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大学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之后,换手机的欲望明显比以前消退了许多,以往一年一换的冲动也渐渐变成了「实用主义」—— 陪伴我两年半的 iPhone 6s 在 2018 年 3 月才换成了 iPhone 8 Plus。换机的原因也很简单,吃鸡变卡了,淘宝开始闪退了,微信有时候也卡得打不了字了。
而从 iPhone 8 Plus 到 iPhone 11 Pro Max,则过了刚好一年半的时间。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换机的理由,我虽然不是无可奉告,但我也确实说不清楚为什么。大概是看上了新 iPhone 的三颗摄像头,又或许是 Home 键按累了,觉得上滑关闭 app 的操作更舒服,也有可能是确实讨厌在等滴滴和外卖的时候,还要掏出另一台手机来打电话 —— 总之,我换手机了,人生中第一次花这么多钱在一台手机上。
就像是和过去告别,和新的人和事相逢拥抱一样,人总还是会一直往前走,向前看。 尽管我以前一直很讨厌大圆角和刘海,可现在真正到手把玩之后,却又不再觉得这么不堪了。
欢迎你观看我的 iPhone 11 Pro Max 使用记录,和你聊聊这台售价将近 10000 块的手机,对我而言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意义。
自从被 iPhone 8 Plus 金色 + 玻璃的设计所俘获芳心之后,苹果对于金色的调校就一直精准地打在了我的审美 G 点上,以致于在后来购买的苹果产品中,基本都选择了金色,iPhone 11 Pro Max 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这一次,苹果把原本光亮的亮面玻璃换成了哑光质感的磨砂玻璃。我不会关心这项改变的背后藏着多少复杂工艺,只从观感上来说的话,我似乎还是更喜欢 8 Plus 上面的金色。这种金色就像是个腼腆的女孩手里,捧着的一碗晶莹剔透的冰粉,再拌上了夕阳的余晖一般。
当然,磨砂的后盖玻璃也并不丑。在提升质感的同时,也彻底杜绝了机器裸奔时原本漂亮的背板被沾满指纹。
iPhone 11 Pro Max 的金色则浓重一些,显得更加沉稳,但在我心中依然是远超深空灰色和暗夜绿色的存在 —— 它们对我来说,都太「刻板」了,庄重却不明快。另外,iPhone 11 Pro Max 四周环绕的不锈钢中框,也比原来 iPhone 8 Plus 上的阳极氧化铝中框要有质感许多。
但不管怎样赞美 iPhone 11 Pro Max 的颜色和质感,都依然无法逃离背部左上角的三个大凸起 —— 摄像头模组。
确实,初次看见这个设计被曝光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在脑海里说了句脏话。毫不留情地说,原本优雅的设计被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打破,就算它在位置上的摆放再怎么和谐、再怎么遵循黄金分割比例,性能再怎样强悍,这依然是任何人都没法洗地的丑陋。
这就好比一只张开巨口的猛兽,露出锋利的牙齿。你依然可以说,这头猛兽的牙齿真白真整齐,但却永远不能改变它狰狞的面貌。
尤其是苹果还把这部分的玻璃做成了与磨砂后背相反的亮面玻璃,让这三颗火疖子显得更加突出,好像在告诉全世界的人,快来看我啊……
而正面屏幕外观部分和 Xs Max 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细讲的了。
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观感比起 iPhone 8 Plus 来说算是一次不小的飞跃,就像一年半前从 iPhone 6s 的普通屏幕到 iPhone 8 Plus 的广色域屏幕相似,不需要刻意去对比,就能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别。
可以说,iPhone 11 Pro Max 上的超视网膜 XDR 屏幕,是我目前看到过最好的屏幕,没有之一。无论是对比手机、电脑还是其他显示器,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都能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斩于马下。
毕竟这块屏幕和苹果卖 5000 美金,屏幕支架还要 999 刀的那台 Pro Display XDR 是同款……(经过评论区的提醒,这是我成功被苹果宣传误导的一个错误结论)
