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线上开会时,有同事感慨了一句「我已经 22 天没喝奶茶了」。这几个礼拜,你可能经历了没带咖啡器具回家、茶饮馆不营业、舍不得浪费口罩买奶茶等一系列小困难,好不容易等到茶饮店营业,又因为安全要求得向近在咫尺的店铺支付 N 元配送费,想喝口熟悉的饮料真的好难。
不过回头想想,在现磨咖啡和现做奶茶之前,我们也经历过很长时间「粉末冲泡」的粗犷阶段,眼下再尝试一次「味道好极了」或者「你是我的优乐美」没准也会有一些惊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几款好喝且容易在线下买到的速溶咖啡、瓶装奶茶和冲泡茶饮,只要有一个杯子和一壶热水就能安抚味蕾,希望你在家也能喝得丰富又开心。
咖啡组品鉴员:@張奕源Nick @化学心情下2
在家喝不上手冲的各位朋友不如在家试试你许久没喝的速溶,经过多年发展,市场上的速溶咖啡从品类到品质都有了很多变化,选择其中几样尝一尝,说不定你仍然会爱上它。
冻干咖啡是速溶咖啡的一种,比起传统的速溶咖啡,冻干咖啡可以保留更多的咖啡香气。传统速溶咖啡通常使用热加温工艺萃取(譬如用蒸汽萃取出咖啡液,再凝结成咖啡粉),萃取过程中的香味流失比较多。而冻干咖啡则是在零度以下使水分直接升华(冰升华成水蒸气)从而完成冷萃取,大幅减少了萃取过程中的香味流失,口感也就更接近研磨咖啡。
入坑冻干的首选品牌是胡安·帝滋,原因无它——胡安·帝滋是最质朴的哥伦比亚咖啡,不像大部分速溶咖啡那样拼配(所谓「拼配」是指将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咖啡豆拼在一起,形成一种调和的口感),而是选用了清一色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所以很多朋友第一次喝冻干会觉得味道有点儿怪:入口有点酸。
当然,如果你是喝惯了手冲咖啡的爱好者,听到「偏酸」可能会心头一动。的确,能够尽量还原研磨咖啡的本味,正是冻干工艺区别于传统速溶制作工艺的优势所在。
胡安·帝滋的冻干系列除了标准口味之外,还有巧克力风味和低因版本。相较于罗布斯塔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咖啡因含量会低很多,对于咖啡因不耐受的朋友而言还是非常适合的。最重要的是,冻干咖啡混合其它饮料的玩法很多,比如加豆奶、燕麦奶等等。
我习惯把用它用来制作成拿铁,比如拿一个500 ml 的马克杯,加上一勺半到两勺的冻干咖啡,之后加上250 ml 的热水及250 ml 的牛奶来制作。这里可以选择性地加糖或者加蜂蜜,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自行调节就好。
在胡安·帝滋尚未引入国内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尝试过UCC 的职人系列冻干咖啡,这个品牌的冻干均为拼配。但俗话说——如果拼豆拼得好,风味一样做得好。
尽管全球市场规模不及雀巢,但UCC 在咖啡领域的地位却不可小觑。UCC 成立于一九三三年,其旗下咖啡都为东亚人群的口味进行过调配,有不同的酸、苦程度可选。我为你推荐的114、117、红标、绿标四款产品是市面上最常见也最容易买到的UCC 速溶咖啡,价格不贵,定位也都是日常「口粮」,很适合作为平时饮咖啡的主力。
四款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每款的口味倾向,譬如我很喜欢偏酸的咖啡,所以对我来说117 就比114 更合口。四款咖啡的口味差别可见下方图片⬇️
终于来到了很多人提起速溶咖啡时的第一反应——雀巢。
