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平台同步阅读与笔记:以 Kindle、思源笔记与纸间书摘为例
2024-3-22 15:4:24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8 收藏

在全平台同步阅读与笔记:以 Kindle、思源笔记与纸间书摘为例

前言

本文是《基于思源笔记的博客写作、管理和分发流程》的子文章,基于本人的个人写作流程中的阅读一环的详细介绍。围绕个人习惯的阅读流程沉淀下来,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和讨论~

阅读是一座避难所

在我小的时候,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在农村里读的小学,大多数同龄人的父母都是农民或务工人群,能把孩子们送来接受义务教育就是他们为孩子们提供的看向外面世界的文化窗口了。大家的手里都是一样的课本、一样的辅导书,偶尔去城里一趟,逛一下新华书店、万通书城,也只会买新的《倍速》《黄金教程》等等练习册,大多数家长都只会觉得《淘气包与马小跳》《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是没有用的闲书,只会让孩子的成绩直线下降。学校里的图书馆大部分时候是一个摆设,只是用来应付素质教育和上级检查的场所,老师们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同,看与教材无关的书都会被打上玩物丧志的烙印,在我们中学的时候只有班级前 10 名才被允许办理借书卡。很庆幸,在妈妈的「关系」下,我可以周末背着一个空书包进方圆二三十公里的学校图书馆内,扫荡一书包的「闲书」回家,然后在所有的课余时间中贪婪的把它们看完,重复下一轮的循环。

现在的生活可幸福太多了,选择也太多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收到远远过剩的资讯,但获取知识和接受资讯仍然是不同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去主动阅读和主动思考,提升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无纸化阅读的年代,随处可见的电子书资源和便利的电子设备让我们可以很方便快速的获取到任何想要的资讯、知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

  • 「学习」指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

曾经困惑我的痛点

在以前最初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我常常碰到以下的问题:

1 多设备进度同步

我身边现在有这些设备:台式电脑,自用笔记本,手机,平板,Kindle 阅读器,我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设备。例如出门坐地铁或者在家里躺着的时候,可能会随手拿起 Kindle;挤公交掏不出 Kindle 的时候,我会随手拿出手机;有时候没带 Kindle 又嫌弃手机屏幕小的时候,会翻出平板;坐在电脑前摸鱼的时候,我会用电脑来读书。这就引发了一个很痛的问题:

多个设备间的阅读书籍、阅读进度、阅读笔记该怎么同步?

  • 所有设备共同维护同一套书籍,一端上传,多端使用;
  • 设备间可以无感同步阅读进度(随手拿起一个设备,可以衔接其他设备的进度继续阅读);
  • 设备间可以无感同步阅读笔记,书籍中通常只有划线和零散标注,其余大段笔记会在当时以 dailynotes 的形式记入思源笔记;

2 阅读数据的管理

相信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都想拥有自己的书房。小时候我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我会经常在周末的时候盘点自己拥有的书籍,并且学习学校图书馆的方法,为它们分门别类的编号,统一归纳,最后入册《xx 书籍目录编号大全》。

以前看网上有些人用 Excel、Notion、豆瓣等软件做电子化的阅读数据。说方便也很方便,毕竟电子化的多维表格满足各种维度的分析、下钻、管理需求;说不方便也很不方便,个人手动维护书籍的元数据需要很大的精力,而豆瓣现在又是一个臃肿的应用。因此,又有了我的第二个痛点:

个人阅读数据如何有效管理?

  • 无需个人维护书籍元数据,添加书籍自动带出封面、出版社等等基础信息;
  • 支持以书单、分组等多种形式展览;
  • 支持制定书籍的阅读状态,想读、在读、弃读、重读等等;
  • 支持方便快速的导入和导出书籍中的阅读笔记;

3 有效利用阅读笔记

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时,无论是论说类书籍还是文学小说,通常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笔记。书籍大纲、作者观点、论述方式、人物设计、历史背景、支撑材料等等内容,都会是我们阅读时关注的重点,这些宝贵的内容提炼,往往都是我们在当下认知对这一本书籍/作者的评价。如果任凭这些宝贵的个人笔记留在纸质书中,留在电子书中,不去整理、归纳、吸收、利用,对于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升其实是有损的。因此,第三个痛点如下:

如何利用阅读后产生的提炼内容?