其它诸如两百万比一的对比度、1200 尼特峰值亮度这种数据,真正放到手里使用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明显的东西,可能只有在特定时刻才会发现不同。真正令能我明显感到不一样的事情就是,看同一张照片的时候,iPhone 11 Pro Max 看起来总是比 iPhone 8 Plus 要好看许多。
再加上 iPhone 11 Pro Max 的分辨率要比 iPhone 8 Plus 高一些,在阅读细体文字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出来,前者的显示效果更加细腻,而后者则有一些稍微的「糊边」现象。
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 OLED 屏幕的手机。从 LCD 换到 LED 之后,我没有发现 PWM 调光的明显不适,包括在夜晚玩手机的时候也是如此。
当然,用相机去拍这块屏幕的话,PWM 调光的明暗条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尤其是在屏幕亮度较低的情况下。
还有一点值得表扬的是,iPhone 11 Pro Max 可以轻点屏幕唤醒手机,不用在跑到天涯海角去按锁屏按键,而这点是 iPhone 8 Plus 做不到的。
但 iPhone 11 Pro Max 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机身发热较大的时候,屏幕降亮度的问题依然存在。但要怎么才能把 iPhone 11 Pro Max 整热,我还真是想了一会。《和平精英》这种游戏放在 A13 芯片上就是个小学生,思绪良久,我突然想到了它……
没错,《Minecraft PE》。但单单只靠它还是不够的。
在《Minecraft PE》中,将能见度、亮度和渲染区块开到最高,并将手机的录屏打开,然后插上电源,进入游戏后疯狂向前移动,A13 终于也撑不住,画面开始卡顿,机身也开始严重发烫,很快屏幕就开始降亮度了。
但想想看之前我用 iPhone 8 Plus 的时候,吃个鸡、快充以及在阳光下使用的时候,这个问题都会出现,而 iPhone 11 Pro Max 则「坚挺」许多。所以我想,得益于 A13 的强大性能,出现屏幕降亮度的情况应该会减少很多。
还需要提的一点是,我一直是 3D Touch 的忠实用户,而现在 3D Touch 已经被 Haptic Touch 取代,也让我陷入了短暂的阵痛期。
比如,早上在美宜佳买早餐,中午在园区门口买湛江鸡,或者是在调整打字光标位置的时候,还总是会不经意地用力去按微信的图标和键盘。然而,总比原来慢了一些的快捷菜单,以及毫无反应的键盘却又在不断提醒我,醒醒,这块屏幕已经不能用 3D Touch 了。
鉴于前面已经狠狠批判了一番摄像头,这里就不再对摄像头模组的外观再进行讨论了,或许苹果真的就觉得这样好看吧。
不过幸好,在拍摄这件事情上,iPhone 11 Pro Max 的相机一点也不随意。
具体参数这里一样不表,相信知道的人早就就知道了,不想知道的人也不会关注。
点开 iPhone 11 Pro Max 的相机,就会发现与 iPhone 8 Plus 一个明显的不同:原本上下的两条黑边现在有画面了 —— 这就是新 iPhone 三摄系统所带来的第一个不同:超广角取景。
实际上,两边的画面是用角度更宽的超广角或广角镜头画面「拼」上去的 —— 也就是说,在拍摄的时候,三颗摄像头其实是都在工作,分别负责着不同画面的取景。当你选择 1x 的时候,填充的画面就是来自超广角镜头;当你选择的是 2x 的时候,填充的画面就变成了来自主摄广角镜头的画面。
而当你需要调整拍摄的焦距时,iOS 就会自动为你切换到对应镜头的画面。而且得益于 A13 和 iOS 13 的默契搭配,在真实使用中,无论是在缩放、切换镜头,还是在拍摄、录像的过程中,iPhone 11 Pro Max 的拍摄系统都让我觉得无比顺滑,三颗摄像头的切换极为迅速,不存在任何卡顿的情况。
但要指出的是,我对之前网上不少人说三颗镜头在切换时「无缝衔接」、几乎看不出画面差别等评价感到疑惑。至少在我这台 iPhone 11 Pro Max 上能够很清楚地看出来 —— 不仅有一个时间极短但瞬间「穿帮」的画面跳跃,还有明显的画面色彩和亮度上的变化。
后来我在我的 iPhone 8 Plus 和同事的 iPhone XS 上测试,发现在 iOS 13 系统下,镜头切换不流畅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严重(相比 iOS 11 和 iOS 12 来说),所以我也怀疑这个问题是软件层面上的优化还不足导致的,后期苹果很可能会通过 OTA 软件更新来解决。
不过好玩的是,在旋转变焦环的时候,Taptic Engine 还会配合着一起振动,就像真的在扭镜头一样,十分过瘾。甚至有时候无聊,都可以点开来拧一拧……
