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自从 11 号晚上 11 点准时打开《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开始,我这一段时间几乎都在海拉鲁大陆探索。可以说,每天除了工作、睡觉和吃饭的时间,我基本都捧着 Switch 在玩《王国之泪》。女友也看出了我对《塞尔达传说》系列的喜爱,于是在刚过去的 520 给我送了任天堂出的《塞尔达传说百科全书》和《塞尔达传说 30 周年艺术设定集》。
这两本书均收录了从初代《塞尔达传说》到 2013 年《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神力 2》的所有信息,以及《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部分内容。《30 周年艺术设定集》主要收录了系列作品的一些原画、设定稿,书本印刷质量非常不错,以《塞尔达传说:御天之剑》的原画为例,作画时的笔触也清晰可见。由于《30 周年艺术设定集》只收录了图像,快速翻阅下来就像坐上了时光机,看着林克形象的变化。当然,也可以静下心来一页页翻阅,仔细欣赏每一张图里的细节。
相比之下,《百科全书》则更像是一部完整的编年史。从角色的背景故事与设定,到世界线的发展,再到所有物品的图鉴,你几乎可以在《百科全书》里看到关于《塞尔达传说》系列所有的信息。如果说「字典」般的介绍显得太过琐碎,那么在「档案集」这一板块下,读者还能按照系列发售顺序来深入了解每一代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档案集」中,除了有游戏的剧情梗概、地图等信息外,最吸引我的还是开发的幕后故事。比如《塞尔达传说:织梦岛》的介绍里,就贴上了当时用于设计对话的手稿。有趣的是,这些设定稿上原本应该是日语和英语的部分,也被翻译成了中文,并用手写体做了优化。
比起简单的「翻译」,《百科全书》更像是「本土化」。尤其是在图鉴的部分,《百科全书》甚至将内容按照拼音顺序重新排列,方便中文玩家检索。不过,书中有部份内容的翻译或许与玩家常用的名称有所不同,比如 Capcom 就被翻译成了「喀普控」而非大家熟悉的「卡普空」。
相比于书本内容的充实,在抽开盒子后看到的插画反而是最令我激动的地方。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塞尔达传说》系列伴随着时间的传承与进化;而在现实里,我们更是可以亲身投入到游戏中,体验每一位林克的别样冒险。或许,这两本书最好的归宿是被放在展示柜里陈列着,偶尔拿下来阅读一番,找回那份感动与热情。
陪伴我在《旷野之息》度过 200 多个小时的 Nintendo Switch 长续航版,最终也难逃命运出现了左摇杆漂移的问题。好消息是,就在我遭遇此问题的时间点,iFixit 恰好发布了一段借助谷粒霍尔传感器替换摇杆永久规避漂移问题的视频;坏消息是,iFixit 的视频有太多一句带过的拆机细节,跟着视频操作的我意外地把手柄主板上的电池 pin 针给掰断了。
购买一对全新的手柄要 500 元左右、谷粒的替代摇杆 130 元左右、旧机出售 600 元左右、自己再次动手维修或许依然有「翻车」的风险,另外本栏目还有 200 元左右报销……
于是一个伟大的决定诞生了:我出掉了 LCD 长续航版本,迎来了全新的 OLED《王国之泪》限定版!
和经典的红蓝甚至朴素的黑白相比,我其实并不喜欢限定版的设计,你说它是左纳乌,但路人非说它是土豪金你也没办法。甚至主机背面的黑白配色、灰色底纹甚至底座的白色背景金色点缀,都要比手柄好看不少。
所以这次换机真正的意义源于 OLED 版本而非「王国之泪限定」。作为一款主打便携性的游戏设备,此前我在地铁上玩 Nintendo Switch 时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屏幕亮度。LCD 的屏幕贴上钢化膜,配合《王国之泪》前期灰蒙蒙、湿漉漉的画面观感,坐在座位上玩游戏的我或许比从地铁起点站站到终点站的路人还要累;OLED 屏幕观感上更亮、更艳丽也更通透,开机看到任天堂 logo 时就能给人一种「鸟枪换大炮」的满足感(就是刚启动《王国之泪》时狗牙有点多)。
因为它太过明丽,我还好奇去查了查新旧两款的屏幕亮度对比,得到的结论却是 OLED 版亮度其实更低——合着 LCD 版本单纯就是对比度不够/伽马没调对?