  • 感兴趣的内容:延伸阅读和对比
  • 留下的问题:深究与钻研
  • 需要记忆的内容:避免遗忘
  • 优秀的情节和设计:日后漫游回味

个人解决方案:端到端阅读工作流

方案简述

基于以上的痛点,和我个人长期的阅读体验,我总结了一条阅读工作流来解决我的问题。为什么叫端到端?其实这里的端到端指的是囊括整个阅读生命周期,从个人书单管理 → 书籍实体获取 → 设备导入 → 个人阅读 → 书单状态更新和书摘存储 → 阅读笔记利用这样一条链路。具体先从下文的架构图看起:

个人阅读流架构

本架构图按照简述中的思想,覆盖了从个人书单管理 → 书籍实体获取 → 设备导入 → 个人阅读 → 书单状态更新和书摘存储 → 阅读笔记利用这样一条链路,需要重点标注:重要的是流程体现的思路与工作流,工具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替换,而图中列出的工具详细作用如下:

纸间书摘:

旧称「书伴」,是一款书籍笔记管理工具,现有 Android App,即将有 PC 版(可能以伺服模式存在)。在本方案中主要用于管理个人书单,日常将想读的书籍添加,阅读中增加一些想法、关联相关的音乐、影视等,阅读后标记为读完,并且将书摘导入进行管理。

  • 提供一站式管理众多阅读平台书籍和笔记功能,支持 Kindle、微信读书、文石、豆瓣阅读、Apple Books、阅读、京东读书、掌悦、静读天下、多看、当当云阅读、网易蜗牛等大部分常见的阅读平台;支持电脑导入、API 导入、文件导入、剪贴板导入等丰富的导入途径;
  • 提供丰富的导出功能,支持导出至语雀、思源笔记、印象笔记、Notion、OneNote、Obsidian、PDF、Markdown、纯文本、Flomo 等,可以快速地导出所有书籍或特定书籍、书摘;
  • 内置免费 OCR 文本识别功能,可以在我们阅读纸质书籍或图片 Pdf 书籍时高效摘录;
  • 个性化制定读书计划,记录读书时长生成热力图、书摘回顾与分享、书单分享、各式各样的小组件等等功能。

Kindle:

此处的 Kindle 即包含 Kindle 阅读器,也包含全平台的 Kindle App,此处使用 Kindle 有三个原因:

  • 我有一台 Kindle Oasis 3,它的使用体验实在太完美。完美的尺寸和显示效果,足以支撑我阅读漫画和各种文学作品。优秀的侧边设计和物理按键,搭配灵敏的旋转效果,我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左手或者右手握持。再搭配上亚马逊的多年深耕,我可以轻松的在手机上完成将书籍导入至全部设备的操作。​
  • ​「无限的云存储」:虽然中亚退出了市场,但切换至美亚账号之后,一切的使用并无两样。Kindle 一直提供理论上无限的云存储(此处的无限指的是我从没探到上限,也没有看到过相关的提示),我们的书籍、阅读进度、笔记全部同步在云端,本地设备读完的书可以在设备中删除,日后想重看可以直接从云端下载。
  • 全平台客户端:Kindle 支持 Windows、Android、iOS、Mac 全平台的客户端,可能很多人觉得它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功能(包括很多人对设备的评价),但结合第二个优点,能阅读,那就是满足我需求的存在。在使用 Kindle 七年的过程中,Amazon 的存在是无感的(除了中亚打折买书的时候),这样的服务商其实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

思源笔记:

