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有条有理的新年大扫除,你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
2023-1-25 11: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33 收藏

编注:本文为春节系列专题的重推文章。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开展一次有条有理的大扫除。你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鸿苓 的原文。


不论身在何处,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无疑是春节。除夕之夜全家团圆,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不过,除夕当日除了准备年夜饭之外,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大扫除。最初是一种祛除病疫的宗教仪式,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必不可少的习俗,被视作是在新年里远离秽气、晦气和穷气的象征。

图源:unsplash

即使对这样的传统及其附带的意义并不感兴趣,每隔一段时间的大扫除也是十分必要的。对频繁搬家的人来说,至少还可以趁着收拾行李的机会整理、清洁;但如果常年住在同一间房子里,被挡住的卫生死角很容易就被忽视,经年累月下来灰尘和病菌聚集,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可以趁着大扫除的时候,对家中物品做个清点,在旧年「断舍离」掉不常用的东西,给家里腾出更多的空间。

接下来将介绍我在大扫除时的一些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希望是)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与上一篇日常家务的文章不同的是,本篇中的清洁会更细致,所需时间更长,体力消耗更大,并且可能需要迁延多日才能完成。

图源:storyset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房间格局、装修材料、家具设施、使用习惯、清洁要求,以及所在地的气候、习俗、家中人口各有不同,也就带来了清洁方式的差异,请根据自身情况适配。另外,由于笔者近几年来都在国外居住,对国产的家务神器缺乏认知,用的基本上都是最基础的器具,也没有钱买扫地机器人和新风这种所需不菲的设备……如果各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可以用某种神器替代,也欢迎在评论区喂我安利。(如果直接空投我一个扫地机器人的话也可以!谢谢老板!)

如果以上都可以接受的话,那我们就开始吧!

前置准备

大扫除在所有家务活里并不能算轻松。如果能够提前准备的话,就能减少很多在扫除过程中的困扰。

在这里,「提前准备」包含了两重含义。

图源:unDraw

第一层是指最好能提前准备好扫除的相关用品,特别是平时不怎么做家务、家里也没有储备的。春节前后,快递的需求增多,因为放假也多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所以建议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等到扫除当天,发现就差一件趁手的兵器,奈何不管去哪都买不到,只能等节后发货——这样反复几次,再多的热情也会被消磨殆尽了。

另外,如果有一些地方根据其摆放位置或者使用方式,就知道将来肯定会需要打扫,不如提前做点防护,也能减轻清洁时的负担。常见的比如会在灶台后的墙壁上贴一层膜来保护墙壁不受油烟侵蚀,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平时几乎不会用到的柜子顶,每年换张新的膜就好。

图源:unDraw

在开始扫除之前,对家里的情况最好也要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打扫?扫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灰尘?霉菌?虫子?如果有需要解决的污渍,想要清理的话,用水+普通清洁液就够,还是需要特殊的清洁剂?家里的织物是否都能机洗,如果没有烘干机,该怎么安排时间和空间来安排晾干?做了调查之后,就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反推需要的材料和清洁剂,并提前购置。

「提前准备」的第二重含义则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也能时常清理家中。把所有可做可不做的家务都寄希望于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可能会艰辛很多。理论知识和具体实操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些事只有上手了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缺乏经验直接开始,因为不熟悉走的弯路只会把心情带到一个负面循环中。

如果你对日常家务心有疑虑、不敢贸然开始,可以先看看《一个人的家务》,希望帮助你构建自己的家务体系。

图源小红书用户 @小铁柱麻麻

网络上流传的「年末大扫除清单」。出自小红书用户 @小铁柱麻麻。如果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不如就去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作调整。

家庭内部沟通

图源:unDraw

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家庭内部,新年大扫除的意义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对「干净」的标准或许也大相径庭。这就导致了本来应该是减轻负担的分工合作,等到收尾时一方觉得「没清扫干净」,另一方却觉得对方要求太高。

不同人的体力和干活习惯也不同,有的家庭大扫除就要一气呵成地干完,想要休息就隔天再说;有些人则不介意徐徐图之,做累了就休息,等力气充足再来。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一个人住(喂)。如果没法达成这个条件,那最好就是在打扫之初就设定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标准。比如地面是吸过+拖过就算干净,还是要抛光到锃亮才行;玻璃如果是机器擦的,需不需要亲手再擦一遍。

图源:storyset

在做家务的准备期就可以根据自己房子的情况列一个清单,在列举需要做的家事的过程中,顺便商讨一下清洁方法和最终效果。同时这样做出的清单也方便在后续的打扫中一一对照检查,完成一项就打勾清掉,就会发现大扫除并不难。

怎么做?

