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骁龙 8 Gen 3 的强心剂:小米 14 Pro 综合体验
2023-12-16 12:0:44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0 收藏

来自骁龙 8 Gen 3 的强心剂:小米 14 Pro 综合体验

编注: 本文为少数派 × 骁龙骁友会「 先享体验计划 」第一期众测的入围文章,少数派联手骁龙骁友会的先享体验计划,深入到数字生活的几个不同方面,通过半年的时间的有奖众测,为各位带来最新奇、最前沿的科技产品体验,与充满创作热情的骁友一起畅玩科技乐趣共同成长。 如果你对该计划感兴趣,敬请留意我们第一期众测的正式内容。


前几年对于手机行业,甚至整个移动设备行业来讲都算是一段比较低谷的时期,各种制程工艺以及外部供应链等问题让各家的手机处理器相比前代能效都没有很大进步,甚至还出现了「牙膏倒吸」(比如某果的 A15 比 A16 更能打)的情况。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欲望减退的因素之一。

国内智能手机销量

直到骁龙 8 Gen 2 为代表的台积电 4nm 制程芯片出现才让情况大为好转,「踩爆牙膏」的能效让今年诞生了不少「神机」—— 比如越降价越香的三星 S23 系列以及有望成为新一代钉子户的小米 13。特别是下半年手机处理器芯片行业也开始迎来百花齐放,各家处理器无论是性能,能效还是自研技术都各有特色,这对消费者来讲也是一件大好事。

而对于我们的雷军叔叔来讲,今年处理器的提升那更是喜上加喜,原本小米 13 已经隐隐有一些「米冲高」能成的趋势,今年在更猛的骁龙 8 Gen 3 加持下更是让小米 14 系列真香,双 11 直接卖出比去年高 35% 的销售额,小米 14 系列已经是安卓销量第一的旗舰手机,搞得我这个很久没有用过小米旗舰的用户都有点心动了。

小米 12 开始的高端之路

刚好还在纠结的我有幸能够参加这次「少数派 x 骁龙骁友会:先享体验计划」,获得了体验小米 14 Pro 的机会。今天我就来结合自己这段时间对于这台小米旗舰的综合体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米 14 Pro 在各方面上做得如何,牙膏直接踩爆的骁龙 8 Gen 3 能让手机有多「香」,「小米冲击高端」这个每年都被米粉提起的口号今年是否又能更近一步。

开箱配件

精致好屏与超大后摄模组

旗舰手机之所以旗舰,除了性能其实还由很多方面决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质感」这个看似抽象但实则十分重要的地方。但从小米 13 开始小米犹如脱胎换骨,数字系列的做工和精致程度直线提升。今年的小米 14 在我看来只要不看背面已经不输任何旗舰手机。

超级精致的正面

没错,除了背面设计大家各有所好,我和我周围的朋友对这台手机外观的整体感觉是十分一致的:既方又圆。相对方正的机身,通过直角边框上的圆倒角、屏幕和玻璃后盖的四曲面等圆润的地方中和锐利的感觉,质感相当可以。

超薄边框 + 四曲面观感确实无敌

同时小米 14 系列终于去掉了之前小米旗舰上的「屏幕耳朵」(也就是屏幕黑边和边框的圆角不平行),四边等宽的黑边配合四曲面屏幕内容显示有种悬浮的感觉,进一步提升了质感。小米祖传的三段式侧边依旧存在,不过像是上面说的直角边框圆倒角以及更加细致的工艺让 14 Pro 没有那种粗犷感,虽然握在手里仍能清楚地感受到三段,但是起码不会和 iPhone15 那样握久了边框甚至能把手压出一条直线。

极大提升了做工和质感
背面与相机模组

总体下来小米 14 Pro 的外观和握持这代继续保持与「华星果」同级的精致感,接下来就到了翻转手机的时刻。

在开箱前我已经知道小米 14 Pro 摄像头模组巨大,但开箱后我还是没有想到它有那么巨大,这个大还是 3D 立体环绕的大。虽然我觉得今年旗舰统统后面一个大圆圈是有点审美疲劳和无聊,但这个横向宽度已经达到手机 70% 宽度的正方形还是有点过于「超前」—— 问题不是正方形而是大小,审美是主观的,但视觉效应是客观的。