在整个环节中主要用于读书笔记的整理、再利用,主要考虑到思源的闪卡、双链等特性,以及思源特别优秀的编辑器,在后期的引用等使用场景下都可以优雅的实现。对于不同种类的书做的相关笔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可以按主题整理专业书籍,对照不同书籍对相同主题的论述,加深对观点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按照书摘整理文学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后期随机漫游品味阅读时内心感受到闪电般的颤栗;也可以利用现在流行的渐进阅读、闪卡等系统,将个人提取的书中的重点,制作为闪卡,在排队、等车、上厕所等等的时候,掏出手机刷卡,用挖空式闪卡加深记忆,或用写作式闪卡对知识点批注,记录下个人在此时此刻对内容的理解,为认知变化路径埋点。

实践示例

个人书单管理

我会在阅读其他书籍中将感兴趣的参考书目列入想读清单,或者将一些推荐的书籍添加到我的想读清单,并且为他们进行粗略的分组或者打标签。这些操作在纸间书摘中,可以直接新增书籍,然后输入书名查询,将喜欢的版本添加,标记书籍状态为想读即可。

书籍实体获取与导入

现在我们有丰富的渠道获取各种的电子资源。从各种来源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书籍文件之后,就可以在手机选中该文件 → 分享,然后选中 Kindle,这样就可以通过手机 Kindle App 自带的 Send to Kindle 功能发送到全部设备,其他设备联网后即可看到该文件,点击就可以下载。以下是一个示例视频:

阅读及标注

阅读过程是简单快捷的。在任何场景中,得益于 Kindle 的全平台客户端,随心所欲拿起你手边的设备(PC、手机、平板、阅读器),点击同步至最远阅读页,立马可以接着以往的进度继续阅读。在你觉得重要的或者有趣的内容进行划线批注,在你有疑问的地方记下对应的问题(在 Kindle 阅读器上可以放弃这个环节,墨水屏的缺点),对其中有想法的区域可以记录一些零散的想法。由于有完美的云端同步功能,你在所有设备上的笔记最终都会合并。

进步同步

一键书摘导出至纸间书摘

阅读完毕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属于个人理解范畴的笔记和内容进行导出统一管理。这个操作是十分简单的,在手机 Kindle App 选择想要导出笔记的书籍,点击右上角的笔记本形状的按钮,然后再点击导出,任意选择一个格式,在弹出的分享界面直接选择纸间书摘,就可导入。如果书籍不存在,纸间书摘会新建一本书籍,然后将刚刚的内容导入。

一键书摘导入至思源笔记

​结合上文中思源笔记的定位,我会在最后一步,将上文导出至纸间书摘的摘要再导入思源笔记中。主要是为了以下两个用途:

  • 素材积累:这些书摘可能是我以后的写作素材,例如本文中对《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两个观点的引用。这些素材会在以后我个人的思考、记录、写作中,快速的提供一些主题观点,来进行分析对比思考引用。
  • 间隔重复:我会对一些感兴趣的观点或者内容,利用思源笔记的闪卡特性,制作为闪卡,对于问题,我会在闪卡推送的时候补充对问题的研究或者思考;对于有意思的观点或内容,我会在通过闪卡来增加印象,也会在下面的写作式闪卡中写一些当时的想法。

纸间书摘导出至思源笔记的过程,可以说是丝滑:

  1. 打开思源 App,记录下关于界面的授权码;
  2. 打开纸间书摘,点击想要导出的书籍,导出选择思源笔记,IP 地址写 127.0.0.1​,端口号 6806​,API token 粘贴刚刚复制的授权码;
  3. 点击导出,选择笔记本,确认即可完成。

导出后的效果:

从纸间导出至思源,并且制卡的简短视频样例:

附:相关文章

基于渐进学习插件的思源笔记渐进阅读流程(已添加闪卡优先级、闪卡暂停) - 知乎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xuezhao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7401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