而有了这三颗摄像头的怂恿,曾经一度对拍照失去动力的我,再一次兴冲冲地拿起了手机,行走在了广州「盛夏」 9 月的街头中。因此这个周末,我特地带上了一位小姐姐,和她一起走在广州街头,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摄了几组不同的照片,有风景,有微距,有夜景,也有人像。而专业模式、夜景模式和超广角镜头的加持,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创作欲望。
说句实话,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下第一张照片之后,我整个人是震惊的。到了晚上夜景模式自动打开之后,我觉得我这 10000 花的真值……很明显,iPhone 11 Pro Max 的画质完全就是把 iPhone 8 Plus 按在地上摩擦。
但毕竟我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我只能大概说说我对 iPhone 11 Pro Max 三摄系统的成像效果。
从样张中可以看出,在白天光线充足条件下,iPhone 11 Pro Max 的成像效果比 iPhone 8 Plus 有了明显改变。iPhone 11 Pro Max 的画面不仅宽容度更高,对高光的压制更好,暗部细节丰富,并且画面也更加通透。同时得益于 iPhone 11 Pro Max 更优秀的 XDR 屏幕,照片在 iPhone 11 Pro Max 上的色彩和观感都明显要比 iPhone 8 Plus 好许多。
到了夜晚以及光线不足的地方,iPhone 11 Pro Max 的强悍就更加显现了出来。即使没有开夜景模式,画面纯净度和拍摄细节上,iPhone 11 Pro Max 都是吊打 iPhone 8 Plus 的存在。
而开启夜景模式之后,iPhone 11 Pro Max 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 苹果终于开始用 AI 给画面加料了。但和许多 Android 手机把「夜晚拍成白天」不同,苹果所加的料并不多,iPhone 在拍摄时追求的依然是接近双眼所视的「真实感」,并没有用 AI 和算法给图片进行过多主动处理。
我并不喜欢机器给照片加太多东西,相比之下我更偏好于自己手动后期进行调校。当然我不是说那些 Android 手机不好,毕竟每个人偏好不一样。
因此,就算开启了夜景模式,iPhone 11 Pro Max 在白平衡上依然保持了接近肉眼的观感,同时在画面上有明显的亮度提升。此外,画面的纯净度也得到了保证,明暗部位的控制也拿捏的极为平衡。
不过由于手持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抖动问题,因此在一些复杂边缘上,还是能看出模糊或过度锐化的痕迹。
还有一点就是,苹果对于启用夜景模式的判断和其他手机也不太一样。当 iPhone 认为你正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下拍照时,它就会自动启动夜拍模式。虽然可以手动关闭,但关闭的时长也仅限这一次拍摄,下一次打开的时候它又会再次开启。
总体来说,夜景模式的使用体验相当不错,只要手抖的不像帕金森患者,基本都能拍出来不错的画面。
到这里,我还要分享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众所周知,iPhone 会检测用户在拍摄夜景模式时是使用脚架、云台固定还是纯手持,来自动给出不同长度的拍摄时间,从 2 秒到 30 秒不等。但有意思的是,无论你拍的时间是 2 秒还是 30 秒,第一眼看上去拍出来的画面,基本都「一模一样」。但是放大细看就会发现,拍摄时间越长的照片,能保留的画面细节就越多。
这也再次体现了苹果对于拍摄中「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的坚持 —— 真实、统一。
据说借助夜景模式的长曝光,iPhone 也终于可以拍摄银河的照片了。
不过,如果切换到超广角镜头,iPhone 11 Pro Max 就不支持夜景模式拍摄。如果想要用超广角拍出好看的长曝光夜景照片,就只能借助其他的稳定装置。
说到超广角镜头,这里直接给大家放一些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尽管照片边缘的广角畸变依然存在,但只要构图合理,依然能拍出很磅礴的硬照。
没错,超广角镜头也可以用来拍摄全景照片。这种「超广角全景」照片,可以说是相当令人惊艳了(当然,拼接效果上还是不如主摄的广角镜头好,如果晃得稍微厉害,就比较容易穿帮)。
而且得益于超广角镜头的存在,iPhone 11 Pro 系列也现在已经支持用 1x 的焦距来拍摄人像了。
