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写在最前:由于我主要是苹果全家桶用户,所以本文涵盖的 app 和服务主要为 iOS 相关。
初中的时候,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会给每个人发张小纸条,其中包含各个科目的分数和总成绩排名,然后别出心裁地,纸条中还包含了上几次考试的个人名次,让我们贴到一本「告家长册」中带回家给父母过目。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横条,学生一段时间的努力与否有了直观的展现,家长有了奖惩的依据,也知道下阶段的教育计划如何「推进」。
随着年龄渐长,特别在拥有智能设备后,我逐步接触到量化自我这个概念,并身体力行地开始量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回想起来,初中的那根横条大概便是我对量化自我最早的认知。
然而随着对量化自我的实践,我认识到并非所有数据都值得量化,有些东西的量化可能只是对生活的记录留痕。拿游戏做比喻的话,有些记录像是足迹模式和成就系统,有些记录则只是背包中的物品,只是你时不时想打开背包确认一下。
恰逢年度征文活动,我也突发奇想,给各位看官总结一下我在自我记录、量化与回溯的数字之旅。总的来说,我将自己的记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地理位置、财务管理、健康、时间追踪、设备状态等。
之前写过一篇地理位置记录相关的内容《App+1 | Rond 与世界迷雾:现实世界的塞尔达传说地图册》,便不再针对应用展开详细介绍。简而言之,目前使用的是世界迷雾和 Rond 两款应用。
世界迷雾用来做地图标记,精确记录去过的地点,而 Rond 用来做时间线标记,由此可衍生基于地点的追溯与分析。两款应用的理念我都非常喜欢,同时,在我开始工作之后,我深感杂事的繁多以及记忆力的衰退,倘若记录下的数据可供我回想起某一天的某些事情,那可算帮了大忙,而这两款应用便有其各自的用途。
我偶尔会点开世界迷雾,拉到世界地图大小,看看自己点亮的地方,并暗自谋划下一段旅行的目的地,有的时候又放大看看之前点亮过的一段路,可能是一段十几公里的徒步,也可能是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然后回想起当时旅途的点点滴滴。照片 app 中按地图显示照片也是类似的体验,只不过一个更注重时刻与影像,一个更注重路线,颇为互补。
Rond 则是另一种体验,或者说它更多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倘若你经常不记得你在哪一天去了哪里,那你一定得试试 Rond,也可看一下我之前文章中更详细的介绍。而在继续使用 Rond 的这段日子里,我又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使用方式。
我之前曾使用过 Mark、豆瓣、Apollo (关联阅读) 等 app 或网页来记录自己看过的电影,然而使用最多的 Mark 在 app Store 已经悄然下架,而豆瓣则无法更改观影时间,Apollo 需要收费(是我的问题),现在反而没有趁手的观影记录工具。此外,我也并不喜欢给电影打分或写大段的观影体验。
在去过几次电影院后,我打开 Rond,发现稍微花点心思便可以同时记录电影院位置、观影时间、影片名称后,转念一想,这不就是我所需要的吗。而点开「看电影」活动页面,你还可以看到看电影的热力图、平均时长等等统计信息,更能反映个人观影习惯。
总结一下,Rond 记录的是你看电影这个行为,而不是影片本身,所以不会有影片海报、评级等,不过对我来说这就够了。其他的各类基于地点的活动也同理,我记录的活动有「按摩」「理发」「洗车」「滑雪」「逛街」「户外活动」「博物馆」等,只要你愿意进行细致的分类,你的生活会更加一目了然。我基于颜色对各类活动进行了划分,绿色表示户外活动或旅行,黄色表示餐饮(餐厅、馆子、食堂),蓝色表示工作或活动,以便更直观地在统计视图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组成。
除此之外,Rond 也非常适合情侣间的活动记录,除开对「活动」的分类,Rond 还可以对每个地点添加标签,因此我增加了一个代表约会的标签,将我们两个人单独出行的地点都添加上标签。然后再点开相应标签页面,便可以用热力图和柱状图的形式展示两个人出行的频率和活动类别,结合上面的颜色分类,也能直观地看到那一天到底是去下了个馆子,还是爬了爬山。当然跟好朋友、跟父母,都可以以这种方式来记录。
财务相关的记录也是我很早便开始实践的项目,在学生时代并没有什么收入,因此需求非常简单,只要统计一下消费支出,知道自己把钱花在哪里。
一开始,我使用的也是记账类 app,如 Timi 时光记账、随手记、网易有钱等。16 年在日本交换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情况只能用现金消费,我使用了一整年的随手记。回国后我尝试继续坚持,但最终还是输给了懒惰和强迫症。记录一次很简单,记录一生很难,但凡漏记那么一两次,强迫症就会让我很难受,特别是我还执着于输入精确的数目和时间点,久而久之,记录反而成了负担。