巨大的摄像头模组

小米 13 也是正方形但没有超过后盖的中点,所以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离谱,当然更大的摄像头模组换来的是 14 系列进化的影像能力,还是有收获的。无论什么形状,在宽度超过背面中点且位置居中的情况下都会让整台手机后面显得「不和谐」「不平衡」,幅度越大这种不平衡的感觉就很严重,而且这也会让手机外观显得很「吵」,不仅在吵着你的眼睛,而且在玩游戏的时候存在感也非常强:

与简洁的三个圈圈是两种不同的设计

另外小米 14 Pro 整个摄像头有两层凸起,虽然让整个模组看起来没有那么厚,但手机放在桌面上已经能够提供明显的角度「帮助」你更好地看清屏幕的内容,不过超宽的摄像头模组反而手机不那么容易变成跷跷板,算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手机放在桌面上是有角度的

这里不得不点赞一下雷总,真的有考虑到米粉的呼声把透明的清水壳换成了灰色类肤的硅胶壳,而且用料挺扎实,质感上比很多便宜的硅胶手机壳都要好,基本上就是之前官方商城的手机壳,壳戴上去之后摄像头依旧有凸起,但是比起裸机「圆润」了许多。而且自带的贴膜质量很不错还带疏油层,基本上实现了开箱到手即用,不用自己购买任何额外的配件,非常好评。

套壳之后的颜值非常不错

屏幕这次料也是大升级,这块 6.73 英寸的屏幕基本上把现在能拉的参数都拉到最高了,像是 3200 x 1440 的华星光电 C8 2K 分辨率,522 PPI 加 12bit 色深,官方宣称的峰值亮度来到离谱的 3000 尼特(当然,全屏亮度没有那么高,但是阳光下也有 1000+),216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LTPO 1-120Hz 自适应刷新率、DC 调光、P3 广色域、莱茵认证、支持环境色温感应、超动态显示、AI 自动亮度......基本上就是个关键词收集器,所以说能给到的都给到了。

左三星 Fold5 中小米 14 Pro 右三星 S23

而实际观感上,像我这种已经被三星鲜艳过头的屏幕「调教」过的用户也不会觉得小米的屏幕颜色淡和平,另外默认的色彩模式是专业原色,色准很准,但个人觉得生动模式更好看,不管怎么样,上了色彩管理之后,小米这次真的是「调好了再发布」。总体素质我个人感觉是要比大部分国产旗舰要好的。

不同角度下的显示效果都非常优秀

还有点非常重要就是 14 Pro 四曲屏不像 14 那个直屏,千万不要撕了原厂那张膜,不然你很难找到贴得那么完美的膜(即使有每月一次的免费贴膜也不行)。不过之前我在其他手机的体验里面也有提到,现在屏幕其实已经不太会留划痕,我用几年手机下来没有膜也基本没事,就是疏油层没了。加上小米的龙晶玻璃也是比较抗摔,我个人认为小米 14 Pro 是裸奔使用也可以的手机。

官方膜的贴合效果

澎湃 OS 上手体验

要说小米手机最重要的部分那还得是 MIUI,这次小米直接来了个「品牌升级」,直接干翻 MIUI 推出了澎湃 OS(Xiaomi HyperOS),因为澎湃 OS 本身就是基于 Android 的,体验下来也确实是熟悉的味道 —— 各种意义上的熟悉。

首先自然是外观,乍看之下用户其实很难把澎湃 OS 和 MIUI 和界面区分开,甚至主题商店里面的主题绝大部分都能直接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复用之前的素材和代码,降低开发成本,而且也能降低用户对于新系统的上手学习成本,基本上大部分用户到手根本就不知道已经换成了新系统,但是当你继续用下去,又会发现各种地方都比 MIUI 要更加「舒服」一些。

熟悉的 MIUI,但更细腻

当然作为小米自研新系统,自然是有一些底层方面的改动,比如澎湃 OS 把新的打断动画做了比较明显的改进。老 MIUI 用户上手新系统也能感受到小掉帧的发生概率更小了,另外,如果性能消耗太大或者处理不过来的时候,会变成像 iPhone 那样的慢而不是直接卡掉,对我而言这比打断动画啥的要来得更明显。