哦对了,iPhone 11 Pro Max 还有一个「超取景框取景」的功能 —— 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iPhone 实际上会记录两个摄像头的画面,并按照你当时所选的焦距来合成照片。简单来说,当焦距是 1x 的时候,手机会让主摄和超广角镜头一同工作;当焦距是 2x 时,同时工作的镜头就变成了主摄和长焦镜头。
这样一来的效果是什么呢?当你点击编辑带有「超取景框取景」的照片时,你会发现手机拍到了一些画面之外的图像。万一你发现构图有问题的时候,还能有效进行补救。
在发布会上,iPhone 11 Pro 系列的视频拍摄功能被单列出来详细介绍,现场更是展示了一段用 iPhone 11 Pro 拍摄和剪辑的 4K 电影 Demo,可以看出这次苹果对于这三颗摄像头在拍摄视频时的自信表现。
说实话,当我看到那段视频的时候,我是真的震惊了。尽管不少网友挖出来,现场还是有打光灯、机械臂等高端设备,但这依然不影响 iPhone 11 Pro 堪比电影的强悍画质。
和 iPhone 8 Plus 相比,iPhone 11 Pro Max 不仅支持四颗摄像头(三颗后置 + 一颗前置)的 4K 60fps 视频拍摄,在视频防抖上也有了巨大的进步,手持情况下画面的稳定度比前者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图像画质和宽容度上,iPhone 11 Pro Max 同样也比 iPhone 8 Plus 好了太多。白天光线充足时可能不会这么明显,但到了夜晚就能看出明显的差别。
而 iPhone 11 Pro Max 的音频变焦,也让视频有了更好的「深度」—— 它可以根据镜头的变化而随之变化。比如,我们拍演唱会的时候,随着画面向歌手拉近,声音也会随之被放大。
至于发布会上提到的前置慢动作和多镜头同时取景,我觉得前者就像是一个玩了一次之后就扔在墙角里的东西……而后者对于真 · 影像工作者应该会有很大帮助,但对于我们这些小白用户来说,可能更多还是留在「炫技」的范围。
以下是我用 iPhone 11 Pro Max 和大疆 OSMO Mobile 3 稳定器拍摄的一段视频,后期剪辑为 MacBook Pro 上的 iMovie。
Not a Vlog #01丨广州 —— 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摄
通过拍摄上面的这个视频,我发现了两个比较能让我明显感知到有问题的点。
一是镜头会有反光的问题,而这个缺点几乎是致命的,直接导致相机的可用度对半打折 —— 由于 iPhone 11 Pro Max 的镜头保护玻璃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在拍照或录像的时候,如果有过亮的物体出现,就容易在画面内出现反光。这个现象在拍照和录像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会极大地影响成片质量,而且这个问题大概率属于硬件缺陷,可能是无法通过软件更新来修复的。
第二就是在画面切换时,可能会导致某些高亮的地方过曝。比如视频中的这两个场景:
iPhone 11 Pro Max 的大小基本和 iPhone 8 Plus 相差无几,前者比后者稍微缩小了一点点,因此手感上来说基本没变化。
重量是真的重,毕竟是有史以来最重的 iPhone。虽然之前用着的 iPhone 8 Plus 202 克的重量加上手机套,已经接近 iPhone 11 Pro Max 的重量,但它 226 克的重量再加上手机壳,直逼半斤猪肉,晚上睡觉砸脸上的感觉一定不好。
我开玩笑和朋友说,iPhone 11 Pro Max 很可能戒掉我睡前喜欢玩手机的坏毛病,毕竟躺床上的时候,怎么拿着都不舒服,确实太重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也已经不敢再用小指托着手机玩了,我怕我的小指被压变形。
续航很不错。苹果的数据是比 iPhone XS Max 还要长 5 个小时,我的实际体验是,周六下午 3 点 80% 电量的情况下,带出去拍了一下午的 4K 视频和照片,晚上回家还有 20%。
当然,一年后估计也会是一天两冲,毕竟电池都会有损耗。不过还好这回附送了 18W 的快充,速度会快一些。但其实现在我基本都在用 60W 的快充怼,实际 iPhone 11 Pro Max 的充电功率可以接近 20W。
配的数据线是 USB-C 转 Lighting,对于我这种 MacBook Pro 用户来说极为友好,但对于一些 Windows 用户来说可能就又要掏钱买线了。
说是说 iPhone 11 Pro 的 4G 速度有提升,但感觉和我的 iPhone 8 Plus 没太大差。就是发现最近广州电信的信号异常的烂,装到什么手机里都有概率连不上网,有时候 4G 满格的情况下点开微信,也是要转一两圈才能收到消息。
不过双卡双待确实是个好东西,再也不用因为忘带手机收不到验证码,联系不上快递,找不到外卖,打不到车了……
然而 iPhone 的双卡用起来却没有小米 Mix 2s 好用,不支持双 VoLTE 通话,也不支持双卡 4G。但就实际来说一般也是一张卡上网一张打电话,所以还算能接受。