后面看到网易有钱主打的自动化记录,非常心动,也尝试了一段时间,但是同步支付宝和银行卡功能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错,还有不支持的账户则需要导出各类消费记录,再考虑到存在一定的隐私泄露风险,最终还是放弃了。
渐渐地,我转变思路,尝试将生活中大部分消费通过支付宝完成,然后通过支付宝的账单看每个月的支出金额和种类,这个策略足够简单和有效,而且确实做到了高度自动化,目前还在坚持。不过由于无法避免微信支付的使用以及通过银行卡的一些消费,支付宝的账单分析仍无法做到对个人消费记录的完全覆盖。
21 年我又出国交换了一年,出国前我意识到我还是需要一个记账 app,因为国外的电子支付没那么发达,我还是会频繁用到现金和信用卡,信用卡又会涉及到汇率换算的问题,因此我尝试寻找一个新的、简约美观的记账 app。有一天逛少数派时,我看到了对 MoneyThings 的介绍,非常喜欢其简洁原生的界面,以及一些新颖的功能,马上便下载下来试用。
通过构建不同的账户记录不同账户、不同币种的支出,然后进行消费的分类,这些功能都与其他竞品别无二致。然而 MoneyThings 在 2021 年提供的消费活动热力图,第一次让我爱上这种一目了然的展示方式。透过热力图,你可以很直观地在日历视图上看到消费的频率,通过颜色的深浅又可以看到消费金额的多少。不知道热力图这种形式是不是由 GitHub 发扬光大的,但近几年来,各类 app 中越来越多出现了这种数据展现形式。
除开这个,MoneyThings 还有一个特色的功能叫做 One Touch,即某些高频次的消费行为,如学校食堂的午餐,你设置好消费金额、种类和备注,通过点击这个按钮,便可以一键添加一项消费记录。这个功能还可以添加到快捷指令,通过负一屏或者 Apple Watch 点一下,便可以添加消费记录而不需要打开 app。这项功能确实消除了高频记录的繁琐,并且可以添加多个 One Touch 按钮进行不同高频消费的记录,也是我当时决定付费 MoneyThings 的理由。
甚至,当时我尝试使用 MoneyThings 代替张子恒老师的 Aphrodite app 的功能,通过新建一个「精力值」账户来进行相关的记录,MoneyThings 彼时还支持单独账户的热力图展示。
当然,MoneyThings 本身还有许多特色的功能,而我的需求可能只需以上的功能便可满足。再然后,随着 MoneyThings 10.0 版本的更新,作者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动,记录界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动,用户们意见不一。而分析界面也随着更新发生了变化,类似单独账户的热力图等功能不再支持,随着我结束在国外的交换,慢慢地便回到支付宝记录的方式,而 MoneyThings 虽然陆续加入支付宝和微信账单导入功能,但是也不能对两者不同的分类逻辑进行统一,再加上用户积累的各类意见,app 渐渐处于半停更状态,最近的几次更新停留在 Bug 的修复上。
而除开以上消费记录类的 app,我在 19 年左右对自己的账户余额有了更多的兴趣,当时刚成为研究生,开始有了一笔小小的工资,又多了一张信用卡。钱散在各个账户中,有时无法知道自己手里到底还有多少钱可用、多少钱投在基金中,因此我开始尝试在 iPhone 的备忘录中建立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各个账户的余额。
由于备忘录并没有统计功能,我在几次记录后便将数据转到 Excel 中,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图表统计,来观察各个账户的变化。
偶然一天逛少数派的时候,看到 Percento的介绍文章,惊为天人,简约的界面、好看的配色,配上更便捷的记录和分析,我一试用便爱不释手,并马上付费永久会员,现在去文章评论区还有我痛失会员抽奖的哀嚎(笑)。几年更新下来,作者添加了一些新的功能,但还是非常克制地专注于资产记录,保持小而美。目前我固定在每月一号对资产进行更新,时不时点开看一眼资产情况,在这个经济形势不好的时代,或许能多一丝慰藉和安心。而在趋势图中,也能看到自己的资产如何一点点累积,偶尔的几次下降也代表着购入想要已久的好物,或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点开左侧的颜色条,可以看到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而在最近的更新后,点开某一项资产,也可以看到具体的账户占比,更加实用了。
之前站内有篇文章也体现了类似的的理念,提供了更方便的跳转 app 进行记录的功能,但是目前 app 还不完善,希望可以慢慢发展,提供不一样的见解和分析思路。