其次就是更多系统界面上的优化,让整个系统在风格上更为统一,而且更多动画,像是下拉搜索以及负一屏等也变得更加连贯,而且用上了全新的全局高斯模糊引擎,所以现在更多地方有增加界面质感的毛玻璃特效,还有更多的震动反馈和更细致的震动调教之类的小细节,以及你得有很多米家设备才能感受到的融合中心,像是状态栏下拉可以直接显示快速控制的设备类别等(虽然我还是喜欢旧版)。

更多毛玻璃和智能控制中心
部分系统界面

其它方便还是我们熟悉的功能丰富的 MIUI感,基本上只要你在其他家手机上能找到的功能 MIUI 和澎湃 OS 都有,找不到的也有,同时 MIUI 也是在用户掌握隐私和安全方面做的最好的系统没有之一,基本上所有用户都能够在这个系统上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隐私设置

总体而言澎湃 OS 确实比 MIUI 稳定得多,BUG 数量也少很多,特别是小米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到手之后甚至遇到过一天两次系统更新,很多 BUG 也确实被修复了,这点还是要给个赞。

关于澎湃 OS 的灵动额头,其实我个人觉得可以大大方方直接上岛的,毕竟各家系统都在互相借鉴,哪个系统都有借鉴其他系统的功能。另外还有个点是安装 APK 的时候需要同意警告,这还行,但是没有插入 SIM 卡不能同意,这个功能应该是为了后台上传安装包名和设备识别码到服务器(抓包可以看到请求),但是 WiFi 环境下也是可以发送请求的,强制要求 SIM 卡就没有必要了。另外无论是自带的文件管理还是使用第三方文件管理器,用有线来复制文件都只能达到 30 多 MB 左右的 USB2.0 速度,明显不正常,同样的 U 盘在其它手机上能够达到 400MB/s,不过软件问题应该更新几个版本就修复了,这一点不用过多担心。

熟悉的用法,聊聊推荐设置

如果只看网上的视频,很多朋友对于 MIUI 的印象应该是「广告可以关」,不过实际上小米 14 Pro 作为旗舰,到手系统里面的所有广告推荐开关默认都是关闭的,总体使用起来很干净,不过仍然有一些设置大家到时候需要手动开启(手动关闭广告可以在设置 -> 小米账号 -> 关于小米账号 -> 系统广告 里面一键关闭)。

首先既然是分辨率,系统默认的分辨率为 1080P,刚到手的朋友记得在设置 -> 显示里面把 FHD+ 分辨率 2400 *1080 调整为 3200* 1440 的全分辨率, 不然就浪费了这块这么好的屏幕。按照我多年使用经验来讲,这两个分辨率其实并没有值得牺牲分辨率的耗电差距,甚至都不太可感知,完全可以放心打开 2K。

然后小米 14 Pro 最高支持 120W 的有线充电,附赠的也是 120W 的 GaN 充电头,不过系统里面默认的快充加速是关闭的,要在电池功能里打开默认使用快充加速,才能完全发挥这个送的充电头的功力。

如果你没有小米平板或者笔记本等其它设备,可以把设置 -> 互联互通里面的功能都关掉,会节省很多电。录音机里面可以打开应用通话录音,就可以录制微信或者 QQ 的音视频通话,这个目前只有 MIUI 和澎湃 OS 才有非常实用的功能,很多用户就是因为这个才换到小米手机。

必须要打开的设置

Hold 得住场面的生猛能效

接下来的手机性能与能效的体验方面,我就从骁龙 8 Gen 3 开始讲起。去年骁龙 8Gen2 可以说是为手机市场带来了一针强心剂,性能提升上诚意满满,特别是 GPU 部分更是外星科技,而 8 Gen 3 需要在这代神 U 的基础上做到明显的提升,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不过随着制程的提升,特别是台积电工艺的回归,各家处理器也有了浪的资本,今年不约而同的开始往「削小核,加大核」的方向发展。8 Gen 3 就是这样,相比上一代处理器 8Gen2 的 1+4+3(也就是 1 个超大核 + 4 个大核 + 3 个小核)的架构,今年 8 Gen 3 干掉了一个小核转为大核,变成 1+5+2 的架构,而且这代大核还用上了新指令集,所有核心的频率还都比上代处理器高,性能上肯定有所提升。 不过我觉得反正下一代都自研了,与其还留着这两个小核还不如直接 2+6+0 或者 1+7+0,拿两个中核再降一下频能效比都能干翻小核(估计下一代也是这样,因为骁龙 8+ 是 1+3+4,每一代大核都在变多)。