如果前置困难都不是问题,那么就到了扫除的重头戏了。

分区清洁,提高效率

图源:unsplash

一般来说,一间房子里最基础的就是厕所和卧室,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厨房、餐厅、书房、阳台等等。这些区域在平时有着不同的功能划分,装修时用到的材料也不尽相同。

例如厨房和餐厅的主要问题通常和油脂、食物残渣相关;厕所则需要解决潮气和随之而来的各种霉菌;而玄关处的灰尘通常是最多的。

正因如此,把家里的各个区域按照功能和活动类型进行分类,然后逐个击破,或许是更有效率的办法。如果时间或体力不足,用一两天的时间解决某一个空间的扫除,相对而言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顺序:清理、清洁、重整

每一次彻底的扫除,我都是按照「清理、清洁、重整」这个顺序进行的。在打扫之余,「重新整理」的过程也有助于对物品的「断舍离」。

清理

图源:storyset

首先是清理。在日常清洁时,通常不会改变原本的家具摆放,清洁重点还是它们表面轻、小、易移动的其他物品,以及没有被家具覆盖着的地面。

想要在扫除时连平时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死角也一同照顾到,最好的方法是把这片区域尽可能地清空,只剩下无法移动、或者很难移动的家具。

同时,根据我的感受,把需要清洁的物品一个一个单独拿出来,清洁后再放回去,是要比全部挪开、清洁完再摆回来更容易烦躁的。

图源:storyset

小型家具和家电可以找一块空地摆放,而对那些相对比较零散的小件物品,可以事先准备好几个箱子作为临时收纳。装好之后,再移开平时不怎么动的家具,让这片区域内尽可能只留下墙、天花板、窗户、地面,以及实在无法搬动的家具。

如果这个区域里有需要清洗、烘干的织物,此时正是放进洗衣机的最佳时间。如果需要分多次才能洗完,除了洗衣机本身的提醒之外,可以在手机上也设一个定时,防止因为其他声音的干扰听不到提醒。

清洁

第二步就是清洁。我基本是遵守「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这么一个原则。在房间内基本就是按照天花板、墙、窗户、踢脚线、地面的顺序一一清洁。

如果天花板和墙壁材料不含石棉,就可以用吸尘器和/或湿布清洁;这个过程中最好还是戴上口罩避免吸入细小粉尘。窗户可以用蘸了玻璃清洁剂的超细纤维布(micro-fibre cloth),和棉质抹布相比不容易留下细小纤维。随后还可以用刮水器清除水痕,没有的话用废弃报纸也是可以的,不过效率会低很多。

在清理踢脚线和地面之前,让我们把视线放到未能移动的大号家具上面。高柜、操作台、书架……这些大件除了有一个可能会落灰的「顶」,内部空间也不要忘记清洁。

依旧是从最顶端向下清理,外面擦完了再来擦内部。外部聚集的灰尘可能会比正常更多,这是清洁天花板和墙壁时的灰尘落下来的缘故。

通常到这个阶段,我会开始清理踢脚线和地面。踢脚线处易聚集灰尘,所以用微微湿润的纤维布擦拭。地面则是遵循先吸后拖的原则。拖地时加入有着好闻味道的清洁剂,拖完地屋子里会弥漫着喜欢的味道,心情也会不错。

大部分的家居攻略会把地面放到最后一步。我选择在这里做,首先是因为房间内通常难得有清空地面的机会,平时想要移动那些家具非常困难,不如一次性搬走,趁着房间空空,把平时几乎不会清扫到的地方打理干净。加之其他小型方便移动的家具都被清出去了,我至少会擦一遍再搬回来,这个过程中虽然人员走动会带来灰尘,但我并不在意;清洁小物件并重整的过程中,能坐在地上也是比较舒服的。如果真的介意,在所有东西都打扫完之后再清洁一次地面也没什么问题。

结束了室内不可移动部分的清洁,这个时候一般就是我注意力和体力的极限了。所以相比于一气呵成全部做完……我选择去别的房间吃点东西、玩玩手机休息一下。如果家里有紫外线杀菌灯的话,这个时间也可以用来净化空气中的细菌、病毒。

重整

大扫除的第三步,我称之为「小物件的清洁和重整」。对于摆放在外的小物件,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清洁,或者它们需要的清洁程度和地板、大件家具这类相比并不算什么特别大的劳动。其次就是在刚刚清理的过程中,小的物件都拿出来了,把它们放回去的时候也是一个「断舍离」的时机。

图源:unsplash

每个人摆放物品的习惯和断舍离需求都不太一样,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整理。在把物件一一拿出、清洁后在放回去的过程中,我最常用的原则是「从大到小」「从陌生到熟悉」。

「从大到小」是因为大的物件相对而言更占地方,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考虑如何排布才能装好,而小物件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也能插进缝隙里。另外,即使在「把物品全扔进收纳箱拿出去」那一步是随便乱放的(对我来说是每一次),大件的物品也比较好拿出来。