另外,作为 LCD 长续航版本用户,OLED 版其他细节上的改进也让我相当满意,比如终于不再扁平复古的扬声器效果、看上去孱弱用起来鸡肋的支架也迎来了升级等等,这些都是「早买早享受」玩家们聊过的,这里不再唠叨;OLED 能效表现本应更好,但整体续航方面我却并没有感受到什么进步,或许是《王国之泪》强度太高了……
另外我还是有点拿不准任天堂所说的 OLED 改良版摇杆今后会不会漂移,如果会,我希望是 Switch Pro 或下一代 Switch 发布的时候吧。
说来惭愧,尽管身处一个普遍爱好键盘、也卖了不少键盘的团队,我却没有受到兰芷之室的熏陶,而是继续满足于、甚至偏向于薄膜键盘的手感。在「键」产丰饶的办公室,我当然不介意轮换蹭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机械键盘;但回到住处,我对于服役六七年的 Magic Keyboard 也没有什么不满。
不过,我对 Magic Keyboard 确实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妄想,那就是希望它能支持多设备连接。这样,我就不用每次为了偶尔操作桌底当服务器的 Mac mini,卑躬屈膝地把键盘插上去专门配对一次。
为此,我也调研过尺寸、手感、做工与 Magic Keyboard 相当,又支持蓝牙多设备的薄膜键盘:
此外,它俩都是四五百的价位,放在机械键盘平民化的大背景下,似乎显得性价比有限。
前两个月,我在办公室偶尔翻出一把微软设计师键盘,发现它各方面倒都挺符合要求,只是塑料感强了点,而且键位和 macOS 不太匹配。这也给了我一个思路启发:看看主流厂商给自家设备出的配件键盘。毕竟,大厂找的代工估计质量也不会太差。
按这个方向找了找,还确实发现了华为出过一个「高键程智能键盘」(型号为 CD34)。不过,国内官网好像已经下架了,只有国际官网上还有信息(称为 Huawei Ultrathin Keyboard)。
一看外观和参数,还真挺不错:
再看定价,电商平台上的新品普遍在 250 元左右,本身已经可以接受。但让我们礼节性地去海鲜市场探探风……果然,有很多「仅拆封」的国际版,标准美式布局要价 160—180 不等。FWIW,很多详情页一堆错别字的杂牌键盘都卖到这个钱了;那不找了就你了。(有的渠道卖的是欧洲键盘布局,虽然更便宜,但没有必要添这个麻烦,如果感兴趣注意不要买错。)
隔天到手,确实就是个仅拆封成色。至于那个写在产品名里的「高键程」,肯定跟机械键盘没法比,但确实一眼看过去就比 Magic Keyboard 更「深邃」,打起来也更带劲(但略微偏软)。如果说有什么缺点,最上面一排媒体键跟 Mac 的常见分布不太一一致、功能也不完全兼容,比如可以调音量但不能调亮度;但有 BetterTouchTool 之类第三方软件的自定义在,这倒无关紧要。另外,键位拨动开关的设定偶尔会失灵,变回 Windows 布局,需要来回拨一次才能恢复。
然后……我觉得也不需要什么然后了?毕竟蓝牙薄膜键盘就是一个足够标准也足够无聊的品类,没有差评就是一种好评;再结合价格,我甚至愿意给一个推荐。
不知怎么的就成了新玩意里的 iQOO 专门户:从普通的数字版旗舰到极致堆料的 Pro,从中端的 Z 系列到今天的 Neo 系列,各有各的打法和特色;Neo8 Pro 在我看来就如其名,多了一些「先锋特质」。
「先锋特质」首先体现在这颗五月初新鲜火热发布的天玑 9200+ 芯片,对标的应该是还未发布的骁龙 8+ Gen2,是 9200 的提频版本,算是半代提升的产品。如今芯片厂也选择一年发布两个版本,下半年发布的带有加号的满血高频版在我看来是更加成熟的正统作品,更高的频率配合精细的性能调教、充足的散热堆料,应该是游戏玩家的不二之选。我在日常使用中就默认开启 Monster 模式,并且在《控制台》中将动画改为高效,总体感觉更加顺滑流畅;不喜欢动画的玩家也可以在设置中的动态效果中关闭动画,享受秒开的感觉。
另外就是这块 1.5K 分辨率的屏幕,在我看来是另一种代表未来趋势的特征。对于部分旗舰产品还在标配 1080P 的屏幕,我其实颇有微言: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宽大的今天,为何部分旗舰产品还在标配 1080P 分辨率的 OLED 屏?而标配 1440P 分辨率之时为何又将渲染分辨率降低到 1080P 来节省微不足道的电量,而 2016 年左右分辨率「军备竞赛」之时的手机无论从电池电量还是绝对性能都远逊于今天的手机?反观华为和 Apple 这些知名厂商,很早就在自家的设备上定制分辨率介于 1080P 与 1440P 之间的屏幕,从而在显示效果与实际功耗间取得平衡。从显示效果来看,日常打开微信读书看得挺舒服,字体清晰锐利,非常接近我手上的 Pixel 4 XL。
第三个较为 Neo 的点,自然是 120W 的峰值快充功率。自从购买了一条能看充电功率的充电线后,我就特别好奇这些高瓦数快充设备在实际能够达到的功率。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这类私有快充协议需要采用原装充电头和充电线才可以协定到宣传的功率,我替换用第三方的线最高能够承受的功率仅有 5A,肯定是达不到标称的 120W 功率的。实测在不开启「超快充电模式」下,60%电量可以稳定握手到 65W 左右的功率。至于上百瓦的超快充到底有多实用,这里我想借用 xda 编辑 ben 老师的观点:平日里可能没什么感知,但是一旦从早到晚都在室外(不管是游玩还是工作)的话,用空闲的 10 分钟「泵回」电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海拉鲁大陆已经饱受电量续航焦虑了,在现实世界里就不要了吧。
