」,比如文章草稿已经写完,顺利发布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时候也可以分享一波。
总结一下,应对创作中的「完美主义作祟」,我摸索出了这些方法:
我在小红书创作了一个月的时候,一条意外爆火的笔记,让我的帐号数据超过了 99.9% 同类作者。
我一度很兴奋,心想持续分享终于有了价值,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发了不少小红书笔记,但都毫无波澜。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开始分享起了这次的成功经验,甚至准备写文分享在小红书创作的经验,但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卷入一个汹涌的焦虑漩涡之中。
数据的爆棚是昙花一现的,在那之后,我发现笔记的流量很快又回落了下来,几个月内,新发的笔记虽然数据会有波动,但再也没有像那次一样爆过。
我忍不住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了。是内容质量不够高、标题和封面图不够有吸引力?还是分享主题太随意、没有保持一致?又或是发布时间不对,应该选人更多的时间发?
这样的自我怀疑逐渐成为日常,每当自己发了新内容,没有收到多少互动反馈,就会开始想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好。
整个人也变得愈发焦虑,发出去后时不时就要刷一下通知列表,看看有没有新的点赞、收藏或评论,而因为我会平时会在 4 个平台分享,这也让我养成了辗转多个 app 刷新的习惯。这个没动静就看看另一个,另一个没有就再看下一个。这种心烦意乱的状态,使得我连半小时都难以专注。
我原以为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两件事改变了我。
一是回应一位创作者的求助,ta 表示自己有数据焦虑,创作的互动数据总是不及预期、经常忍不住刷新提醒,弄得自己非常焦虑。
二是听了一期创作者访谈的播客,我意识到自己在社交媒体创作遇到了困境,于是去翻了下我关注的播客 Creator Science,看有没有能帮我的内容,意外找到了推特博主 Sahil Bloom 的访谈。
说来也奇妙,当时我自己就身陷数据焦虑,居然还想着同样处在数据焦虑的创作者提建议。
我写了段评论回复那位求助的创作者,具体信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有几个观点我还是依稀能回忆起来的:
这个过程确实帮到了我,在帮 ta 提建议的过程中,这种抽离出来的第三方视角似乎也帮我审视了自己的焦虑该如何应对。后来我收到了这位创作者的感谢,也接着把这些思考带入了自己的创作中,随时间推移能感觉到数据焦虑的缓解。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要属把发布视作成功,这让我把注意力从不可控的数据转移到了可控的创作发布上。
帮助其他创作者的故事到此为止,而在播客那边,Sahil Bloom 的分享更是让我收获满满,那一期的主题是《通过持续创作在推特吸引 70 万关注者》,可能是我做笔记最多的一期播客。
关于数据焦虑,我从这期访谈学到的有这 4 点:
为创造价值而创作:Sahil 谈到开始创作的契机,是发现自己有很多朋友虽然聪明,但并不理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金融事件,因而他想到了提供更直观易懂、易于吸收的解释。他提到自己在做这些时并没有考虑增长或模仿,这也提醒了我,一切增长、创新都应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关注的质胜过量:粉丝数的增加让很多创作者沉迷于增长的快感(我也包括在内),但粉丝的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切,也要靠关注的质量如何。
Sahil 表示曾删掉自己两万粉的 Ins 账号,因为精神压力过大,但推特上新增的 5 千粉却让他感觉更有力,因为他觉得人们在推上关注他,真的是因为他的想法,这让他感觉和关注者建立了更深的连接。