高通官方的介绍

至于实际的性能提升,通过跑分就可以看出。小米 14 Pro 在外围配置上是LPDDR5X 内存和 UFS4.0 固态的顶级搭配,虽然因为功耗优化这个 16GB 的 LPDDR5X 内存没有跑到最高的 9300MHz,但对性能测试影响不大。接下来就是实际的性能测试,首先是安兔兔,GB5/6 跑分三件套。

骁龙 8 Gen 3 的 CPU 跑分

可以看到 8 Gen 3 安兔兔直接跑到了 200W+ 的分数,又带到了一个新的百万上限。对比8Gen2 在 130W 左右,单看安兔兔的话 8 Gen 3 的性能确实在 8Gen2 已经很高的基础上还能有很大提升。不过 GeekBench5 上对比 8Gen2 平均单核 1500/多核 5000 左右的分数来看提升就比较现实了,但换算下来 8 Gen 3 CPU 部分对比已经很强的 8Gen2 也有 15-20% 左右的综合性能提升,这牙膏踩得还是挺用力的。

骁龙 8 Gen 3 的 GPU 跑分

而 GPU 部分 3DMark WildLife Extreme 对比 8Gen2 平均 3800 左右的成绩,8 Gen 3 直接来到了 4600 分的离谱成绩,要知道 8Gen2 就是因为 GPU 部分太强,甚至超越了苹果的 A 系列处理器,才会被称为「外星科技」的。而 8 Gen 3 在这么强的基础上又提升了 20%+,这回其它家彻底不用追赶了,妥妥的天顶星科技,加上小米一贯做满的散热配置,稳定度 80% 也能够让这个性能能够持续保持。更不用说这次 8 Gen 3 还支持了硬件光追和虚幻 5 的光追特性,虽然目前支持光追的手游寥寥无几,但在「战未来」这点上 8 Gen 3 也是有保证的了。

可以说到了 8 Gen 3 这代,已经没有什么手游可以让它全力以赴了,不说轻度的王者荣耀(极限画质 120 帧团战最低帧在 117 左右),甚至原神默认 720P 最高画质也只不过让 8 Gen 3 稍微发力就跑到稳稳的 60 帧,而且从比起之前 8Gen2 原神的「做日常」稳 60 帧,到现在即使玩上一个小时帧率也能稳定在 55+。这里小小期待一下小米原神超高分辨率早日上到 2K60吧。

原神和王者完全无压力

重点是这么恐怖的性能还不是用功耗换的,在我的使用中 14 Pro 玩一小时王者大概耗电 20%,而同样 5000mAh 电池的 8Gen2 的手机通常 15 分钟王者耗电 6% 左右,在轻度使用中 8 Gen 3 甚至要来的更省电。发热也是如此,长时间游玩原神的温度甚至还超不过下载原神数据包时的温度(这里插个小科普,下载原神数据的时候手机的负载往往比玩游戏还高,并且这么大的游戏数据下载持续时间还很长,而且还能用到处理器的多个能力,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综合性能测试),这除了归功于小米 14 Pro 环形冷泵散热方式和散热面积巨大的散热片,也能充分体验出 8 Gen 3 的能效提升。

玩一小时+原神与下载原神的温度

无焦虑的充电和续航

小米是国内厂商中最早做快充,之前也是快充技术最激进的厂商,虽然现在慢慢的走「稳住发育」的路线,但充电方面不用我说,小米妥妥的第一梯队。

小米 14 Pro 作为旗舰,很自然地搭配了 120W 的快充并且送充电头(吊打某些连线都不打算送的厂家),充电速度测试下从 10% 到显示 100% 总共用时30分钟,看起来好像不像 120W 的速度,实际上小米 14 Pro 只用了 20 分钟就充到了 95%,主要是最后 5% 很慢,基本上要一分多钟才能充 1%,特别是 99% 卡了差不多 5 分钟。

快充测试

这里主要就是小米的策略问题,优先保证手机电池健康,最后 5% 也是给手机降温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充电过程中手机最高能到 41 度,基本和玩原神的时候温度差不多,甚至和充电头的温度一样,最后的降速过程就能把手机的温度降到 35 到 36度。