至于 Wi-Fi 6 支持,我觉得短期内用处不大。家里 300M 的光纤,现有的 AC 千兆 Wi-Fi 路由器已经可以跑满到 36MB/s 左右。估计等以后千兆光纤普及,Wi-Fi 6 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但我发现一个问题,iPhone 11 Pro Max 的 Wi-Fi 信号似乎不如 iPhone 8 Plus 强 —— 我在浴室里洗澡的时候,iPhone 8 Plus 的 Wi-Fi 信号是满格三格,但 iPhone 11 Pro Max 只有两格,点开朋友圈图片的时候还要等它转两圈。
更离谱的是,iPhone 8 Plus 基本能够跑满 300Mbps 的速度,而 iPhone 11 Pro Max 却只有 220Mbps......
如果是两台手机一起跑,iPhone 11 Pro Max 甚至还抢不过 iPhone 8 Plus……
5G 的话,反正手机基本就是 1 - 3 年一换的东西,如果到时候真的普及了 5G,那就再换呗。
其实我真的更喜欢指纹多一点。
在某些地方,我承认面容 ID 的使用体验会比触控 ID 好,比如在来通知的时候,如果你不解锁,消息的内容就不会展示。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眼,消息的内容就会显示出来,既保障了安全性,也提升了使用体验。另外就是手湿了也不再影响解锁,这些好处都是要点个赞的。
但说到底,面容 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比起触控 ID 这种接触式生物识别来说,考虑到安全性等多方面问题,验证的过程和机制都要复杂许多。因此我觉得,面容 ID 的使用场景实际上比起触控 ID 是有很多「缩水」,或者是「妥协」的。
比如,晚上躺在床上半个脸陷在枕头里的时候,面容 ID 基本就是个废物。另外,手机横着的时候,面容 ID 是不能使用的,所以有时候看视频、打游戏等需要把手机横过来的时候,解锁就很麻烦,要把手机竖过来解开了锁再横着拿回去……还有就是放在桌面上无线充电的时候,如果手机和脸的角度小于 60 度(我大概估算的)的时候,面容 ID 就无法识别到脸了。这时候来了消息就必须要拿起来看,不能像以前一样手指放上去就可以解锁。
而且,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很多人都不怎么在意的地方 —— Apple Pay。
由于广州和深圳还没有支持 Apple Pay 交通卡,因此在使用 Apple Pay 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还是需要指纹或者面容验证。在以前用 iPhone 8 Plus 的时候,我只需要直接把手指放在 Home 键上对准闸机,立刻就可以支付完成出站。然而在昨天我使用 iPhone 11 Pro Max 出闸机的时候,面容 ID 突然识别不了我,导致我在闸机前试了好久,最后无奈输入密码才成功刷卡出闸。当时正好是处在人流复杂的体育西路站,不少站在我后面排队的人都纷纷走向了隔壁的闸机。
后来我学聪明了,一定要在刷卡之前先验证面容 ID,不然阻碍了别人同行确实会觉得内疚……
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曾经在 iPhone 8 Plus 上使用的数字 + 英文锁屏密码也改回了 6 位数的数字密码。不然面容识别超过错误次数之后,那个场面真的特别尴尬。
希望广州和深圳能尽早接入 Apple Pay 交通卡吧,这样就可以直接刷了。
说是说防水,4 米水深能坚持半个小时,但我肯定是不打算做这个测试的。
要说最接近水的环境,就是洗澡玩手机的时候吧。从 iPhone 6s 的时候就这么用,也没出过问题。不过建议没特殊技能的话还是不要作死,毕竟进水不保修。
这个当然没话说,iPhone 11 Pro 系列的 A13 芯片是目前最强的手机处理器,毋庸置疑。
不过,我有些担心散热的问题。根据最近一些网站的拆机结果来看,iPhone 11 Pro Max 的主板面积极小,也采用了双层主板堆叠的设计,散热问题在未来可能就会成为 A13 发挥实力的最大瓶颈。
但对于网上所说,发热严重、假内存的问题,我觉得就纯属为黑而黑了。
我昨天连续拍摄 4K 视频这么久,也没有发现严重发烫的问题,而唯一出现发热严重的时候是我刚拿到手机同步数据的时候。但当时的情景是,有将近 10G 以上的音乐文件正在和电脑同步,手机在以 7W 左右的功率充电,同时还在 App Store 下载着 40 多个 app。如此巨量的文件传输和数据读写,我相信不管你是什么手机都发烫严重。
至于假内存,我认为纯粹就是某些人故意黑的了。