持续性是关键:Sahil 提到他从一开始就在持续发优质内容,他每周至少会发一条长推文,所有内容都是他倾注心血的创作、不是刷屏的垃圾。
但即便持续发,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爆,有的火了、有的则没有。我觉得和我的创作体验很相似,社交媒体发内容就像开彩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早早放弃,而是要逐步接受、更坦然的持续创作下去。
而放眼 Sahil 在推特的创作历程,关注的增长也是来自持续创作的积累。
Sahil 曾以为粉丝增长到一定程度。增长就会自行加速,创作也可以轻松许多,但并没有这样的发展。每到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依然要投入大量精力持续创作,才能带来稳定的增长,没有出现增长自行加速的情况。我觉得这也体现了持续创作的重要性,持续的增长建立在持续发布内容的基础上。
创作常青内容为主,但为热点保留空间:常青和热点内容,创作哪个好?这可能是每个创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听了 Sahil 的分享后,我学到的是可以创作常青为主,但为热点保留空间,Sahil 就是这么做的。
热点不要盲目追,要多考虑自己的兴趣专长,感觉自己的兴趣被抓住了再去深挖。因为两种内容的传播都离不开高质量,人们会因为热点内容有价值而四处分享,也会因几年前发的内容有价值而翻看。对于一个热点,如果自己既没有兴趣也不擅长这个主题,硬追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很难堪。
这上面的 4 点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改变了我后续的创作心态和做法,让我做出了这些改变:
转变心态后过了段时间,再看创作上的各种数据,我发现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让我焦虑了。
数字就在那里,但我可以选择何时、如何解读它们。当我更看重创作的价值、对他人的积极影响,也不再需要靠这些数字来评判自己内容的好坏了,我的心里自有一杆秤。
时间来到 2024 年初,或许是因为长期在关注创作领域,又遇到两条内容、更新了我对数据焦虑的看法:
小红书前算法工程师的访谈,我已经记不起最初是从哪里看到的了,但年初那段时间好几个地方都有看到。最开始好像是某个微博大 V 转的,后来也有在一些创作者的群聊看过、还有创作者朋友给我单独转过,很难做到视而不见。
原视频采访了一位自称小红书前算法工程师的男子,分享了一些大平台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但行业内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事),比如 99.9% 的创作者都不会火、平台利用焦虑让创作者产出更多内容。
原本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没太打算看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觉得不得不看了:转发访谈内容的微博大 V 之后没多久有了新动静,似乎是被小红书的公关找上了,对方软磨硬泡让 ta 删帖。这让我意识到,原视频可能真有一些公开场合很难了解到的平台内幕,因为如果消息虚假,平台的人通常不需要低声下气的联系删帖。
我找到原视频,从头到尾边看边做笔记,又花了 7 个多小时整理完,收获着实不小。
其中关于数据焦虑,我学到的有这 5 点:
创作者的数据焦虑,可能是平台有意利用的:小红是算法驱动的,它不同于我之前创作会去的其他平台,以精准的大数据推荐而闻名,这也使得内容的互动数据随机性很大,可能发出去反响平平、也可能突然间就爆了。
在访谈中,小红书前算法工程师 Nick(下称 Nick)提到,小红书会用算法让创作者多创作,比如给初来乍到的新人更多流量倾斜,先让他们尝到甜头,但随着粉丝量增长提高推送阈值:
没有,你知道,真的是被算法操作这样。我这样说好了,你知道我们真实,我们会有团队专门去背,就是创作者指标,就是说你有没有发文,发文积极不积极。那我会怎么样让你发文积极?你刚来的时候给你多一点流量,好棒哦,都有人帮你点赞,点赞是不是真的?