首先当然是把各类小型家具、家电在做了基本清洁后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就轮到了在收纳时一股脑放进收纳箱的零碎物品。在给它们做了基本清洁后,我通常会按照功能和使用场景分类摆出来,而不是直接摆进去,也是给断舍离留一些余地。一般都是按照不同的类别和使用方式、收纳区域摆在地上,各类之间中间留足空隙防止弄混,并且留了一个区域放「不确定」的物品。

图:地面摆放示意图(大意)。

简单来说,就是人坐在地上,收纳箱摆在手边,按照平时存放的地方分成不同的区域,不确定的东西扔到后面等断舍离。

等到全部整理完成,就到了「从陌生到熟悉」的「重整收纳」这一步了。人的惯性是最先拿熟悉、常用的物品,但是摆放时通常是由里到外,从下到上,先收进去的反而更难获取。

在找到「不熟」的物品时就要想一想,在买回来之后用过多少次?是否真的需要?如果足够笃定「不需要」,就可以直接断舍离;如果心存犹豫,就放到「待定」区,等最后再决定。

断舍离及垃圾处理

上一个环节用到的收纳箱,在把物品全部拿出来之后看起来就可以收起来了。但是套上一个塑料袋,四边用夹子夹好,就是非常方便的垃圾箱。

图源:storyset

和垃圾桶相比,收纳箱的容量更大,即使是家居垃圾也都能轻松放进去,扔垃圾的时候也更方便。和垃圾袋相比,开口更大,里面的物品一目了然,不容易装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突然被绊了一下导致垃圾乱飞」这样的情况发生。

通常我会放两个,取决于这个空间的类别,放易腐败的和不易腐败的(厨房/厕所);基本上都是不易腐败的垃圾时,可以用来区分「要扔」和「要捐」「要卖」的;如果当地的垃圾分类要求比较严格,也可以多放几个分别对应不同的回收类型。

图源:Netflix

出自 Netflix 短剧《极工夫道》E5。每一个箱子对应着不同的垃圾分类,夹子用来固定塑料袋。

清洁工具

图源:unsplash

正如开头所说,我在国外居住太久,对国内层出不穷的新式(且便宜的)打扫工具缺乏了解,所以我用的都是最基本的打扫工具。如果在此之上有升级当然更好,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推荐的清洁剂有这些:

  • 小苏打、柠檬酸或白醋:可以利用酸碱特性来解决一些污渍;如果买来是粉状,还可以在搓洗时增大摩擦力,让清洁变得更容易;
  • 酒精:可以用来消毒;同时可以溶解一些用水难以去除的油性物质;
  • 卸妆油:和酒精相比,溶解油性物质的能力更强;临期或过期的卸妆油不放心上脸的话,就可以拿来打扫家里;
  • 以及根据家庭情况需要的特殊清洁剂:除霉、除虫、清理水垢,等等;
  • 还有一些应该是家里都会有的:洗衣液/洗衣粉;洗碗剂;肥皂;etc。

清理的工具,我手边除了一个吸尘器和一个长柄拖把之外就没有比较大件的了。小一点的家居小工具,我比较推荐的是:

  • 一次性抹布:成卷的那种,撕下来用过之后可以直接扔掉,不用操心用后怎么洗的问题;对于顽固污渍,可以用清洁剂浸透一段时间再擦;和棉布做的抹布相比,比较不容易掉毛;
  • 纤维布:用来擦电脑屏幕和玻璃这种光滑屏面;擦灰尘也不错;
  • 塑料手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清洁剂伤害手部皮肤,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很讨厌指尖湿润的感觉;
  • 棉手套:可以在清洁的时候直接当成抹布去清除其他工具难以触及的死角,还比如马桶内部的缝隙,几乎所有扫除教程都会提到的神器,唯一的问题就是在英国价格感人;
  • 废弃电动牙刷:最好是机械式刷头,和人手反复搓相比清洁力更强,也省事;对大一点的污渍来说用处就有限了。

结语

以上介绍了一些我自己在家里做大扫除的经验。和日常的轻量家务不同,频率在一年一次以上的扫除对家里更深入,所以需要的体力更强、时间更多,准备也需要更充分。

在开始之前,做好每日清洁,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清洁剂,并和家中其他人商量好清洁的方式和标准,就能减少操作时的不少麻烦。清洁的过程则遵循了「分区、清理、清洁、整理、垃圾处理」这五个步骤,即使是日常易忽视的死角也尽可能照顾到了。最后附有我认为做清洁最基础但最有效的几项工具和材料。

当然,每个人的住所情况不同,对「干净」「整洁」的要求各异,本文只是我的经验和思考,或许不能满足所有人对「扫除」的期待,不过还是希望对其他人有所帮助。

关联阅读

其他我认为很有帮助的家务信息来源

  • 谷歌(或任何搜索引擎)、wikiHow、YouTube/Bilibili;
  • 下厨房、小红书。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7932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