我春节前后恰好喝了一瓶雀巢 GOLD。当时准备回家过年,我担心带回家的挂耳咖啡撑不过一个假期,刚好有个熟人喝几次 GOLD 之后不想喝了,我就把剩下的大半瓶要过来当作挂耳不够的备选。没想到到家之后疫情愈发严重,假期无限延长,咖啡也喝得嗷嗷快。喝着喝着,剩下的大半瓶 GOLD 就从备选变成了主力。
GOLD 黑咖啡在雀巢速溶咖啡里是一个偏高端的产品线,价格比普通版速溶黑咖啡高不少(其实按照每杯均价来算也没高得很夸张)。和普通版雀巢黑咖啡相比,GOLD 确实口味更好,咖啡的香气和醇厚都明显更浓。如果你平常在喝雀巢的普通版黑咖啡,那我推荐你升级到GOLD,口感的提升相对于价格的提升而言非常值得。
说到甜,本文提到的咖啡里最甜的可能就是旧街厂白咖啡了。接触白咖啡也是大概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在那时候喜欢各种刺激的口味,所以也沉迷白咖啡了一段时间。
所谓「白咖啡」,并非指咖啡是白色的,而是其采用了低温、长时间的烘焙工艺,加工期间也不加入任何杂质,所以相对传统黑咖啡更纯净,更「白」。也正因为白咖啡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它的实际口感也弱化了咖啡的苦和酸,多了一种非常明确的炭香。
除了经典口味外,旧街场白咖啡还有一个很受欢迎的榛果口味。榛果香与炭香叠加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白咖啡的特殊口感。经典口味和榛果口味各有各的好,都很适合尝鲜。
在此次列举的众多速溶咖啡中,猫头鹰袋泡研磨咖啡的口味是和其它品牌区别最大的一种。它喝上去不像传统速溶那样有着扑鼻的香味和浓郁的口感。相反,猫头鹰的口感非常清淡,有点像「咖啡水」,这种体验非常奇特。
这款研磨咖啡的咖啡豆产自越南,口味也强调香味袭人、入口醇厚。喝猫头鹰研磨的感觉有点像喝挂耳或者手冲——咖啡有浓浓的香气,入口却不「上头」,嘴里不会被苦味完全占据。
需要留意的是,猫头鹰旗下也有普通速溶咖啡,口味和这款袋泡研磨咖啡不太一样。如果你想体验这款咖啡,购买时请留意不要买错。
在速溶咖啡里,三顿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在形式上是速溶咖啡,打开小罐罐之后把粉末倒入水中就能开喝;但它的口味更接手冲,有着其它任何速溶咖啡都没有的咖啡香味,而且还根据咖啡本身的烘焙程度将口味编为1 至6 号,便于你按喜好选择。不仅如此,三顿半的融化能力超强,无论热水、冰水还是牛奶,它都能一触即融,不需要任何中间步骤,方便指数比其它速溶更胜一筹。
单从口味上来说,三顿半是速溶咖啡里口感最接近手冲的一种。不过速溶毕竟是速溶,如果你是喝惯了手冲的老玩家,带着「把手冲时刻带在身上」的期待而来,那三顿半比挂耳还是差了不少。但和上文提到过的速溶们相比,三顿半所富含的原始咖啡香气已经醇正了许多。此外,三顿半可以随便冲、随便喝的特点让它成为了目前最方便的咖啡,非常适合旅行、出差、逛街等状态下随时想要喝一杯的情景。速溶咖啡里最特别的一个,值得你一试。
近几年,挂耳咖啡在中国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由于它同时兼顾了手冲咖啡的醇香和速溶咖啡便于携带和冲泡的优点,许多上班族都把挂耳咖啡当成了日常补充战斗力的主力饮品。我平时在办公室也以喝挂耳为主,它的风味无限接近手冲,但又没有手冲那么麻烦,随便找个热水壶冲一冲就能喝到好咖啡,确实很方便。
正因为喜欢挂耳的人多了,许多速溶咖啡大厂也开始增加挂耳咖啡的产品线。尽管这种大批量生产的挂耳咖啡没有独立咖啡店出品的挂耳口味出色,但对于喝惯了手冲或挂耳的爱好者来说,它还是比速溶更接近自己的日常饮用习惯,也更容易买到。