这就跟喂毒一样,然后还没完。然后呢,你有点赞有评论嘛,评论是真的吗?点赞是真的吗?Who knows,真的喔。还没完。你自己去观察 IG 跟 YouTube,你们的账号应该都看得出来。你有没有想过,一开始它可能有 10 个 like 就会给你发推送。你有没有发现那个阈值会越来越高?对,没错,对。而且越大的,越大的 account 会越难,对,越大的 account 越难。而且你知道,它是有一个曲线的,就是一开始要让你觉得,好快,就是我可以,天啊,我越来越红了。
这里的描述对上了我在小红书的创作体验,刚开始一条笔记意外爆火,随后数据一落千丈。而且我后来还在可信度更高的信源找到了交叉验证,在机器之心采访小红书技术团队的文章里,小红书确实会给新人更多流量倾斜:
为什么我们在小红书上能看到这么多「素帖爆火」的案例,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技术分发的逻辑。小红书的技术理念很独特,将大约一半的流量给普通 UGC 用户,让普通人的创作有平等被看到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些普通人的经验与生活分享也会在未来逐步释放出长尾价值。
不过作为参与过平台治理工作的,我也能理解这里面的出发点应该不完全是让新人尝甜头。从平台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通常需要抑制头部的发展、避免流量被少数人垄断,给新人倾斜流量有助于新创作者的留存,持续不断的带来更多新鲜内容,也能帮平台吸引用户。
另一方面,Nick 提到小红书会缩短创作反馈的周期,让创作者能更快收到内容的反馈,这会提高创作者对反馈即时性的预期,一旦没有反馈,人就会陷入焦虑、为了获取反馈而创作更多内容:
以前我们,例如来说我们工作,我们的 review 可能是季度 review,不然就一个月。然后你开餐厅可能是每个月结算多少钱,但是你们做内容创作都知道,是每天。它一上去之后,不是每天甚至是每个小时,因为它的数据就是会一直流进来,然后不断地给你推送。你知道这人绝对是焦虑的。
以前我们都会知道,就是说你数据做得越即时,然后呢你的推送就是只要抓得好,创作者就是会努力创作。所以你知道那些东西,就是什么时候给你推送,什么时候会给你流量,都是设计好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多的发文。所以你知道在这个状况下的话,人会变得非常的焦虑,因为就是要你焦虑,你焦虑才会有产出。
我自己的体验来说,确实有这种感觉。当我开始在小红书创作后,有时笔记被算法青睐了,反馈的涌入速度确实很快,但一旦经历过这些人也会变得更焦虑,因为期待被拉得更高了。
数据不完全受内容质量影响:问到如何获取更多反馈,很多创作者想的可能是创作更优质的内容,但根据我从这期访谈里了解到的,内容质量并不代表全部。
数据的高低也会受平台自身需求的影响,对小红书这样的平台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各种内容的喜好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 Nick 提到,平台早期为了引流可能更偏好争议性的内容,因此会给评论多的倾斜流量,如果这时我们有笔记收到的评论比较多,也更有可能爆火。但发展到后期,争议多的内容反而会阻碍平台卖广告,导致平台反过来又选择治理打压,假如我们还想着靠创作能吸引评论的内容爆火,这时可能就会碰一鼻子灰。
其实像 TikTok 它也会自动去烙掉一些字,像是 gay、lesbian 这些,比较容易引战的东西,因为这其实已经不是 censorship,它其实是怕被人家骂。
Facebook 也会,就是那种容易在上面激起不同的人在那边吵架的东西,它们就算掉,就跟 YouTube 一样。可是它们以前喜欢把这种东西,对啊,它就让大家吵架,你生气才会回。平台在不同的发展期,你去想想看,要是你们很多人都在吵,然后那个就是整个平台氛围都不好,我今天要怎么卖广告。
这给我的启发是,内容发在公开平台的反馈数据,除了质量以外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作为创作者,我们不能因为内容数据不好,就粗糙的归因为质量不行、继而得出自己创作能力不足的结论。
创作的上升通道只有极少人能上去:谈到创作,我们很容易想到几个自己关注领域里的突出人物,他们可能坐拥大量关注、过着令人羡慕的平衡生活,但这有时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自己去做也能做到同样的地步。
但我们可能很少会去想,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中间又有多少人沉寂了。Nick 在访谈中就提到了上升通道的虚假性,平台会塑造一个金字塔结构,让大部分人看到上升的希望、顶部的人有多成功,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努力了也上不去。
你们对流量这件事情,如果说你们真的想要当创作者,大富大贵这件事情,我只能说放弃这个梦想,这样你的日子会过得比较好。就你知道,在对平台方而言,创作者会打造一个金字塔,就讲难听一点,最顶层的那些人永远都是少数人。然后呢,中层跟底层要有。
