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宝推出「重磅」更新,但我想要的远不止这么简单
最近,支付宝和微信纷纷祭出了「大动作」:前有支付宝的一键标记已读,后有微信的「史诗级」新功能从暂停处继续播放语音——看起来好像是「人性化」的细节更新。作为每天都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我们真正需要的功能,仅仅只是那么简单吗?
相信不少人都有在微信收获「60s 语音炸弹」的头疼时刻。在我看来,微信语音消息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我之所以反感语音消息,主要是因为用户不能自由控制语音播放。如果中断了语音消息的播放,就不得不从头来过。但是,微信本次更新仅提供了一个「继续播放」的按钮,并没有真正解决痛点。在语音消息的播放中,常常有些听不清楚,或者是难以一次理解的片段出现,「继续播放」的功能并没有解决这一需求。
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用户希望微信能够加上语音控制条来调节播放进度——最好还能加上播放速度、音量的整体设置。只有这样,上文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相比之下,iMessage 的语音消息功能,就比微信更加实用。
首先,语音录制的过程中,我们无需一直按住屏幕,只要按住并向左滑动按钮,就可以查看 iMessage 对话中的其他消息,方便我们对某些消息进行回应。其次,由于语音本质上是通过音频文件来发送的,因此除了简单的「暂停」功能外,iMessage 还有具体的进度条,方便用户调节播放的起始位置。
最后,语音消息可以转发,也可以通过 iCloud 在设备间无缝同步。以上三点正好对应了之前所提到的微信语音的几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比较完善的语音消息的解决方案之一。
当然了,微信的问题,可能远不止一个语音消息那么简单。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诸多不便,都与微信的功能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此次更新尽管是一种进步,但要说它是「重磅更新」,难免有种戏谑的意味。
下面我们也说说,还有哪些微信做得没有那么到位,却又是许多用户「刚需」的功能。
如果你曾尝试使用多个设备登录微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登录设备数量的限制。在不久之前,微信才开放所谓「三端登录」,即手机、平板、电脑三台设备,但这或许还远远不够。
尽管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会拥有多于一台手机或者平板,但是多于一台电脑的情况还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对于现代办公人士来说,家庭和工作生活中使用的电脑设备很可能不同,但微信并不能支持两台电脑设备同时在线。
微信的登录方式本身也存在问题。微信最近上线了「自动登录」功能,无需手机扫码或验证即可最直接登录电脑客户端。但你需要先扫码验证,并在电脑上开启「自动登录」才可以实现免验证。不仅如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功能也有一些比较奇怪的限制。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当一段时间没有登录,或者是突然更换了计算机的使用地点的情况下,微信的自动登录就会失效,此时必须依赖手机微信才能登录。
在电脑上登录微信,一定要打开手机微信验证这件事本身也有些令人恼火。如果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哪怕是短信验证码或语音验证码登录,某些情况下可能都比打开手机微信更实用。
相比之下,我平时常用的飞书和 iMessage 在多端登录的体验则更像一个 2022 年该有的样子。飞书支持在客户端中管理当前登录的所有设备,iMessage 更是可以在你名下的每一台 iOS / iPadOS / macOS 设备上方便地进行管理
消息同步也是微信的老大难问题。微信聊天记录在多个客户端之间的同步到底有多低效,相信不用我赘述,各位读者都深有体会。常见的几个问题是:隔夜消息不同步到电脑端、微信传输的文件和图片在每台设备上的状态不同、无法同步删除消息或文件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因为消息无法同步,而不得不借助「文件传输助手」或者是「隔空投送」等功能,从一台设备将文件同步到另一台设备的情况。希望微信可以在文件和聊天记录云存储方面做出有诚意的改进,而不是一味地解释自己如何「小而美」。
微信的消息引用也是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功能。如果你想在微信群中回复某人的消息,或者在个人聊天中进行回溯引用,都需要消息引用的功能。
但目前的情况是,在群内引用某条消息,被引用的消息的发送人并不会收到任何提示 ——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条消息被其他群消息顶上去,就很难再找到这条消息了。目前在微信中唯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在引用消息的同时,手动提及(@)要回复的人,这样才能确保用户被提醒。
而在微信个人聊天中进行回应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地得知所引用消息的上下文。我认为 iMessage 在这里的处理显得更优秀。在回复的时候,iMessage 可以显示当前回复的消息的上下文,回复时则会显示整个相关的对话,这样就会十分清晰可辨。
