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Android 码表?这不就是拿手机当码表用?
——是,也不全是。这的的确确是一个正儿八经的 Android 设备,装有 Android 12 系统,可以安装所有的 Android 程序。你真的可以一边看 B 站一边通过高德导航来骑车,屏幕 DPI 高达 292,非常接近视网膜级显示屏了,在娱乐性上和其它码表都不是一个维度。

同时这也的确是一块严肃的自行车码表,可在 -10℃ 至 50℃ 的极端环境使用,也有 IP67 防水防尘,也有高端码表才有的双频多星系统,还支持 Ant+ 这样专业的设备协议,在软件端也有爬坡规划、Strava 赛段、训练课程等专业骑行功能。

这就是另类小众的 Android 码表 Hammerhead karoo 3。
Hammerhead 是一家在 2013 年成立的码表公司,在国内被亲切的称为「锤子码表」。在 2017 年推出首款码表 Karoo,以搭载 Android 系统而备受关注,甚至得到了彼时炙手可热的四届环法冠军弗鲁姆的投资,还有什么背书能比看表狂人表哥使用更好呢?
虽然表哥不咋用吧,就佳明是生活和比赛,IGP 是工作,锤子是投资。所以 Hammerhead 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在 2022 年被 SRAM 收购,得到大集团支持,才开始有了和佳明 Wahoo 扳手腕的资格。
Karoo 3 是在 SRAM 支持下的首款作品,相比前作提升巨大,就从纸面参数来看,已经到了第一梯队。

那么,Karoo 3 能不能完美解决专业选手嫌手机当码表不好用,小白爱好者嫌码表不好用的手机无法当码表的问题呢?
比如导航用高德?可以自动规划骑行路线,不用再去网站上画路书,想去哪搜一下就出来了,还可以直接在码表上看到收藏的餐厅啥的,甚至可以在等红绿灯时看到还剩多少时间,够不够掏出手机刷会儿小红书。

或者直接在码表上打开 B 站,看会儿短视频玩玩。

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理论上用这一块码表可以完成所有骑行相关的事,不管是导航、刷 Strava 看赛段、直接用这骑 Zwift 这些骑行相关的,还是刷个 B 站小红书、一边骑车一边听 Apple Music。
但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Karoo 有个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门槛——联网。
由于自有国情在,Karoo 虽然有中文,甚至是国行(和整车或者套件一起的配件),但 Karoo 在国内是没法联网的,需要最高端的科学上网技能——路由器端科学联网才行,和最初的 Wahoo 一样。
同时还需要你对 Android 刷机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敲击几下版本号开启「开发者模式」,然后再连接电脑,通过 CMD 打开侧载安装模式,然后你才可以在 Karoo 上安装 app。

这一步也可以通过万能的黄色小鱼软件解决,更新好固件下载最新地图安装常用软件一条龙服务。
如果以上三段你有任何一个词看不懂,就直接否决 Karoo 吧,不适合你,即使是小黄鱼装好了,使用时有时也会有抓瞎的时候。
如果你恰好是个懂技术的极客,或者身边有这么一位可以帮忙解决问题的朋友,那你可以接着感受一下 Android 系统的码表。
我们继续美好的 Android 码表梦。

在能让 Karoo 成功联网之后,也无法随时享受高德导航或者刷 B 站,因为 Karoo 3 没有移动网络。前两代是可以插 SIM 卡随时联网,到了这代反而取消了,大概是为 eSIM 让路?但在咱们这 iPhone Air 都得花大力气才能搞定的事,码表就别想了。
实测下来,高德是可以在家里开启导航之后路上没网也是可以用的,当然这个是高德自己的锅,没网就无法搜索地址,换百度地图就行,每次出国如果没办卡就只能用百度地图。

所以一般我还是用自带的导航多一点,Karoo 的地图可能是所有码表里最好看的,就完全和手机地图一样。清晰的街道和图案能让你一眼看清,导航也可以同步来自 Strava 或者 Komoot 的路线,或者是直接用自带地图将位置发送给 app,让 Karoo 自动导航。

B 站或者音乐软件可以用缓存内容,Karoo 有 64G 硬盘,也能装一些了。不过 Karoo 没有扬声器,音频内容得蓝牙耳机连码表才能听到。此外就是续航也会尿崩。
Karoo 标称续航是 15 小时,但和所有 Android 手机一样,虚标是基操。实际使用下来,连接了心率计和功率计,开着导航,赛段和爬坡规划都打开,屏幕自动亮度,GPS 也是自动选择,实际使用全程 8 小时实际骑行 6 小时 46 分耗电 76%,推算一下也就是 10 小时左右。
有时还会莫名耗电快,就和 Android 手机一样,不知道哪个程序在后台卡住还是什么情况导致耗电,本就不富裕的续航更是雪上加霜,总之续航你当 8、9 小时看会稳妥一点,如果要开导航和音乐软件,那续航再打个折吧。