接下来,我也为你推荐几款大厂出品的挂耳咖啡,它们都能在天猫超市、京东超市或线下进口超市买到,让你在特殊时期依然「不断顿」。
把 illy 的挂耳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它最好买——网络渠道自不必说,就连线下也非常常见,各类中大型超市甚至部分便利店里都有卖,找起来最方便。以前过年回家,有时候带回去的挂耳不够,我也会找个超市买一盒illy 顶一顶。
illy 挂耳咖啡的劣势在于性价比不算太高,一方面是它单包大概八、九块钱的价格在挂耳咖啡里不算低,毕竟你自己做一杯的成本只在五块钱左右,即使用非常好的豆子也才十来块一杯;另一方面就是illy 的口味很一般,豆子深烘、偏重苦味,没有太多的香气和深层次的口味变化。口味不算出色加上价格不低,让illy 的挂耳咖啡更适合应急或者偶尔喝喝,而非当作日常口粮。
不过,illy 是个意大利品牌,所以豆子烘焙得比较深也在情理之中,想来是为喜欢在咖啡里加奶加糖的人准备的。鉴于这个牌子在超市里确实很好找,如果你一时断粮,找来喝喝并无不可。
和职人系列速溶一样,UCC 还出了一套职人系列挂耳咖啡,系列中的三个口味也各有倾向。说到UCC 在挂耳界的地位就不得不提:挂耳咖啡于上世纪九〇年代末由日本企业发明并完善,随后UCC 再度改进并于二〇〇一年注册了专利。可以说,UCC 就是挂耳咖啡历史的书写者之一。
入坑 UCC 的咖啡一向简单——每款产品都有明确的口味倾向指导,无论你之前喝没喝过,都可以凭口味指导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咖啡味型。这套挂耳也是一样,购买时认清产品的苦、酸程度,直接购买即可。
同样是有一次过年回家,我无意间在超市发现了这款挂耳咖啡,于是买回去试了试,感觉还不错。隅田川也是一家来自日本的咖啡企业,旗下的这款挂耳产品口味也非常「日本」——尽管是深烘咖啡,但并不苦到掉牙,而是带着日式咖啡的柔和。
和UCC 挂耳一样,这也是一款从价格到口味都适合作为日常口粮的产品,放在公司一盒,自己和同事没事儿都能整两杯,轻松又愉快。
是的,老牌大厂雀巢也出了挂耳咖啡,而且一出手就把产品列入了他们的GOLD 产品群,可见雀巢对这款产品的重视程度。
雀巢的这款挂耳采用了中烘,而且作为一家产品卖到全世界的大厂,雀巢挂耳的口味可谓「鸡贼」透顶——几乎没有任何口味倾向,寻求绝对平衡。当然,事实上这种绝对均衡并不存在,即使同样的酸度和苦度,不同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不过,雀巢努力追求的「我尽量谁都不得罪」哲学还是能在喝咖啡的时候轻松感知,就像雀巢出品的速溶黑咖啡一样——不寻求独特风味,只确保人人都喝得下去。
根据我的观察,雀巢这款挂耳在线下渠道的铺货不那么全面,如果你想试试雀巢的挂耳什么味儿,还是优先在网络渠道购买。
奶茶组品鉴员:@puffsgo @路中南 @化学心情下 2
自从喜茶、奈雪、一点点在线下全面铺开,杯装奶茶就饱受冷落。毕竟杯装奶茶和现做奶茶从原料上就相去甚远,口感自然也很难相提并论。然而在几乎只能云喝奶茶的现在,杯装奶茶又出现在我们面前——毕竟这一点小美好,从便利店就可以买到。
说起来,就算超市再小,也有下文会提到的 Meco、兰芳园这样包装和味道都不算太差的替代品,但可能是心里一股莫名其妙的原教旨主义作祟,又或许是真的太久没有喝优乐美这种价格低廉的速溶产品,在上一次去超市购物时,我顺手拿了几杯优乐美,然后结账回家。
为什么是优乐美不是香飘飘?完全是出于小时候对于那支「你是我的优乐美」广告的喜爱,而且不管怎么讲,优乐美都听起来更可爱一点。
喝优乐美这种速溶奶茶不需要有太多「精致」的念头,就是要暴力打开盖子、霸道地撕开包装袋,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倒入热水胡乱搅拌。随心等待几分钟就可以开始大口吸入,浓浓的香精味、甜到舌头发麻的味道、软硬不一的珍珠、一定会烫到嘴的塑料吸管,这种糟糕而原始的体验却让我在当下觉得格外快乐。