然后你要做的事情是,上升通道是通的,然后让大家知道你努力,就会看到上面那群人。但是我自己做知道,99.9% 的人,你努力也没用。但是对平台方而言,我就是要树立那些超级有钱人,在这里赚超级有钱,超级多人,大家才会往上看嘛。
我的理解是,平台会利用创作者对增长和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产出更多内容,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到达最顶部,大部分人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身陷焦虑、被自然淘汰掉。
考虑到创作优质内容需要积极的精神状态,作为创作者,我觉得我们需要放低自己的预期,才能提高满足感、更持久的创作下去。
数据容易让人膨胀、迷失自我:我们需要警惕数据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将内容的数据优异解读为自己的成功,这种依赖外部评价的思考方式容易滋生 ego,让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
Nick 讨论这点时提到了自己的朋友,他曾有一些朋友跑去当创作者,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这些朋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嘻嘻哈哈,而是愈发膨胀、不再像人了。
然后再来就是真的有那种,你身边会有朋友还是什么前同事出去当创作者,然后你就发现他就是人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就不是那种以前跟你嘻嘻哈哈那种,就是,就是他会变得比较不像是,比较不像是个人。
我这样讲,就是人会膨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是你看到这些,你会觉得 What,我就会觉得就是说你在创造很多怪物,你努力了,对我的确你努力了,你做内容了,但是你自己应该知道,对平台而言就是你其实就是我们要拉你上来,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然后就是你实际上也是懂这套游戏机制进来玩的人,然后你就是你如果进来捞钱就算了,但是你知道那个游戏机制跟这么快速的 feedback 会把人做到不像人。
最后就在里面迷失了。
我曾经也有类似的思考,作为在大厂打工多年的人,我觉得大厂丰富的资源也会让人产生错觉,把平台资源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助长 ego,我开始创作有部分原因也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想建立更多元的自我评价体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不过现在看来,创作这边也有类似的坑,我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相比关注数据,更多关注对真实的人的影响。数字的增长会让人兴奋,但我的创作是为了影响真实的人。
长线的创作,更需要做真实的自己:我曾经在网上刷到过一些(所谓的)做自媒体的教程、也参加过 B 站面向 up 主的训练营,这些地方都有提到过创作者要塑造自己的人设,好让受众记住自己。但我一直很反感这种做法,好像创作不是自己去分享,必须要套上一层饰演的角色才能上台说话,因而实践中也没考虑过这么做。
Nick 在访谈里提到了这点,想长线做创作就不要想立什么人设,假的人设撑不了多久,他更建议我们做自己、选择自己能长期做下去的事情。
我不敢说我看过很多内容,但是我接触过的创作者应该比一般人还要多很多。当然,以及看了这么多内容,我只能说你会不会火会不会红,有几个点。一个是你个人的特质,我们讲人设这件事情,人设是假的都撑不久。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在前面「不知道该创作些什么」的章节也讨论过,选择创作的方向时,要优先考虑匹配自己的经验与兴趣,我在选择时也考虑了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更有可能找到自己能长期做的事,而不是什么火追什么。
关于这期访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我也在小报童写过一篇长文,主要从创作者视角分享了从中了解到的平台运营做法、推荐算法对创作者和用户的影响,以及我从访谈中学到的创作建议。
如果说 Nick 的访谈帮我了解了平台视角下的创作焦虑,那么哈佛精神病学家 Alok Kanojia(下称 Dr.K)的访谈则是提供了另一个新视角,让我知道了帮创作者们调整身心健康的专家是怎么看待数据焦虑的。
老实说,这期访谈播客我是在写这篇文章时才开始听的,虽然没有像 Sahil 那期一样从头到尾做笔记,但鉴于我收获了不少很有启发的观点,也一并分享过来。
这期播客我大概听完了前半段,关于数据焦虑,我最喜欢的观点是这两个:
