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011 | 家庭服务器、作者的新玩意以及哭泣的折叠屏
2023-9-5 17:0:22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1 收藏

社区速递 011 | 家庭服务器、作者的新玩意以及哭泣的折叠屏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以及社区产品动态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份「社区速递」能帮你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栏目内容或首页改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


本周精选

工具分享

如果你关心笔记工具数据安全和选择问题,《如果笔记工具公司倒闭了,你的笔记还能接着用吗?》这篇文章就比较适合你阅读。作者玉树芝兰回应了读者的疑问,分析了可能导致笔记无法查看和调用的原因,并从全面的视角审视了笔记数据安全和选择笔记工具的重要性。

不管你是使用本地存储还是选择远程存储,对于那些记录大量笔记并精心整理的人来说,保护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折腾指北:Python 开发环境管理》是由作者Latexbeta撰写的文章,不仅提供了虚拟环境管理的参考方式,并通过作者的测试证实了其有效性。相比网上许多只介绍单一虚拟环境管理工具的文章,本文通过作者的折腾经历提供了一些比较和意见供读者参考。

本文并非针对新手的友好教程,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对工具如 Windows PowerShell 和 Bash 的了解。

33字幕: 快速制作双语字幕,识别外语更准确》介绍了一款名为33字幕的AI字幕软件,旨在快速制作双语字幕,准确性是其关注的重点。借助开源的语音识别模型Whisper,33字幕实现了出色的识别准确度,尤其擅长于英语和小语种,在音频识别、翻译、分离音色等方面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和推荐服务。

App+1 | 每一个目标都值得被善待, 用《目标罐头》管理你的目标吧!》是由作者小罐头仔撰写的文章,作为一个打工人,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长时间没有设定明确目标的感受,追求晋升和跳槽的心底渴望逐渐变得模糊。通过成为独立开发者,作者逐渐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并鼓励读者写下自己的目标并努力追求。基于此,作者开发了一款名为《目标罐头》的App,帮助管理目标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支持目标的实现。每一个目标都值得被重视和投入时间,需要精心对待。

经验与思考

朋友,你有一大把的方式去做个站》是由作者三秋十李撰写的一篇文章,他分享了制作个人网站和博客的多种方式、并进行了简短介绍。无论你是想自定义域名、探索无代码建站工具,还是对编码有一些了解又喜欢折腾,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建站方式。同时,作者还列举了在线文档类、Notion建站以及其他几种方法供你选择。

回答一个问题:备考 GRE,到底需要多久?》由作者乔淼撰写,作为备考GRE经验丰富的教师,乔淼深入剖析了人们容易低估备考周期的心理偏差,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备考时间。

只需三步,帮你构建信息处理系统》是由作者节奏大师阿茶撰写的文章,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信息采集、轻度笔记和重度笔记。这三个模块的明确分工可以有效降低记笔记的心智负担。文章以论文的写作格式呈现,使读者更容易理清长文的逻辑。作为一个喜欢从网上获取知识的人,作者多年来一直困扰于如何有效整理这些知识并加以利用,终于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认为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为爱发电还是为钱折腰?与资深B端设计师聊了聊》中,作者yz坨通过与忠忠这位资深B端设计师的访谈,探讨了设计师在职业选择和工作中的困境。设计师作为一种为爱发电的职业,在当今职场氛围中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在ToB领域,业务实用被重视,设计体验却被轻视。通过对忠忠作为一个b端设计师的观察和经历,文章呈现出了他对于职业和工作关系的看法。

多彩生活

家庭服务器Home Server实践》分享了作者在家庭服务器上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使用场景的介绍,凉糕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服务器的价值:不涉及硬件选择与架设,而是注重自托管服务概况和服务与用户终端软件的联动使用,非常适合初次入手NAS的朋友阅读。

论文,研究,我和社会学的故事》是由作者张子豪John撰写的文章。在这篇主观分享的文章中,他从个人的故事出发,探讨了科学研究和社会学带给我们的意义,通过自己与社会学的接触和对科学研究的思考,呈现了这一领域的广泛性和对社会问题解决的追求。

长达一个月的看房后,我想和你聊点租房的事》中,泫__分享了在租房市场磨砺一个月的经历和一些租房的心得。租房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往往会遇到中介的欺骗或者仓促签下不满意的合约。他还分享了如何在租房中寻求舒适住宿环境的方法。