朋友们,我觉得我找到三百元内的最强标签机了。
井井标签机在《小红书》等平台名气很大,火到我忍不住怀疑它的真实水平,总担心它的名气是炒起来的。我此前在用兄弟的另一款标签机,但(被猫一通摧残之后)出现了严重的打印横纹、不清晰等问题,不得不换个新的。挑来挑去,我决定赌一把,看看这网红产品到底怎么样。
然后我赌赢了。
我选择井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是价格。目前市面上的标签机整体分为两条路线,其一是热敏,要使用专门的热敏标签纸,热敏纸上有热敏油墨,机器只负责加热,加热的部分就形成了图案和文字;其二是热转印,这种方式的原理更接近传统喷墨打印机,通过加热把油墨转印在标签纸上。两种方向各有优缺点:热敏机价格低,但需要购买热敏标签纸,而且长期保存后会褪色;热转印机价格普遍比较高,支援的耗材材质种类更多,打印效果也更持久。
由于我此前那个标签机已经花了三四百块,这次就不想破费了,所以选择了百元价位的热敏机。但即使不考虑旧机器被猫搞坏了这件事,井井的打印效果也远超旧机器的正常水准,其打印质量非常扎实——字迹浓郁,笔划均匀,完全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井井标签机有配套的独立 app,不需要像很多同类产品一样非得跑到《微信》里用小程序设定打印内容。井井的 app 里内置了非常丰富的字形、边框、模板等,在美观和实用度方面都在水准之上,我个人比较喜欢没事换个边框玩玩,增加一些小变化和小情趣。
井井第一方的标签纸算是比较贵的,单卷价格在十五块钱左右。这也是此类产品常见的商业模式了——机器不赚钱交个朋友,耗材才赚钱。反正市面上同类标签机使用的标签纸规格都是一样的,也有大量第三方卖家在出相关产品,所以如果对耗材价格敏感的话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多搜搜。但我自己觉得井井出的标签纸有几款还挺好看(比兄弟的标签纸好看多了,图里这个迷之土气的雪花纹案标签纸就是兄弟的,我因为怕浪费没舍得扔),我也轻度囤了一些。如果不是新屋开荒级别的高频使用,只满足日常整理需求的话,标签纸的消耗其实不会很多,每月一卷都算是用得快的了。如果你此前还没入坑标签机,这个耗材成本和消耗速度也可以做个参考。
市面上还有几款和井井价位差不多的对标产品,譬如文具大厂得力也出了标签机。我在选购时也摇摆了一番,不过因为井井的外观更好看,所以最终选了它。如果有哪位朋友买了其它家的标签机,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使用感受。
空调,作为夏季的唯一救命「良药」,能在炎炎夏日中为我们带来清凉舒适的环境。但是空调本身如果不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不仅会增加能耗,也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每年因为吹空调导致「空调病」的新闻也有不少。所以,每年我们家在春季都会安排一波空调清洁服务,来给空调做一次深层清洁。
不过其实空调开久了我发现,空调持续运行 1~2 个月以后,空调的滤网一般也会沾上很多的灰尘,每年清洁一次看起来也不是很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把空调滤网拆下来,清理清理上面的灰尘再装上去。日子久了,自然也会觉得这个过程有点麻烦,想找找有没有那种一次性的滤网。
今年找清理空调的上门服务之前,京东给我推荐了一个叫「吉若奥 Ginnoair 空调口罩空调滤网」的关联商品,抱着要不试试的心态买了两组抗菌版。到手以后,发现和空气净化器上的 HEPA 滤网材质有一点点像,至于抗菌的功能据官方宣传则是依靠了滤网上的一价铜离子。
安装过程也很简单,清理回风口附近的灰尘并水渍擦干,再把滤网两头的胶带撕开贴在整个回风口附近就可以了,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还在两侧额外增加两个密封装置加强气密性,不会让灰尘从旁边漏进去。整个安装过程无需任何工具,唯一麻烦的一点就是你要站得很高才能看到分体式空调的回风口。
别的用途先不说,至少阻挡灰尘这一点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在开启装了滤网的空调以后,室内的 PM2.5 数值和 PM10 数值确实在 2 个小时内从较高值回落到了一个很低的数字上,至少这个滤网在阻挡灰尘上是完全没有问题,至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用每个月都清洁次滤网了。吉若奥官方宣传他们家这个滤网可以使用 16 周(大约 4 个月),基本能简单覆盖江浙沪地区的空调的使用周期,吉若奥甚至还给滤网准备了一个色卡,方便用户通过比对色卡来判断要不要更换滤网。至于抗菌是不是真的有用那就有点难说了,没数据实测也不敢乱说。
从我主观体验来看,吉若奥滤网对风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明显能感觉到在空调最低档风速下风柔和了不少,但看在可以阻挡灰尘的情况下,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不过目前使用时间还不长,如果未来发现更多有意思或者值得吐槽的地方的话,我也会及时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