我们应专注于创作的行动,而不是结果:看别人分享的创作经验时,我经常能感到一种错觉,成功似乎是可预测的,似乎只要做了 A 和 B 我就能得到 C,但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Dr.K 在访谈中提到这点,让我想到了日常观察到的类似情况,在设定创作上的目标时,我们似乎也会倾向于关注结果,比如「把账号做到 1w 粉」、「写一篇阅读量 10w+ 的文章」,这里面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结果是我们无法决定的。
我们可以说做一些事来提高这个目标实现的概率,但无法保证目标一定能达成,除非真的能找 1 万个人来关注我们的账号、或是找 10 万个读者来看我们的文章。
结果虽然不可控,但我们的行动可以,更适合的目标可以是「一年内发布 10 条新视频」、「写一篇关于 xxx 的文章」。类似的理念我也在 ConvertKit 讨论创作目标设定的文章里见过。ConvertKit 给创作者们的建议是,专注于创作习惯,而不是要达成的结果,相比于「涨 xx 粉」这样的目标,「发 xx 条视频」会更可取,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前者,但可以控制后者。
这也让我理解了,自己在工作上为何难以接受 OKR 的方法,我一直太过关注结果了,自己可控的行动才是我应该关注的。
不管成败,都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观点听起来和第一个有重合,但其实更多关注的是创作归因方面的,我们的内容数据会有好坏,数据焦虑来自我们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解读方式与数据焦虑和解。
我印象最深的是聊到这段时,Dr.K 问了 Jay 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内容表现很好,你会怎么想?」
Jay 的回答大概是:「我会觉得我棒极了,我的内容就反映了我自己的好坏」,Dr.K 则回复道:「那你可能会是创作者群体里最后一批焦虑的」
听完他俩之后的对话,我渐渐理解了 Dr.K 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会因内容的数据而焦虑,其实受到了我们自己归因方向的影响,这也对应了创作者与数据焦虑和解的 3 个阶段:
我的想法是,创作的成败虽然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全情投入。
写到这里,我也想起前几天一位派友在即刻给我的评论。他很早就在关注一位数码博主,那时这位博主的数据远不及现在的规模、才几万粉,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创作的快乐。
只是账号火了后,这位博主焦虑了,派友也感觉这位博主被流量绑架、泯然众人了。
虽然我平时没有关注这位数码博主,但从派友的描述来看,ta 也深陷数据焦虑之中,希望 ta 能早日走出困境、找回最初的创作热情。
不知不觉,这段似乎也讲了不少内容,我们来例行总结一下。
在「数据低迷」的焦虑上,我过去一年是这么应对的:
灵感管理,曾是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在 2023 年年初,当我了解到社交媒体可以持续吸引注意力后,我选择了去小红书创作。但根据我从海外博主了解到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创作得保持很高的更新频率,比如日更,而当时的我,对接下来该写什么可以说是毫无头绪,我陷入了灵感枯竭的问题。
虽然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过去的 2023 年的事,但我回忆起来,灵感管理这件事我更早就在开始头疼了,僵持了一年多也没找到比较满意的方案。
我愁的,是灵感来的快、去的也快。有时候想到个不错的选题,觉得要是写成文章一定能帮到很多人,但过了段时间等自己有空坐下来写文章了,又发现那个绝佳的点子消失不见了,这时硬想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2022 年那会,我觉得问题在于灵感的管理,于是尝试了从 3 个我觉得有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信源学习:
机核是一个关注游戏和游戏文化的专业媒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内容平台机核网,还会在上面不定期举办各种游戏创作活动。我因为之前在机核持续分享,偶然认识了一位做独立游戏的开发者,后面发现我俩刚好都在同一个城市,就约了线下见面喝咖啡。
在那次见面闲聊中,我抛出了自己关于灵感管理的问题,想看看他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因为当时的我觉得,做独立游戏的人免不了要和各种创意想法打交道,在灵感管理方面应该很擅长。
不过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他这方面也在头疼中,于是我们后面就接着聊向了其他话题。
这条路行不通,我后面就转向了另外两个信源,但也没有特别的启发。
我当时关注的那个 up 主,虽然平时会发一些独立优秀玩法创意的视频,但用的标签体系很难理解,我也想不到该如何迁移到灵感管理的笔记上;而 flomo 那边,我原本的预期是官方可能分享过什么关于灵感管理的技巧,下了 app 体验了一段时间,也搜索了公众号的历史文章,没找到特别有帮助的。