低能量自救指南 | 浅谈心力、脑力、体力的作用机制》从「内观」的角度出发,作者爱斯基摩虹深入探讨了能量管理的三个方面:心力、脑力和体力。通过拆解这些核心能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生命力,调整每个面向的阈值和损耗。无论是锚定长期目标的心力,还是思考、决策的脑力,以及动态适应环境的体力,都是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能量。

溯本清痘:抗痘三年的经验与总结》是由作者清云撰写的文章,他分享了自己抗痘的经历和三年来的总结。从高二开始面对长痘问题,作者经历了一系列的折腾和尝试,包括美容院治疗、医院就医以及跟随护肤博主研究护肤品等,但一直未获满意的效果。最终,作者选择专研皮肤学的书籍和资料,发现答案似乎就在曾经折返的路上。虽然医学对于长痘机理的解释仍不完全,但已有了一些了解的相关因素和机制。在治痘思路上,抑制雄激素分泌和制止其他因素成为关键。

eb76588035132019e18b03c757090c2

社区摘要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18 期一派投票《2023 年,你会考虑购买折叠屏手机吗?》中,共有 948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最终的投票结果显示,已有超过 10% 的投票用户购买了折叠屏手机,而超过一半的用户则不考虑购买。

别惹小炸毛 (+35) 购买的理由只是我想要一个很酷的手机。

Complicated (+18) 还是看不顺眼中间的折痕。

Frank4653 (+18) 折叠屏用了半年多了,我感觉体验还是非常好的,主要是因为我经常用手机读书,展开后屏幕看微信读书、得到读书等,读书效果大幅度提升。

TimeGhost (+10) 偶尔的痒点需求,比如看视频、整理表格、多应用打开,长久的直板手机使用习惯上是直接横过来,并不会演化为痛点需求。

更不用说当前仍显高昂的价格(新机 + 售后)、无法预期的寿命等。

旺财啊你可长点心眼吧 (+7) 折叠手机唯一的意义就是 NDS 模拟器。

Roman_Wang (+6) 什么时候同性能价格一样了,就可以买了。现在不适合普通用户买,除非你想为折叠屏幕的发展出一份力。

铅笔划破夜 (+5) 可能会买,因为事业单位、国企、央企有在传不能用苹果,这个是口头通知的,目前还没正式发文,估计会和特斯拉一样。

DwightLee (+5) 被苹果生态绑架了,不然的话倒是挺想要横折手机的。等这一套苹果全家桶全用到淘汰,就换折叠屏手机。

SoberStudio_阿铖 (+2) 主要是 vivo 和 samsung 的小折叠做得太好看了😂很难不心动。

厘寻 (+1) 如果抛开价格,折叠屏很适合作为双持党的办公娱乐机,当然,iPhone 还是主力机,折叠屏正好可以形成互补。

少数派_973438 (+0) 用了一阵子,直接感受就是,如果让我买作为第二台手机是不错的。一些场景的确是展开的屏幕更加有优势,比如读书,比如看文件。但是这两个场景只占我使用手机时间的 5% 不到。所以让我目前付出溢价去买折叠是没多大动力的。

少数派 82389593 (+0) 买前犹豫,买后真相,感觉折叠屏是为平板吃灰用户出的,想想你多久没碰你的 iPad or Android Tablet 了😄,如果你是窄边框小尺寸平板爱好者,这个市面上有且只有折叠屏了。

bx516 (+0) 20 年开始玩 Galaxy fold,陆续玩过 OPPO 和华为,现在手持 Mate X3,感觉已经很棒了无敌手。

luvian (+0) 因为出门的时候基本上都带着笔电,所以觉得折叠屏是真的没什么用,至少现在如此。

少数派 51853615 (+0) 不会。目前的折叠屏尺寸设计让全屏观影的显示面积大小和普通手机横屏几乎一致,阅读也只是填充了屏幕,各种 app 的适配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整个体验没有在获取信息密度和质量方面带来质的提升。为了换取那一点点体验,用户需要承受更贵的价格、更厚的机身、更高的损坏风险、更拉垮的续航、更妥协的硬件设计,得不偿失。

克莱德 (+0) 自用的话算了,但过年打算买个星星星小折叠给老婆当生日礼物了,她看上了小折叠 —— 不得不说至少这类产品还是很受女性朋友们的喜爱呀。

emmy (+0) 之前拿到了一台 huawei P50 pocket。

1)确实轻便,pocket 名副其实,塞衣服口袋很方便,比较下来看我的 iphone12promax 仿佛是一块砖;

