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两个让我困惑的迷思
在双链笔记兴起后,PKM 领域一直热衷于谈论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构建。于是我们经常听到一种流行的讲法: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网状的,笔记也应如此,传统的文件夹与目录分类已是旧时代的产物。
这种讲法忽视了两个前提:
-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在知识间构建联系,尤其对于一个领域的初学者来说;
- 大脑神经元虽然以网状的形式呈现,但人类的思考方式本质上仍然是结构化的。
20 世纪 50 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将人类对于知识的认知分为了六个层次:
- 记忆:对具体事实、概念、术语的回忆;
- 理解:能够对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断;
- 应用: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知识;
- 分析:将所学材料分解,明白各部分间的联系;
- 评价:基于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价值进行有效判断;
- 创造:将组成知识的各部分要素重新加工,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按照布鲁姆的分类理论,知识间如果要产生关联,对于知识的认知必须要达到分析的层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许可以跳过记忆和应用,将认知过程的前四步简化为理解->分析,然而这仍然要求我们对知识有充分的吸收和了解。
以语法为例,若我们想要厘清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则必先以其中一种语言作为理解的锚点。对一方的语法有所了解后,才可借此反思与另一方语言的相同、区别。
如此,作为一个初学者,若对两种语言皆不通晓,自然很难有相互关联的能力。再者,一个领域本身有其自身的框架,初学者面对新知尚且招架不住,更遑论还要再负担额外的功夫去思考相关性。
更令人困惑的迷思在于,当我们谈论联系时,我们总是通过网的比喻来形容知识的关联性。
you never know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picture
发轫于 Roam Research 的页面图谱,如今成了一部分人眼中的皇帝新衣,成了另一部分人眼中的待挖掘瑰宝。然而当我看到类似画面时,唯一能想到的,只有被誉为租房神器的洞洞板。
任何一个事物,理论上来讲,都可能同其他事物发生关联。
拿椅子来说,它是家居的一种,本身具有功能价值(可坐),也具备美学价值(作为家居空间的装饰),当遭遇危险时,椅子也可成为一种临时的攻击性工具。因此设计理论中讲,事物的功能取决于它的材质、形状和使用的模式。
如果我们想要填充更多的外延,椅子还可以作为梯子,借此攀高;多把椅子平铺可作为床,借以睡眠;它可以作为置物架,放置衣物。如果我们想要收束,那么可坐、梯子、床、置物架都可以抽象为支撑性。
那么,究竟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节点都视为一个类,那么显而易见地,并非类与类之间产生关联,而是类的某个属性和功能同另一个类的属性和功能产生了关联。
而关联一词,本身只是泛化的指代,究竟是同类,还是从属,或是相反,都不得而知。
如果一件事物有无限的外延,那么无限的联系就等于没有联系(因为当你搜寻时,所面临的仍然是浩渺大海);如果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泛化而非具体的,那么联系就只能成为空谈。
对于 PKM 的再反思
一年前我写了吐血记录:我与笔记软件纠缠的这些日子,里面记录了自己对于各类笔记软件的探索。一年过去了,我又尝试了一些新的软件,比如 Cubox、Miro。我也曾在 Logseq 和 Obsidian 之间反复横跳。然而最终,我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软件,而是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我开始深入地反思自己的管理流程。
首先反思的是一种强迫症式的 daily note。最开始我会给自己的 daily note 作固定模板:
后来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过度的细分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于是我把条目进行了缩减:
缩减以后,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 「我今天做了什么?」,这其实属于个人的项目管理。一个项目经常横跨多日,以 daily note 的方式记录,不容易管理。
- 「我今天发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案例库,案例库的核心在于本地化 + 多格式存储 + 多标签 + 全文可检索,daily note 也不足以承载该功能。
- 「我今天在想什么?」,这其实是 daily note 的核心,也适合以时间维度记录,关键在于最大程度减小输入的摩擦。
我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 daily note ?答案是否的。在记录了一段时间的 daily note 中,我逐渐放弃了该模板,替而代之的是如下的路径:
- 个人项目管理:使用 teambition 进行管理;
- 案例库:使用 cubox 进行管理;
- 闪念:使用 flomo 进行记录。
关于上述三条我将在后文详述,收束回来,继续回到自己的反思环节。
Daily note 中,我经常出现问题的在于闪念,闪念是片刻的捕捉,所以我总是会打上一个很粗的标签就开始写具体内容。因为我经常记不得标签,也许「知识管理」和「PKM」是同一个标签的不同别名,但当我搜索时,它俩就成了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些软件也支持 Alias 功能,但该功能依然依托于自己的主动关联。
于是给关系下定义成了一种负担,我必须精准地回忆起自己之前的标签名称,其次我需要想清楚标签的颗粒度。
然而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搜索自己的闪念?事实上闪念就如同一个个糕点,它是游离在正餐之外的。如果我想要了解一个知识的脉络或某个具体知识点,我会直接 Google。如果我想要系统学习,我会查看自己的笔记。