3 条路都走不通,我于是暂时搁置了这件事,放弃了找灵感管理的「正确答案」。
时间来到 2023 年年初,当我陷入创作灵感的焦虑时,又回想起了过去在灵感管理上的失败探索。
这时我意识到,自己平时随机冒出的灵感并不少,但因为没有及时主动的记录、或是记录位置散落各处,导致灵感管理一团糟。我当时有很多记录灵感的地方:iOS 备忘录、小号笔记本、大号笔记本、工作聊天软件的文件传输助手、iOS 提醒、刚好打开的 Notion 页面……当我想要回忆以前冒出的创作选题时,不知道自己记过没有、又是记录到哪里了。
接着这里的思考,我发现我需要的是:
既然找不到「正确答案」,那就从「凑合能用的」做起。
我把目光转向了自己重度使用的 Notion,当时我已经将很多工作生活的信息管理放在了 Notion 中,已经有个人信息管理中枢的感觉了,如果问当时的我会在什么地方集中管理的自己的信息,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 Notion。
于是顺理成章的,我开始在 Notion 里搭建一个管理灵感的系统。
说是系统,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 Notion 数据库。遇到灵感了就新建一条笔记、写上标题和正文,有需要的话再附上相关的链接或图片,之后有空再整理提取出行动建议。
看过我之前知识管理教程的读者可能会发现,Notion 里这套和我在 Obsidian 里记的闪念笔记区别不大,同样是把一闪而过的灵感随手记下来,但我选择把灵感记录转到 Notion,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搭建了这个数据库后,我在 Notion 里记了将近一年的灵感,逐步暴露出了一个问题:记录不够快捷。
经常用 Notion 的应该深有体会,Notion 去年有段时间加载很慢,打开页面的加载速度令人抓狂,而我的灵感数据库又是放在 Notion 里的,必须等加载完才能记笔记,这等着等着刚蹦出来的灵感都忘光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个 iOS 快捷指令,不用打开 Notion 就能把笔记存到指定的 Notion 数据库里,也做了公开分享版。
这个快捷指令用到了 Notion API,可以理解为能用来做 Notion 自动化的官方数据接口,因为当时我已经折腾了不少基于 Notion 的自动化,平时也没少玩快捷指令,基本都熟、做起来还是很快的。
因为那段时间 Notion API 也会时不时抽风,我还在这个快捷指令里加了个备份机制,灵感先存到同设备的备忘录,再通过 Notion API 存入 Notion,这样即便后一步失败,也能在备忘录里找到同样的内容,可以在苹果设备的全局搜索里找到。
至此,我成功打造了一套用于日常灵感记录的工作流,但创作灵感枯竭的问题还没完。
用这套灵感库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虽然平时就能冒出很多想法,但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转为创作的选题。即便有了集中管理灵感的地方、遇到灵感也会第一时间记录,但这个系统积攒的灵感,依然难以满足我每周写好几条动态的需求。
换句话说,如果我想在社交媒体高频分享,我的灵感还是供不应求。
我意识到仅靠灵感管理,还不足以解决灵感匮乏的问题,我还得想办法催生更多灵感。
海外的博主们又一次帮到了我,当我带着「如何催生更多创作灵感」的问题扫视我已知的信源时,我找到了不少来自海外创作者的经验分享,当时学到的方法大致有这 3 种:
知道了这些方法后,我接着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但能参考的不多:
得益于这些尝试,我对如何催生自己的创作灵感有了更多思考:
为了收获更多创作灵感,我后面做了两件事:
首先是增加创作领域的信息输入,正如我在前文所提,我关注的领域是学习、创作和生产力,我意识到此时的输入还不够多,于是开始搜罗更多这些领域的优质信源。
具体来说,我做了这些事:
信源扩充可以说是效果拔群,随着输入增加,我的创作灵感也在变多,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我遇到了笔记与知识管理的难题,扩充信源后,我收藏的文章、推文、播客与视频都在堆积,以往我是用一个 Notion 数据库来管理收藏的,但随着收藏内容量增加、记笔记精加工的想法反复冒出,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
在这一年的摸索后,我最终从工具、方法两块解决了这个问题:
工具方面,我刚开始用 Cubox 管理自己的各种收藏内容和 newsletter 订阅、做图文阅读笔记,Snipd 则用来做播客笔记;后来因为找 PDF 阅读笔记了解到 Readwise Reader,意外发现对 YouTube 视频、推文串的收藏和笔记支持很好(比如做视频笔记),因此用起了 Reader。
不过选择它们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点,Cubox、Snipd 和 Reader 的笔记都能同步到我的 Notion 里,这方便了我后续的搜索使用,不需要辗转每个 app 单独查找了。