在 iPhone 11 和 iPhone 11 Pro 系列发布之前的,有人捕风捉影地说 iPhone 11 Pro 系列会搭载 6GB 内存,而 iPhone 11 只有 4GB。直到昨天 iFixit 拆机发现,iPhone 11 Pro Max 同样也是 4GB 内存,内存芯片则是来自于 SK 海力士。
但 iFixit 表示,在 SK 海力士的官网上并未找这款内存芯片信息。因此有些媒体就大肆宣传,苹果用假内存欺骗用户……
难道发布会之前随便编的新闻也能变成真的了吗?苹果也从来没说 iPhone 11 Pro 用的是 6GB 内存吧?而且,苹果产品中有不少的芯片都是独家定制的,网上找不到相关的芯片信息当然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 iFixit 在拆解中还表示:「根据型号,可以确定 iPhone 11 Pro Max 上面的内存规格为 LPDDR4X 4266,也是目前 LPDDR4X 的最高速度。」
尽管之前通过越狱在 iPhone 8 Plus 体验过手势操作,但真正在全面屏上用手势的体验,确实比每次按 Home 键来的爽快,而且操作相当跟手,过渡动画也堪称完美。
想当年,我们把大喇叭当成了山寨手机的最大特色,然而这才没过去几年,曾经震耳欲聋的大喇叭外放,如今已经成为了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
iPhone 11 Pro Max 支持杜比全景声,外放音质也相当优秀,配合 3D 空间环绕音效,用苹果官方的说法就是,「让你仿佛身临其境」。
实际用着的时候,其实体验并不是太能明显感知。而且我也不经常在手机上看电影,因此对我来说这些功能可能并不太能派上用场。
还能怎样呢?短期内苹果也不会改这个设计,而我又不会考虑安卓,也只能慢慢去适应和接受。
因为 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较大,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想要单手拉下来有点困难。不过有个好处的地方是,以前的定位、电话和录屏的大横条,现在变成了时间周围的小圆角,舒服了很多。
因为从测试版开始就一直在用,因此系统上没有给我带来太大新感受。不过 bug 有些多是实话,比如照片 app 闪退、相机点开后取景框是黑的、输入框会出现双光标等等小问题。
而且,我并不喜欢黑暗模式,所以基本上是不会开启的 —— 太多网页没有适配,一打开之后依然全是白色底,十分难受。
但是,iOS 13 的音乐播放界面和滚动歌词确实太好看了,而且还支持了共享音频的功能,可以同时连接两幅 AirPods,和女朋友分享同一首歌。
哦,我没有女朋友。
写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总结的时候。
我这时候看了看字数,没想到已经接近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了。
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不管你怎么说苹果没创新,设计丑爆炸都好,甚至在某些地方被其他手机超越,但它的短板依然是最少的,使用体验也是最好的 —— 它依然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手机处理器芯片,搭载着一块可能是全球最好的手机屏幕,配备了全球最顶尖水平的摄像头和成像效果,一切的一切都让它足以成为全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手机。
而这种体验,也被苹果一整套完整的生态和服务而进一步提升。
现在,我的电脑是 MacBook Pro,平板是 iPad Air 3,手机是 iPhone 11 Pro,音响是 HomePod,智能家居是 HomeKit,一切的硬件产品都通过 iCloud 紧密融合 —— 我的文件再也不用担心丢失,我的设置也会直接同步,我设定的提醒事项会在所有的设备提醒,我所有的音乐可以无线投放到 HomePod 上播放,我所有的家居都可以用 Hey Siri 来控制……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我不太可能买 Android 手机的原因。
iPhone 11 Pro Max 有缺点,但它依然是最适合我的手机,而且恰巧还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机之一。
很多人说苹果这家公司自从乔布斯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创新了。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以为的创新,是来自于外观上的改变,而非内在涵养的跃升。