如果闪念始终游离在整个知识体系之外而自成一个体系,那么我认为这样是有问题的。因为闪念是对事物的深化认识,单凭闪念本身建造知识楼宇,就如空中楼阁般镜花水月。
那么另一个问题产生了:如果闪念本身要融入某个已有的知识中,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给它打标签呢?快速闪过的念头,最重要是捕捉,而捕捉后的整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归类,整理是否已经替代了打标签所代表的意义?就我自己而言,每次记录闪念时,我仍然会下意识地打上一个粗颗粒度的标签,但我不会去使用它。
闪念多久整理一次呢?曾经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一次,但我从未达到该频次。毕竟是 10 点下班的社畜,每天一次太奢侈了,因此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一次,并且采取阅后即焚的方式(闪念整理完即删除)。
我所反思的最后一件事,在于对于新知的学习。每当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我会下意识按照时间线来进行整理。
最典型的是教程本身按时间维度来归拢,我会不自主地按图索骥。但《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早已说过,不要根据别人的框架来整理知识,要按自己的逻辑重新梳理。
来看看按照时间梳理的弊端。教程中第 1 天和第 3 天都讲到了 Struct 的语法,合理的做法是围绕 Struct 去做知识点归拢,而抛开现有的时间线。这样对于后续的查找和管理都最方便。按时间线归拢,如果后续想要引用或修改该知识点,那么整理就很麻烦。
我希望达到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当我选择 Struct 时,我希望它能同维基百科般呈现所有关联项,包括它的基本语法和具体使用。当我在别处调用 Struct 时,我能够选择它的任意颗粒度。(理解任意颗粒度:以主题内的目录作为颗粒度,可以调用任一级别目录,当然,调用时要如同超链接一样自定义引用名称)
我的知识管理系统
用一张图总结我当下的知识管理体系:
总共有四个分区:Information、Projects、Cases、Remeber。
- Information:信息摄入,包括三类媒介和平时记录的闪念。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专业书籍和系列教程,辅以博客、网站文章、公众号和 newsletter。信息摄入是一个待清洗的过程,我会从里面分析、聚合出信息,将它们拆解到 Projects 和 Cases 中。一旦信息本身被拆解了,那么信息本身于我就失去了效用。Information 是一个暂存区,每次拆解完它都会被 reset 回初始状态。
- Projects:对我而言,所有的信息摄入或者思考,一定是围绕某个主题的。譬如我最近思考的主题包括「运动健康」、「知识管理」、「物联网」、「人机交互」。一级主题下会有二级主题,譬如「运动健康」下又有「可穿戴设备」、「居家运动」、「户外运动」。每个人的旨趣不同,但人思考的范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分析整理和思考,因此,无论是系统化的学习,还是碎片式的阅读,抑或是片段式的思考,它最终都可以被归纳至具体的 project 下。
- Cases:Projects 与 Cases 的区别在于,Projects 注重的是抽象层面的知识关联,Cases 则存储原材料,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资源库,Projects 中可以对资源库的内容进行调用,也可以直接通过资源库中搜索。资源库要支持多格式本地存储,我们可以通过多标签(单个标签颗粒度要粗,靠多个标签并联进行筛选)和全文关键字搜索进行定位。
- Remember:一些事实性的知识,需要经常被用到的,最终需要被转化成闪卡进行记忆。关于闪卡的记忆是一门学问,除了本身间隔记忆算法的优化,另一个特别重要但却被忽略的是制卡的策略。单纯将笔记复制成卡片是一种看似高效实则低效的行为,此类的方法不妨去看 Supermemo 创始人写就的文章。
在上述四区中,与知识处理有着最深关系的是 Projects 区。我们如何组织一个最小的 project ?它的形式是怎样的?
知识虽然五花八门,但所有知识都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脉络。这就如同创作,无论是文字、播客抑或视频,都先有一个提纲。提纲就是抽象的架构。
当我们讨论架构时,我们脑海中最长出现的就是树状图。的确,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子父集,然而树状图的弊端在于,因为自上而下的空间排布,它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出事物之间的子父集关系。同样,当同一个棵树上,不同层级间的子节点发生关联时,树状图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具体的关联。这也是白板笔记逐渐兴起的原因。关联的最好表达不是树状,而是自由灵活。
而我之所以横跳回 Obsidian,正是因为 excalidraw 这款插件,它允许我以白板的方式排列我的 block。
这样,block 间的关系可以自由组织,每一个 block 都可以创建为一个页面或一个新的白板。当然,Excalidraw 所呈现的只是 UI 上的关系,如果我们真的想让不同节点在语义上产生关联,那么可以使用 ExcaliBrain,同一个开发者所开发的插件,Obsidian 上的 TheBrain。
在 Projects 中,我大抵上不会使用标签,对我来说,标签的功能已经被结构本身所承载了。我理想中的内容的数据结构是一棵树(抛开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引用任一级的内容,如果我们引用 A1,那么 B1、B2 的全部内容也将被查看;如果引用 B1,那么我们只能看到 Content1。
由于每个知识点有它的唯一性,在进行书写时,我们最好以面向对象而非面向过程的写法来表达内容(也即以知识点本身而非知识点的呈现形式或顺序)。
总结
我并不相信自下而上的生长,对我而言,我先构建了一棵树的主干和枝丫,再通过日常的灵感或学习慢慢充实它,让它枝繁叶茂。
我并不迷恋森林的繁茂,每一棵树都是具体而微的,它也许只同自己有所关联。如果哪一天有新的树需要它的滋养,那么它只需要暴露特定的接口即可。
我需要真切关注的,是每一棵树,它的具体结构,以及我要如何组织、归纳、整理。
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投入精力,精心养护一棵树,这是我的主要职责。只有维护好树内的生态,才有资格谈论整片森林。毕竟,我们不是漫无目的地去播种。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