2)方便破冰 (有点离谱但是真的),每次碰到不熟的人,拿出手机的时候大家都会说,「 诶你这个是哪款、折叠机用起来怎么样、可以拿来看一下吗」这类的,因为还没有普及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会有点好奇心

3)可能我的手机是比较早期的折叠,所以其他功能的折损上感觉比较大,比如拍照不好看,而个人少自拍,所以用后置镜头自拍的场景一次都没有发生。其他的感觉和大砖头没什么差别。

少尉 (+0) 我是从 iPhone 无痛转到 oppo find n2 的。因为手机平时就用来看视频、文章,所以折叠屏会舒服很多。工作上有很多要将手机内容演示给别人看的情况,这种场景下,折叠屏会比直板手机要有优势的多。总的来说,看个人习惯和经济情况入手了。

还在呼吸未来可期 (+0) 很想要一个小巧的竖折手机,但是现在还接受不了用旗舰机的价格换个中端的体验。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好用不一定昂贵:付费工具的经济实惠替代品大赏》,欢迎来聊。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Levinson:贝尔金 belkin BoostCharge Pro

  • 入手价格:570
  • 渠道:京东

从今年 7 月发布开始就有在关注这个产品,主打的是第一款支持 S7/S8 手表快充的充电宝,包装盒上大大的 Made for WATCH logo,抚慰了我被前任充电宝伤到的心。

这次购买的契机是 2020 年买的南卡充电宝毫无预兆地完全坏掉,而且是在我和妻儿去珠海澳门玩的时候,前几天在珠海我的 11 Pro Max 都还够用一整天,所以充电宝就没有拿出来过,然而第四天去澳门的时候,手机频繁切换中国移动和 CTM 的网络,又极度依赖导航软件,电量蹭蹭掉,这时候从包里自信地拿出充电宝准备挂尿袋,按下开关却发现毫无反应,我只以为是出发前忘记确认电量了(因为之前有试过充满了很久不用,再开电量依然很足)。只好全天省电模式硬撑到回家的高铁上,给手机用 iPad 补了电,好不容易到家,给充电宝一插线发现依然毫无反应,试了几次才确定是完全坏掉。

然后又看到了林肯在会员社区发的 帖子

从 S7 支持快充以后,线圈就和原来不一样了,用老的充电器给新手表充电只会充得又慢还热。

之前出差时也确实感觉到带个 Watch 充电线的麻烦,我也没有多 C 口的充电器,只能到酒店后先充 Watch 睡前再充手机,有时候 AirPods Pro 也会没电,总之各种不便。

 1️⃣对小品牌的不信任 2️⃣这款产品又正好切中我的需求 3️⃣价格也比首发有所降 4️⃣4 新的出差可能又快到了, 这些因素促使我小奢侈一把购入了它:

包装是相当大厂风范的,而充电宝本身上手的第一感觉也是手感怎么这么好,就挺类似于 iPhone 官方硅胶壳的类肤触感的。随包装还送一根意义不明的黑色 C2C 线,因为太短了(30cm)所以给充电宝本身充电不太合适,而 iPhone 暂时还没有 C 口的机型,可能只能等以后换了 15/16 系列才能给手机用吧。暂时就继续用我派的黄色 Jsaux 0.25 米线好了。

第一个要测试的当然是手表是否能快充:

单圈表带可以很方便地挂在上面,也能给 AirPods Pro 二代充电,还吸得挺牢的:

按 belkin 的说法, 可以在 45 分钟内把 Apple Watch 从 0 充到 80%,S8 可以充满 14 次,iPhone 14 可以充满两次。

充电宝本身的充电功率是 20W,给 iPhone 充也是 20W。可以给 iPad 充,也可以给 Mac 充电救救急啥的。

电量指示用的四个呼吸灯在充电宝本身充电时会缓慢闪烁,等四个灯全部亮起不闪了就是充满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 Apple 亲儿子配件品牌,这款充电宝也是需要按开关才能从冷态(即长期不用后)开始充电的。

呼吸灯的亮度等级很多,不是那种非亮即灭的,让闪烁过程挺有高级感

有了它,以后出差我就只需要带一个 MacBook 的充电器和一根 C2C 线、一根 25cm C2L 线即可了,明年如果换新 iPhone 的话,则只要一个充电器一根线就可走天下,这不得给欧盟磕一个?