总而言之,微信的消息引用与回复的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期待能够看到微信改进引用回复的那天。
一直以「小而美」自居的微信,却往往在我们的手机里占用了大量存储空间。我们很难得知微信所占用的存储到底由什么组成,毕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缓存的内容有很多:从朋友圈的视频和照片,到聊天记录里面的文件,再到公众号文章里面的那些图片……但是这么多的内容,却缺乏一个有效的清理方式。
微信本身提供了「清理聊天记录」和「清理缓存」的功能,前者可以依据聊天的总大小对每个对话进行排序,由用户自主删除;后者则完全是「黑箱操作」,每次使用完之后,我都并不知道哪些东西得到了清理,储存空间的数字也没见下降多少,而且会很快反弹。就好像身上的肥肉一般,甩不掉。
因此,微信需要更为透明的储存空间管理功能,至少要让用户知道自己的存储空间都是如何被蚕食的。
最后要提的是,微信的消息列表也大有被服务号「攻占」的趋势。这些账号不仅给未读消息的红点增加负担,也给我们日益增长的微信对话列表「增色」不少。
服务号通知的本意是方便用户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管理,但随着服务号的增多,许多人都变得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关注服务号时,我们并不会得知当前关注的公众号到底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
在这方面,个人认为微信不仅可以向支付宝最近的功能取取经,加上「一键标记已读」的功能,甚至还可以像订阅号一样,把服务号也收纳管理起来。或者,干脆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只留下用户最常用、最需要的公众账号(包括订阅号和服务号),剩下的都在归档列表中,不进行通知。
支付宝在最近的更新中,可以一键清除消息页面的未读消息。支付宝官方微博 更是以「久等了」作为文案,重点宣传了这个新功能。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功能更应该出现在微信上,而不是支付宝。毕竟作为一个支付工具,我并不太理解支付宝做聊天功能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 毕竟如果只看支付宝,我和我的大部分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能都是「金钱交易关系」。
支付宝上线的许多功能入口,都让用户觉得它不再是我们普普通通的支付工具,而是一个「社交网络」。我甚至今天才发现,原来支付宝还上线了「生活」这个标签页,推荐的都是短视频内容,而且这个入口放在了正中间(不过,好在它可以在设置中关闭)。
如果说微信现在的功能还不太够的话,那对于支付宝来说,功能太多可能是个问题。不然,支付宝也不会专门在聊天列表底部做一个按钮,筛选出消息列表里的真人用户,从而方便转账的「找人转账」功能了。
理财的重要性尽管不言而喻,但是支付宝的理财功能的确多得有些让人无所适从。在「理财」板块中,甚至有非常多的看起来甚至有些重复的功能,比如「工资定投」和「笔笔攒」,「蚂蚁星愿」和「心愿储蓄」等等。作为用户,我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功能之间的明确区别,更难以理解为什么相似的功能会多出这么多种入口。
理财功能本身也并非所有人的刚需功能,因此支付宝或许也应该像「生活」板块一样,给大家一个临时关闭的功能选项。
我总觉得,支付宝的聊天功能,是给转账顺便做出来的。此外,在支付宝中的其他社交元素,比如蚂蚁森林、农庄等,也依赖支付宝的聊天功能进行朋友之间的分享。但其实这些分享本身,只不过是为了让流量不流出支付宝这个 app 本身,其实本可以利用其他 IM 工具进行分享,只不过在如今的环境下,我们体验到的并不是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而是一道又一道壁垒。
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几乎完全不需要支付宝的聊天功能,只需要转账时可以简单的附言或许就已经足够了。毕竟,很多人愿意拿支付宝理财、点外卖、买机票火车票、转账、线下二维码支付,但并不一定愿意在「钱包」里聊天。
回到开始的话题,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两个更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用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很难认同这样不痛不痒的所谓「改进」,因为它们更像是在隔靴搔痒,并没有真正触及用户痛点。
微信和支付宝作为国民级的 app,我能理解它的每一处改动都意味着极大的勇气。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现在的版本「不是不能用」,但是离「好用」还有一些距离。我们想要的更新,可能不是微信今天增加了视频号、明天朋友圈能发 30s 的视频,或者支付宝上面增加了多少基金经理人的短视频、接入了多少社交功能;而是真正从用户的本质需求出发,将核心功能做到足够好用。
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It is hard to keep an open mind, but it is worth trying. 📋 博客:https://kostya.club 📬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