充电温度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半电的情况下基本只要准备个十分钟都能满了,我个人觉得这种充电曲线反而会比全程莽更加适合大部分用户。而用电方面,澎湃 OS 的电量 UI 显示属于 99% 能显示很久那种经过优化的电量显示曲线,而日常使用混合游戏 6 小时+ 的亮屏时间轻轻松松。要体现 8 Gen 3 日常功耗相比前代的提升,比起亮屏日常操作时的电流会更加直观,这点在我使用最近几代处理器之后深有体现。

之前我也是觉得处理器能耗对续航影响没有那么大,毕竟大家日常低频使用的时候功耗都很低。直到我用上了三星 Fold5,对比上代 Fold4 同样使用习惯下只有 4.5 小时的亮屏时间,才发现处理器功耗优化甚至能让手机续航翻倍,而这个亮屏时间和日常电流是对应的,骁龙 8+ 的 Fold4 在亮屏静止时电流永远都在 400mA 以上,划动时直接会到 1000mA,而 8Gen2 的 Fold5 日常能够保持在 400mA 以下,划动时也只有 5-600mA,和亮屏时间直接对应。而澎湃 OS 和之前 MIUI 一样,后台服务都是挺多的, 在这个情况下静止电流能够做到 300mA 以下,划动时 5-600mA,同样电池容量下总体续航水平肯定会比 8Gen2 手机有所提升。

小米 13 对比 小米 14 Pro

其实续航时间和系统的纯净度也有很大关系,我之前主力机系统非常干净,完全没有多余的后台服务以及后台发送的网络请求,能做到静止 100mA 的电流,即使是折叠屏 + 4500mAh 电池也能做到轻松 9 小时亮屏。

9 小时+亮屏

AI 时代的新体验

只要你关注科技领域,问到今年科技领域的关键词想必都会脱口而出 —— 人工智能。今年是妥妥的人工智能元年,年初出现的 ChatGPT,AI 绘图等等领域甚至都等不到明年就自我迭代了好几代,甚至已经到了公司创建五分钟就开始落后的程度。而作为绝大部分人都最常用的数码设备,智能手机上的 AI 功能肯定也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

AI 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远比我们想象来得要早,而且远比我们想象来得更广泛。除了你可能比较熟知的计算摄影,场景识别或者 AI 滤镜等等,从手机上的智能应用推荐、到相册搜索、文本建议甚至是手机本身的电量管理都早已经交给专门训练的 AI 模型。所以处理器上面专门用来处理 AI 相关功能的 NPU 地位也是越来越高,每年的性能提升能够给手机带来的体验提升也越来越明显。

比如本地识别的实时 AI 字幕就很好用

其实在上面提到这些功能出现之前,高通就已经开始「战未来」,在骁龙 845 和骁龙 660 这年代就开始给处理器提供专门的 AI 处理单元,这让高通在 NPU 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以及更多的优化方法,这也是骁龙相比其他处理器在 AI 方面最大的优势。而今年 8 Gen 3 的 NPU 处理速度更是有着成倍于前代的夸张性能提升。例如 今年的骁龙峰会就展示了在离线手机上用 Stable Diffusion 快速画图以及离谱地运行 100 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相信如此彪悍的AI性能,会激发更多的 AI 应用下放到手机上。

高通官方的 PPT

搭载骁龙 8 Gen 3 的小米 14 Pro 在 AI 体验上,这次也带来的明显提升。

智能影像方面,比如小米之前被人吐槽的相机取景框帧率不够高,在最近这几代已经完全解决,还有添加滤镜以及人像模式的处理时间现在也已经快到瞬间完成的程度。

另外,根据我的使用体验,现在小米 14 Pro 上面常见的物体识别,文本识别,抠像以及相册图片关键词搜索等AI功能,在前几代手机上还是要转转圈圈的,但在小米 14 Pro 上运行速度是已经能够瞬间完成的了。

澎湃 OS 也添加了例如实时字幕、小爱输入助手、AI 写真、AI 妙画、AI 搜图、小爱创建自动化等等看起来就很强大的 AI 应用,带来更强大丰富的智能使用体验。