而说到方法,关于 PARA,我的理解是用 4 个文件夹管理自己的信息:
我们可以在这 4 个文件夹创建子级文件夹,用来存放某个项目、领域或感兴趣主题的内容,这些子级文件夹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而变。活跃的项目会完结或终止,精进领域的信息可能会催生新的项目,感兴趣的主题也可能会变为想精进的领域。
如果好奇 PARA 用起来是什么样子,可以参考我在 Notion 和 Obsidian 里的用例。
在 Cubox 里,我用 PARA 文件夹管理收藏内容,而到了 Readwise Reader 和灵感笔记库里,则用到了类似 PARA 文件夹路径的标签,比如关于1 Project/写少数派 2023 年度征文
。
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我得以高效的处理日常的信息输入,在学习中收获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受益于 PARA 标签,找灵感也方便了很多。
前面说过,我为了收获更多创作灵感做了两件事,拓展信息输入已经讲完了,另一个便是归档自己发过的内容。
说「归档」可能有点难理解,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管我发了什么,把内容复制粘贴一份、带着互动数据存入 Notion,这样就可以看过去哪些内容表现不错,继而考虑创作更多。
虽然不少内容平台会为个人内容提供合集、搜索,但要想筛选指定时间段的内容来看,还是不太方便,于是我想到可以把内容存入自己的 Notion。只要带着时间数据,就可以用 Notion 的筛选规则只看一段时间发过的内容。
技术细节这里略过,结果而言,我通过低代码平台搭建了几个归档内容专用的自动化,覆盖了我日常活跃的 3 个平台:机核、少数派与即刻。只要我在任意一个平台写动态分享,一段时间后动态内容和互动数据就会存入指定的 Notion 数据库。
如果你对搭建这样的自动化感兴趣,上面提到的即刻动态的归档,我之前也在少数派这边发过一篇手把手的教程,繁琐的自动化部分也不用你烦神,都做成了模板。
回到正文,有了这些归档自动化后,给我启发灵感带来了多大的帮助?
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用,确实能筛出一些过往表现好的内容,但这一年下来,我感觉自己更在意的是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被外部反馈牵着走,因而也没有过多分析这里面表现好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不过归档公开发过的内容,倒是在引用内容上帮到了我。随着新内容的创作,我经常会发现当下的内容与一些以前发过的内容相关,如果能附上链接,也可以帮读者了解更多、帮自己精简表达,但直接用平台自己的搜索容易造成割裂的文字编辑体验。于是这时候我会先把正在编辑的草稿切后台,打开归档的 Notion 数据库,在里面找当时发过的内容,再把链接复制粘贴过来。
其实去年还发生了个意外,Notion 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Notion 在 2023 年底放出了 Notion Q&A,让 Notion AI 能根据用户工作区里的所有笔记回答用户的问题。有了这项功能,我得以在一个聊天窗口中用大白话向 AI 提问,让它帮我找笔记,我当时也写过一篇测评文章。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前面我提过,我在 Cubox、Reader 和 Snipd 的笔记都会同步到我的 Notion 里,而我公开发布的动态也会被自动收录到 Notion,这些内容都可以被 Notion Q&A 找到。
这下一来,大部分我做过的电子笔记、发过的动态,都能借助 Notion AI 找到了。虽然这些不一定能直接启发我的创作灵感,但当我有评估中的选题时,我可以借助 AI 搜索快速回顾自己在指定主题下分享过什么,创作的效率也更高了。
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时引用的很多自己的分享,就是这么找出来的。
除了上面分享过的,我后面还发现了一些有助于找到灵感的方法:
到这里,你应该也对我如何催生创作灵感有更深入的了解了。
总结一下,对于解决「灵感枯竭」,我去年用下来比较有帮助的方法包括:
到这里,这篇分享也要步入尾声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自己在 2023 年如何应对创作中的 5 种焦虑来源,走到现在的这一步:
这次写这篇文章,我用 12 天浓缩了我过去一年的创作经验,但我仍然带着遗憾。
我想分享的太多了,原计划其实还有两个章节,关于「社交媒体的毒性」、「太多想尝试的选题和平台」。因征文即将截止,为保证文章顺利发出不得不做了删减,如果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可期待未来的分享或单独与我交流。
如果你正考虑走上创作之路、或是正在这条路上,希望我的文章能帮你走得更远、创作更多让你自豪的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