但实际上,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产品哲学,恰恰走的都是后者的路。都说起家容易守家难,但 Tim Cook 做到了。苹果也还是那个苹果,一直都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从没走过。
苹果是一个完全独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相机是不是比我好,你的刘海是不是比我小,你爱超越就超越,你爱吊打就吊打。它也懒得管其他 Android 手机有多么快的充电,有多大的屏占比,有多么酷炫的功能,因为在苹果的世界里,其他手机厂商都是「没有内涵」的。
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苹果在「人文」一面的执拗 —— 它会认真思考怎样让残疾人也用上苹果的产品,怎样让人们在拥有苹果的产品后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怎样让人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怎样能自豪地宣布,我家所有的数据中心都由 100% 的清洁能源驱动,我家所有的 Mac 产品用的都是 100% 的可再生铝金属。
这是典型的苹果思维 —— 我们卖的一整套理念和服务,至于硬件产品,只不过是承载这些理念和服务的实体罢了。从今年发布会的开场影片就可以看出,苹果一直所坚持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 给创造者更强大的创造工具,他们就可以创造出更加美妙的未来。
不管你怎么评价它,它就是这样。你爱就爱,不爱它也不会理你。
当然,苹果敢这么做,和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想 2017 年苹果在发布 iPhone X 时幻灯片上的「Apple-Designed GPU」,不温不火,波澜不惊,也就是 Phil 平静地告诉你,这是苹果自研的显示芯片,不仅比上一代 A10 中的 Imagination 速度快 30%,并且功耗还降低了一半。
但是在此之前,iPhone 一直都是用 Imagination 的 GPU。然而 2016 年前后苹果和 Imagination 因为某些事情分道扬镳,事后两家彻底闹掰。Imagination 在当时甚至放话称,苹果想在 2018 年完成 GPU 自研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实却狠狠打了 Imagination 的脸。那么苹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就是用钱砸,四处从其他公司挖人 —— 有钱真的可以就是为所欲为的。
说来也是有意思,如果这事要是发生在国内,厂商必然会开一场硕大的发布会,并铺天盖地宣传,全面把「友商」吊打一遍。
但有趣的是,今年发布会苹果居然也开始下场撕逼了,不知道苹果是确实感受到了压力,还是真的就只是在嘲笑对手,以后的苹果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还是一件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我看来,苹果更多可能还是在炫技 —— 你看看你们这一个个所谓旗舰机,连我家去年的 A12 都干不过,我今天已经出 A13 了,你们就追去吧。
说了这么多的苹果,最后来说说我自己。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我写这样一篇 1 万多字的东西是为了什么?
在 30 多度的广州街头汗流浃背,左肩膀也被沉甸甸的背包压出红印甚至脱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拿着两台手机拍摄视频,被过往的行人用奇异的眼光看待;在原本可以安静享受周末的休闲时光,不停地在广州街头奔波了两天。这些值得吗?
我也说不上值不值得,毕竟我只是一个单纯的数码产品爱好者。我不敢说我这些东西写得有多专业,但这就是我一直真切热爱着的事情。它可以鼓励我去拍人生第一个像样的视频,可以给我勇气站在人流之中安然自若地记录,更可以让我在披星戴月之时放出最开心的笑声。
有时候,我并不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而可能是我沉睡了太久。
也许,下一次换手机就是两年之后甚至三年之后了。我们有机会的话,相信还会再见。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 iPhone 的真实体验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