不是有点明白为何专业码表厂商不用 Android 系统,以及为何手机不能做码表了?
那我们就顺便盘一下为什么手机不能当码表用。
第一,手机会坏。苹果官方就建议不要把手机放自行车上,会震坏对焦组件。
第二,不安全。大都手机放车头都是套了个橡胶套,并不稳固,高速下的震动很可能让手机飞出去造成危险。
第三,不好用。传统手机在阳光直射下不仅屏幕看不清,还容易过热,然后卡顿乃至自动关机。还有手上有汗水或者遇到下雨时手机触屏容易失灵。
第四,续航不够。手机一直开着使用大都在五六个小时断电,短点的三四个小时,而周末骑个车六七个小时是常态,偶尔还要十来个小时的,手机续航根本不够。
第五,没法接专业附件。尽管现在很多功率计等配件都支持蓝牙了,但蓝牙的稳定性和传统码表的 ant+ 协议还是差一些,不太好用。

作为准「Android 手机」,Karoo 针对这些问题在硬件上下了不少功夫,IP67 级防水防尘,工作温度横跨 - 10℃ 至 50℃,满足了基本的码表要求,要超过这个温度范围我们也不推荐骑车了,家里蹲挺好的。
为了解决放不稳的问题,Karoo 设计了很有特色的卡扣,我个人觉得是目前最好用的卡扣,一片水滴一样的码表底座,从上往下插入即可稳固码表,取下时一扭就下来了,相比传统旋钮底座更简单。只是官方底座仅限圆管车把,对于如今流行的一体把只能使用转接座用回佳明规格的底座。

针对手机在强光下看不清和触摸不灵敏的情况,Karoo 也做了优化,在阳光下显示效果和常规码表一致,不会因为大太阳过热或者反光到看不清。
而且这还是一块和佳明 50 系一样的 LCD 屏,有着非常出色的显示效果,细腻清晰对比度高,看着非常舒服,多点触控也很灵敏,在码表圈独一档,都可以坐手机圈的小孩那桌了。
只是软件系统并没能完全发挥出这一优势,虽然在官方 UI 中 Karoo 算得上是高一档,但最好看的效果都集中在了开机动画里。

缺点当然也不是没有,一是 LCD 屏是常亮屏,而非以往码表常用的没有背光的半反射屏。所以在过个隧道或者桥洞时屏幕亮度调节会慢半拍,在隧道里一片白光晃过来,就像是熄灯后玩手机的你。
夜骑时也会有点晃眼,一般我都是手动调到 0% 的亮度,依然觉得有点亮。

另一个是下拉菜单不太灵敏,左切右滑都没问题,和手机一样丝滑,就下拉菜单不好用,经常拉不下来,Karoo 也知道这个问题,他们为此设计了同时按左上和右上键可以激活下拉菜单,也算是个法子吧。

说到按键,在熟悉了 Karoo 的操作之后,我认为 Karoo 的按键是所有码表里最好用的,简单直观清晰明了。常规状态时,上方两个按键是左右翻页,下方两个按键是前进后退,长按还有切换程序或者退出的功能。

屏幕上也会有对应的虚拟按键,点按屏幕或者按键都是一样的,就完美的解决了手上有汗或者戴手套触摸屏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诸如导航界面等非数据页面可以让按键有更多的功能,比如导航时左下为地图比例尺缩放,可以在三种比例尺中跳转,可以方便的知道自己的大概位置和详细位置,而左上和右上则可以通过长按更大范围的缩放地图,非常的好用。
考虑到这还是个 Android 手机,这样动态分布按键功能无疑在拓展性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是电子变速用户,你可以将手变上的按键映射到这四个按键上,这样你就可以完美的通过手变控制码表了。
但讽刺的是,虽然 Karoo 被 SRAM 收编了,但并没有看到 ASX 对 Karoo 有什么额外的支持,和接佳明差不多,也就 UI 好看一点,还不能像 Di2 那样在码表上就挑整变速模式。

说起来,Karoo 被 SRAM 后,禧玛诺官方就叫停了 Karoo 对 Di2 的支持,这个事吧,就很迷,你禧玛诺也没码表业务啊,虽然是友商的产品了,但你不让人用损害的是禧玛诺用户的利益啊。
况且人是 Android 开放系统,有大佬写了个叫 Ki2 的软件就可以在 Karoo 上通过手变控制码表了,甚至支持的功能比 AXS 还多,这个事就很难评。