澎湃 OS 部分新的 AI 功能

就以小爱同学的 AI 画图功能为例,现在只需要安装最新版本的小爱大模型和 MIAI 引擎,就能在小爱实验室中找到本地的文生图模型下载(看 1.2G 的大小应该是精简过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之后就可以在手机上享受无限次数的本地 AI 图片生成,只需要给小爱同学说明你想要什么样的图片,在 8 Gen 3 强大的终端侧 AI 性能加时下不到 10 秒钟就可以生成图片,实际上通常都在 5 秒左右。虽然是精简过的模型,不支持太复杂的指令和图片修改等功能,风格也比较单一,但却实实在在的是在手机本地运行的 AI 应用而不再需要云端支持,这就直观体现了现在手机处理器的 NPU 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小爱文生图过程动图

甚至在你看不到的更加底层的地方 AI 也在默默提升你的智能手机使用体验。比如声音方面,高通硬件上支持通过调用 NPU 使用驱动集成的 AI 模型进行通话降噪,以及提升音乐文件的音质,甚至还能利用 AI 优化信道,智能切换基站和波束管理让你的手机信号更好待机功耗更低。

随着手机上的 AI 应用和能够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多,未来一定是 AI 引领的智能手机时代。最重要的是随着 AI 性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操作会被放到本地执行,保证了隐私和安全,带给我们更多的便利,而且专门的 NPU 本地执行比起云端处理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速度,还能指数级降低功耗。

拍照和其它

剩下的这部分就简单总结一下拍照和其它方面,小米数字系列的拍照在我看来很符合不是主打影像的旗舰机的状态,特别是这代用了新的传感器,无论是主摄长焦还是超广角都是 5000 万像素,加上夜枭算法之类的优化让小米 14 Pro 拍照起码是和其它旗舰一个梯队,照片之间的差异更多是风格化的取舍。 给了一些常见场景的小米 14 Pro 与三星 Fold5 的样片给大家对比参考(从左到右分别是超广角、主镜头、人像模式、长焦镜头、最大放大倍率、夜景):

小米 14 Pro 拍照样片
Fold5 拍照样片

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过度风格化的调教,所以相机只能选择「莱卡生动」和「莱卡自然」不能全都不要让我有点难受,另外如果你想要更加优秀的镜头素质以及更好的算法调教,小米 Ultra 系列也非常值得期待。

其它没法上图但我想评价的地方:小米 14 Pro 的振动马达好评,不仅扎实而且系统能调用振动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开关屏的时候振动有力又有弹性,很舒服;扬声器个人觉得比起前代略有倒退,无论是硬件还是调教,杜比走的是宽广声场突出人声的风格(简单来说就是除了人声以外的背景声像是在大草原,人声像是抵着麦克风),音量开大会稍微有点爆。

总结

在我体验下来,小米 14 系列香有香的道理,销量的提升也证明群众的眼睛还是非常雪亮的。小米 14 Pro 做到了方方面面都有提升,特别是骁龙 8 Gen 3 的加持让 3999 的价格性价比更上一层楼,而且新的澎湃 OS 也没有拖硬件的后腿,不像往年一样成为我眼里的「减分项」,保留了 MIUI 的丰富功能但丝滑流畅的澎湃 OS 真的能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完美系统」。

除了小米 14 系列今年还出了很多性价比和评价都很好的手机,这很大程度上有归功于骁龙 8Gen2 和 8 Gen 3 的强力提升,另外就现在旗舰手机百花齐放的盛况,想要换机的朋友「好时代已经来了」。很多朋友也在纠结骁龙 8 Gen 3 其它一些处理器要选哪个,我的评价是它们都很好,但是骁龙 8 Gen 3 有着更加全面的调教,和更加成熟的驱动,还有厂商多年的优化积累,加上 8 Gen 3 是一颗为了 AI 优化的处理器,在未来 AI 功能越来越多的趋势下也更有优势。基本上如果你现在手机使用的是 8Gen2 或者同级别的处理器,那么做个「等等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使用的是更早或者更低端的处理器,或者经常使用 AI 相关的功能,那么现在就是换新的好时机,无论是小米 14 Pro 还是其它骁龙 8 Gen 3 手机都能给到你一个明显更好的体验。

最后再次感谢少数派联手骁龙骁友会的先享体验计划,让我在心动时获得「行动」的体验机会,大家想要获取更多科技先享体验,提前体验更多酷酷的产品,可以加入骁龙骁友会并留意后续的众测计划)并参与报名。

「先享体验计划二维码,扫描关注后续更多活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480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