@车不能快:客制化键盘——Vertex Arc60

  • 入手渠道:VERTEX 工作室赠与
  • 入手价格:团购参考价¥2150(黄铜配重,Martix 代工涂层)

八月中旬,vertex 工作室送了我一把 Arc60。在这个时间点找我,其实挺意外的,一方面,键盘的团购销售已经结束了,所以这是一个在产品不卖之后的送测。另一方面,由于我不是一个很会拍照的玩家,再加上本身评测风格就有些尖锐,很少有厂家会愿意找我做深评。

说回键盘,其实我此前已经拥有过一把 ARC60,不过组的是热插拔,并没有选择焊接。

arc60 是一把相对小众品味的产品,一方面缺少方向键的 60 配列一直处于大众配列边缘,另一方面 arc60 是一把必须要焊接才能体验到完整乐趣的键盘。

vertex 是一个有些「叛逆」的工作室,首部作品 angle80 仅提供焊接 PCB,这对于现在的大环境而言简直是「不可理喻」,但对他们来说,焊接或许有着别样的情怀和优点。

这次焊接我选择了 Gateron Luciola 露秋娜轴,这款轴体是今年佳达隆发售的轴体中我最喜欢的一款,不过他的价格也非常贵。

22mm 双段镀黑加长弹簧和搭配 3.6mm 的行程以及提前触底,55g 的压力原本于我而言是稍重的,不过快速的回弹和干脆利落的手感让我真的很喜欢。

轴体的声音不是流行的麻将音,是一种类似喷漆罐头摇晃的响声,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单薄、清脆,但是非常干净的声音表现,顺滑度也非常好。加入荧光材质后,外壳稍显软,所以声音没有很尖锐。

无钢焊接的难点主要在于轴体定位,因为缺乏定位板,常有焊歪的情况。我一般是采用按压焊接加键帽试组来保证定位准确,不过这样做其实也难免会歪一两颗,不能太强迫症。不过轴体定位难易其实还取决于制造商的孔位是否精准且大小合适,近来也有不少工作室在焊接 PCB 的制造上犯了低级错误。

其实说来也好笑,在后续与 vertex 的交谈中我才知道,我是他们送测中为数不多会自己焊接的玩家,许多有一定粉丝量的博主甚至都不会焊接,所以国内有关 arc60 的介绍和视频寥寥无几。

从组装体验上来说,arc60 其实是一把充满乐趣的焊接套件,主键区的开孔定位较为准确,边缘和大键需要多加注意,整体结构简单,是一把凭直觉就能很快组装完毕的键盘。

实际使用下来,无钢焊接的体验,可以说有些单薄,但也可以说是十分纯粹,它会给我一种很原始的体验,倒不是说那种所谓老式机械键盘 OG 风味,而是一种,非常纯净,不含杂质的感觉,非常适合那些独具风味的轴体上机,它会最大限度的去放大这些轴体的特点,或许这么说确实是有些心流了,但实际上这款套件的效果真的很难用时髦的标签如麻将音、雨滴音、马蹄音、北海道碎石音等来描述。

手感方面,虽是传统的 gasket 棉条结构,但是整体调教相当不错,套件的主键区一致性极佳(包含空格部分),不过边缘显得硬很多,整体略韧。

有关于这把套件更多的细节和体验,日后会专门再出一篇详解,在此不多赘述了。

做个总结,我觉得用「孤芳自赏」来形容 arc60 这把套件再合适不过。它身上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逆水行舟」—— 焊接、60 配列、大刀阔斧的造型、不开槽的 1.6mmPCB。但正是这些叛逆的特质换来了一些难能可贵的体验 —— 舒适的焊接体验(不开槽使得无钢远比那些开槽的容易)、一致性极佳的手感、纯粹的声音表现。

这不是一把适合新手的套件,价格方面,虽然我觉得还挺有性价比,不过 2k 并不是入门的合适价位,组装方面,焊接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有一点的门槛,不过我觉得相较于芯片维修,针脚维修之类的,键盘焊接真的是非常低难度了,焊接也属于生活中比较有用的技能,推荐学一学。体验方面,许多用户的第一需求就是软弹和麻将音,这把键盘显然不在此列。

但于我而言,这是一把值得记录的好作品。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 户端、关注 少 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 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2701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