不是因为摄入糖分而快乐,是因为那种回归童年的「粗糙感」。在全副武装地购买优乐美时,我还「顺手」购入了 QQ 糖和辣条,突然发现正是这些只配呆在货架侧边,被各种精致包装包围而埋没的食物,才是真的充满了我们的童年。当我们长大追逐精致,开始挑剔口感、成分、热量,适时地回归「粗糙」,或许会更加快乐。
注:环保考虑,可以购买优乐美的粉末包装,不一定非要买纸杯装的饮料哦~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兰芳园和中环的那间茶餐厅没有一毛钱关系,不过在各种程度上倒是非常接近手拉的港奶。
这款奶茶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劲好大」。打开包装就闻得到非常隆重的奶味,茶则笑里藏刀——曾经在半夜打车出门前拿了一杯喝了一路,没想到居然清醒了一整个后半夜。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已经回温,那么可以在午后来一杯冰镇兰芳园,冰镇后甜味会没那么明显,来一杯就能提神一下午。
香飘飘旗下的这款Meco 牛乳茶曾一度是我的暑期最爱,奶茶味并不像兰芳园那样浓郁,甜度也不那么齁,就是普普通通的牛奶和茶的融合,很像无名奶茶档出品的十块一杯的现做奶茶。如果你想念街边奶茶档的味道,不妨试试这款牛乳茶。
作为曾经流连便利店货架间的奶茶小王子,我几乎尝过便利店里所有的奶茶,然而也是因此,这款元气森林乳茶显得格外珍贵——这是一款无蔗糖奶茶。
入口的第一秒,你根本分辨不出这款奶茶与普通奶茶有什么区别:冰镇后的液体涌入,还没有等味蕾反应过来分辨甜味的真假足量的奶味和茶味就已经将口腔充满,鼻尖嗅到的浓浓奶香也冲击着神经……与添加「真糖」的奶茶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咽下后有一丝怅然若失,甜味剂的味道无法完全忽略不计,不过已经比普通的代糖饮料逼真许多。令我感到放心的是,尽管成分表里有糖,却是升糖较慢的果糖,对于减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系列还有一款奶绿口味,喜爱奶绿的朋友可以一试。
此外,奶茶还完全可以选择自己DIY 制作,甚至还可以通过改变配方做得更健康:奶可以选择纯牛奶,茶则选择像样的红茶,例如正山小种——稍微高档点其实也无妨,反正是自己享受。
你可以用高温冲泡出茶汤,或者水煮红茶——拿一个小奶锅倒上水,冷水加茶叶然后开煮,等茶汤变红后就关火滤茶。然后在奶锅中倒入牛奶,煮沸关火,再将红茶与牛奶混合,佐以糖或代糖调整甜度。茶汤和牛奶的比例可以自己调整,如果想做得更像港式奶茶,则可以将牛奶换成淡奶。
口感上可能没有外头卖的奶茶丰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有香精、原材料也更靠得住,肯定更健康一些。
茶饮组品鉴员:@化学心情下2 @会飞的三羊店长
前面的饮品大多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的饮品,每天摄入太多可能会导致失眠或者情绪不稳定,也不适合处于哺乳期和生理期的女性。如果你也想控制自己的咖啡因及茶碱摄入量,那么下面这些无咖啡因茶饮建议你试试。
节前我在MUJI 实体店中买了很多种无咖啡因的茶饮,这款菊花柠檬皮茶也是一个回购选项。这是混合了菊花、柠檬干、香茅、苹果干的复合式代茶,放在独立茶包中。
冲泡后会得到花草香味,没有甜味,味道是缓慢释放的,不停续杯喝上一整天也还有味道,很适合在家里安安静静工作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慢喝。