健康类 app 在前几年的量化自我浪潮中不断涌现,然而 iPhone 自带的健康 app 随着其不断的功能更新与迭代,基本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除开基础的步数、心率等手环级功能,健康 app 逐步囊括经期跟踪、睡眠监测、心理健康、用药等功能,每一个脚印背后都是诸多第三方 app 的「尸体」。而如果你拥有 Apple Watch,你还可以跟踪健身记录、心率、心电图、血氧水平等。由于健康 app 功能上日渐丰富,更多 app 把目光放在了数据的集合和展示上,站内也有许多文章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我个人则更喜欢健身 app,与 Apple Watch 配合使用,可以记录各种各样的体能训练。记得第一次戴着 Apple Watch 游泳后,我惊讶于它居然还能自动识别我的泳姿。而倘若你喜欢徒步,也一定要记得用 Apple Watch 记录,在结束后,除了基础的距离、卡路里等数据,还会生成一个地图上的轨迹记录,我是老轨迹记录爱好者了 (笑)。
我也非常喜欢健身 app 中三个健身圆环的设计,还有每次成功合上圆环后手表的震动以及恭喜的动画。一段时间后,点开日历视图,可以看到每天的圆环罗列,想到自己哪天大汗淋漓了一场,又是哪个周末在家躺了一天。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一个睡眠追踪 app——AutoSleep 应该也是参照了这个圆环型的设计。类似游戏中成就系统的奖章设计也进一步激发了把圆环合上的欲望,倘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完成挑战(往往是通过「钓鱼」或者「瑜伽」),还可以获得设计精美的限量奖章。
在主页下方,还可以看到自己各类活动趋势的变化,方便了解自己是否正在变得更勤快,还是更加懒散。当然在共享页面,也可以如微信运动那样,与朋友展开一场合上圆环的竞争。
我在时间追踪方面也进行过各类尝试,最早接触的是 aTimeLogger 2,然后发现每次开始或结束一项活动都要手动点击,这实在是需要耗费太多精力,所以不到一周,我便放弃了。后续的一些 app 转向更模糊一点的记录,但是这类手动的形式还是让我望而却步。在尝试手动记录失败后,我转向探寻自动化记录时间的可能。
倘若只想记录手机的使用时间,那么 iOS 自带的屏幕使用时间已经
OffScreen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时间节点、手机运动状态、亮屏时长的监控,可以统计一些更有意思的数据,代价是需要常驻后台,或许会增加些许耗电。
而在使用电脑时,我想要对设备的使用有更具体、细化的记录与分析,RescueTime 在一番搜寻后映入眼帘。它既是一个软件,也可以算一项服务,通过下载客户端登录账号,便可以在后台默默记录你在电脑上的行为,根据活跃的网页地址或程序名称,将行为进行分类。而要想看到具体的数据与分析,则需要登录它的网站,来查看各项活动的时长占比等数据。
第一次进入统计与分析页面,需要对各类网站和程序选择分类,如工具类、软件开发、社交传媒、交流沟通等,后续同样的网站和程序产生的活动便会自动归到这个分类下。主要的活动大体会分为工作与娱乐,在统计图中分别用蓝色和红色进行展示。
在每日视图下,可以看到随时间的柱状图显示着不同时间段的行为,比如我这一天便是在早中晚饭后刷刷新闻资讯,而在工作时间则异常专注,甚至工作到深夜,简直不像我自己。中间的圆环根据干活和娱乐的比例算出一个分数,显示为今天的效率分,而右侧则显示每个分类的具体占比。
当然,RescueTime 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功能,按月或按年显示,或是看每个分类中的应用比例以及一些趋势变化。我基本上给每台设备都安装了 RescueTime,甚至 iOS 端也有 RescueTime app。
然而 RescueTime 也有一些缺点。首先,作为免费用户,你只能查看最近三个月的数据,而且数据存储于服务器上,你的隐私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但你也可以选择导出原始数据,自己进行分析,GitHub上也有类似的项目。其次,RescueTime 的分类是内置的,无法修改,可能无法完全贴近个人习惯。
某日,我在闲逛 GitHub,发现了 ActivityWatch 这个开源软件,其与 RescueTime 的理念类似,但是开源属性让其具有本地运行、分类扩展性高等特性。同时,除了软件名和网页地址,它还会监测活跃窗口的标题,可以方便进行更细化的分类。由于内置的分类极其简陋,我花了一段时间记录数据并进行分类,分类的颜色可以自定义,我将工作、娱乐、交流、工具类分别用不同颜色分开,以便更加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的电脑使用时间组成。在主页右下角的分类环也可以直接显示一级和二级分类占比。由于 ActivityWatch 的高度可定制性,GitHub 上也存在一些扩展项目,方便你记录一些其他项目,比如监控并记录 CPU 的使用情况。
当然,ActivityWatch 目前还不是非常完善,它只适用于电脑端,而且设备间数据不互通,偶尔也会遇到分类不完善导致的一些统计错误,需要你花更多的心思。但作为 RescueTime 的补充项目,确实能够提供不一样的数据见解。
在上述传统的量化自我项目之外,我在接触数码设备过程中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记录身边设备和物品的状态。而针对不同的记录类型,我也选择了不同的 app 进行记录。
在 iPhone 爆出会因电池老化而降低性能的新闻后,我开始关注起我手里这台设备的状态。在 iOS 加入电池健康显示后,我便时不时点开看一下,后面我发现定期记一下比单纯看一下更有意义,还可以观察长期使用下来的变化。比如我手中的这台 iPhone 14 Pro,在刚购入的六个月内,电池健康度都保持 100,但第七个月一个月内便下降到 96,第八个月进一步下降到 92,属于一泻千里型选手,然而据我上一台手机的经验,它在 85-88 的时候,又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同时,M1 芯片版本的 MacBook Air 在发售后也爆出由于内存逻辑,存在疯狂读写固态硬盘的情况,于是我也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记录,每个月记录一下硬盘读写情况。
以上这类定期的简单记录,我都选择在备忘录里完成,每个月一号,除了资产的更新,我将手里设备的状态也进行一个简单记录,包括各个设备的电池健康度、硬盘读写、以及车的里程等,或许等后面有空还可以搬到 Excel 中再做一些图表,方便来更好地追踪设备状态变化。也或许有哪位开发者有兴趣随手开发个类似的 app,我将感激不尽。
除开设备状态的定期更新,我个人也是一个数码产品爱好者,因此也会想要记录购入数码产品的过程。Notion 的表格非常适合用来进行这方面的记录,除了数码产品的购入日期、价格,我还会将来源和分类加到 Tag 里面,并用颜色区分开。当然,Notion 在我手里无法实现太复杂的分析,如果导出原始数据,或许可以根据时间、价格和分类来观察每年在数码产品的消费变化,以及各类产品的消费比例,有助于判断自己的消费习惯。
而涉及到购置,我在 Notion 中也建立了一个愿望清单,每次遇到想要的数码设备,都会先加入清单,记录下添加日期和价格。这样做有两个潜在的好处,一方面,我给自己定下的规定是数码设备类的大额或非刚需消费至少要在种草后一个月,因此可以先放到愿望清单里,等一个月后冷静后再回头看。另一方面,当你钱包没那么鼓的时候,愿望清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你最想要的东西。
当然 Notion 的表格记录还是无法满足我对所拥有设备的「展示欲」,因此我利用 Day One 构建了类似游戏墙的设备日历流。在 Day One 中,通过新建一个单独的「Sets」笔记本,我记录下数码设备的购入日期、购入地点、设备型号以及产品图片,这样在切换至媒体页面时,便可以看到按日期双列排布展示的设备。能够添加展示图片是我使用 Day One 的理由,偶尔打开 Day One,切换到媒体页面,从上面一路滑到底,就可以看到自己设备的更新历史,或许很多设备早已退役或损坏,但是看着照片回想每个设备到手的那一刻,我一定都是欢呼雀跃的。
同样的操作也可以用在衣柜管理上,只不过衣物官方图片的搜寻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可以试着在官方网站,国外购物网站上搜寻型号进行下载。同时我也发现京东app内保存的图片会有水印,但是手机用京东网页版保存则不会有水印。当然,也可以通过得物进行类似的记录。
在游戏方面,尽管我也用 Day One 做过一些尝试,但是有更完善的各类 app 能更便捷地展示各类游戏墙。由于我主要玩任系游戏,我选择 Jump app 来进行游戏记录,你可以手动搜索游戏并点击「拥有」来添加到游戏墙上,也可以登录 Switch 或 Steam 账号来同步游戏的游玩记录(虽然可能有小 Bug,比如旷野之息我应该玩了 100 多个小时但是只显示 22 小时)。除此之外,如果你是位 PS 或 Xbox 玩家,对应的系统中也有丰富的成就系统供你探索。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没想到我居然做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记录。无论是量化自我,还是其他记录,我一直在找寻最趁手的工具。我不希望记录的过程成为负担,因此尤其喜欢自动化、轻量化的工具。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也愿意记录地仔细一点,满足自己奇怪的强迫症,可能就像手办那样,展示是它最好的用途。
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记录模式,仅供大家参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我很容易只用到某些 app 或软件中一些小点,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倘若大家有更好的方式,也欢迎分享在评论区。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