路易波士茶是一种南非的代茶饮料,所以通俗的叫法叫做南非茶。虽然名字叫茶,但它的原料其实是一种豆科灌木,不含茶碱和咖啡因。
口感上有一点烟熏的干草味,有点像茶但是没有涩味,很适合想喝茶味又不想摄入茶碱和咖啡因的朋友。第一次喝可能会不习惯(有点像是小时候的芦苇泡水的味道),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会觉得不错,和各种小甜点也很搭。
如果你有一定的焦虑症状,那么除了戒断咖啡因,还可以饮用洋甘菊来调节情绪1 。
淘宝上买了的干制的洋甘菊比起我们买的菊花茶的花骨朵要细碎的多,可以用茶漏、泡茶球等网眼较小的泡茶工具冲泡。洋甘菊被认为具有镇静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改善睡眠,口感上也同样属于「有味道又不刺激」的类别。
市面上卖的花果茶很多都会添加香精、色素和糖调味,虽然入口时的口感不错,但喝多了对身体自然无益。而有一类茶被我称作有「粮食的味道」,它们有个共同特点:由真正的「粮食」制成,味道朴实、不会二次调味,一般去超市随便买都不会有错。以下推荐我常喝的四种:麦茶、玄米茶、红豆薏米、苦荞茶。
这类茶统一的购买注意事项是不要相信店家和包装上的「刮油减肥」,喝无添加的茶顶多是不胖,要减脂还是要靠控制饮食和运动才能达到。
虎标苦荞茶是我爱过的第一款粮食茶,而它的口味比起后面介绍的几款并没有那么「粮食」,说是「苦荞」但其实并不苦,加热水冲泡就很容易出汤,伴随着浓郁的荞麦香,味道也很清亮。
至于我后来为什么不喝了,那是因为被下面几款茶带得在「粮食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麦茶是我尝试过品控差异最小的袋装饮料,不管是日本的贵价麦茶,还是从超市随手拿的国产麦茶,最后冲泡的结果口感都差不多——入口的味道并不明确,冲入鼻腔的是烘焙出的大麦香味,咽下之后能找回一丝丝甘甜。夏天冰镇饮用能吨吨吨喝下一大瓶,而冬天就喝热的味道也不差。
如果觉得用冲泡得到的淡而无味,那么用煮的会得到更浓厚的茶汤。OSK 这样的日本品牌还推出过「苹果麦茶」这样的花式麦茶,觉得麦茶过于寡淡的也可以一试。
如果你还是希望在粮食茶里喝到一点「茶叶的味道」,那么可以试试玄米茶。
玄米茶的原料是糙米和绿茶,比例大概在3:1 甚至更高,绿茶在其中仅仅发挥调味作用。比起其他几款,糙米的香味最接近「粮食」,加入热水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干燥海苔的香气,脆脆的糙米颗粒泡进水里再舀起来吃也非常美味。下午有点饿又没到饭点的时候冲上一杯,解渴又解馋。
伊藤园出品稳定,而淘宝随便一家店铺的工艺也不差,注意每个品牌糙米和绿茶的比例再挑选就行。
撇开「美容养颜祛湿气」的玄学,红豆薏米也是一款口感不错的茶饮,我特别推荐的是聚广德这个品牌(虽然名字是这样,但并不是广东品牌)。茶包里除了红豆和薏米,还有红枣、玫瑰花等很能增加口味丰富性的原料,入口是自然的水果酸甜,又有粮食的醇厚口感。所有原料都是捣碎了装在茶包内,所以一经冲泡,口味就非常浓郁。
就「粮食的味道」来说,这款茶是我这几年的至爱,热泡尤其上瘾(需要注意的是茶汤千万不能过夜,过了夜一般就馊了)。
最近你在家里喝什么,向大家安利哪一款饮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参与「看完就想买」征文,用分享好物的方式赢得更多好物 💰️
I have nothing except talent. 微博:少数派的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