硬件上的不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 GPS 素质。在定位速度上,虽然 Karoo 有双星多频系统,但是比起天花板佳明还是有差距,在复杂立交或者短隧道里仍会丢失 GPS 信号。也做不到数随脚动,和 Wahoo 一样,人都停下来了,速度还有个十几。

在此我也郑重的向 Wahoo 致歉,之前错怪你了,原来这就是行业水平啊,不是你们不行,只是佳明太强了。
GPS 这个其实可以忍,影响不是很大,就 Karoo 的硬件配置来说,最大的短板还是续航,喜欢长距离骑行的可以直接 pass 了。
用六边形来画 Karoo 硬件的话应该是个箭矢,一个巨大的缺点凹进去(续航),一个巨大的优点很突出(屏幕),其它 GPS、三防这些算业界一流但不领先的水平。

那么配上这么好的硬件,还有 Android 系统的 Hammerhead 实际表现如何呢,我们明天继续唠。
Karoo 实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内核,那个 Android 系统,理论上有着无限的拓展能力。
但就像前文说的,能用,但远达不到手机那样的使用体验,个别软件还会有分辨率不支持导致的一些问题。
成也 Android,开机速度也 Android,从按电源到可以看数据大概得 1 分钟,静待它加载完所有程序。
开机之后的主界面应该是所有码表里最好看的,谁赞助谁反对?

一排悬浮卡片的桌面,每个卡片对应一个骑行类型,和佳明一样。主界面的壁纸可以自行更换,不同卡片切换也会有动画,和手机翻页很像。
点击左下角菜单按钮可以进入设置页面,在这可以查看骑行数据,找到同步的骑行路线或者训练课程。其中有个「个人资料」 的并不是真正的个人资料,这是翻译错误了,没有分公司产品的常见问题,这个是上面说到的骑行类型的数据配置。
在这可以增减调整不同骑行类型所对应的要求,比如是否开 GPS、路面情况、导航提示的详细程度、哪些手机通知可以在码表显示、是否打开爬坡规划和赛段以及对应的信息、还有我最喜欢的感应器设置。

可以选择该骑行用哪些感应器,比如我室外骑行选择用车上的功率计,但骑台子时我会用台子的功率计,避免出现干扰,还有室内骑行时不启用雷达或者车灯,能省点电还避免屋里乱响。
这个功能 Karoo 是最人性化的,佳明需要单独手动开关,不能针对骑行类型分配,而 Wahoo 直接就无法选择。
数据页面的设置也在这里,点击进去后,Karoo 会先展示一个动画,动态的显示目前的配置是什么样的,包括不同功率区间带来的颜色变化都有。

官方的数据也做了三种样式,一个传统数字;一个如同仪表盘加数字可以显示区间;一个数字加底色,和 Wahoo 一样会根据不同区间显示不同的颜色。
整体来说,Karoo 的数据还挺丰富的,常用的几乎都有,但也会缺少一些诸如「单圈平均功体比」 这种不算常用但也不冷门的数据,个别翻译和说法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数据显示上,我还很喜欢 Karoo 将骑行时间和当前时间放在了顶部,就和手机一样,非常实用一眼就能瞟到还不占用数据页面的位置。
就作为一个码表,在基础的数据监测和查看上,Karoo 没有佳明那么夸张的丰富数据,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够用的,况且 Karoo 精美的 UI 对于小白来说可能比多几个数据更有用。

实际上 Karoo 的整个软件设计思路是目前御三家里最新也是最接近手机或者说最好玩的。之前在写 Wahoo 评测时我说 Wahoo 是彻头彻尾的运动员思维,那 Karoo 就是典型的游戏思维。
Karoo 可能希望用户在骑行时通过码表获得完成游戏任务一样的乐趣,而不是枯燥干巴的数字,所以在数据显示上活泼一点让骑行时增加一点乐趣。在更深层次的功能上,也遵循了这个思路。
Karoo 在数据页面外的信息都是以书签页的方式弹出的,在屏幕下端会有不同颜色的书签页,可以上划出来看到相应的数据,比如手机信息、或者是下个路口的导航,相比其他码表一闪而过的弹窗,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错过信息,看码表就能知道有没有信息,当然相应的就是会一直有个标签在那,强迫症患者会难受。

Karoo 的爬坡规划也是首创了不开导航就可自动识别前方爬坡,像不像火热一时的宝可梦寻宝游戏?开着码表骑车找周边的爬坡,看着码表自动弹出爬坡标签,然后征服它。

Strava 赛段功能也是一样,到赛段了自动弹出,画面上会有小标识显示赛段路线、海拔起伏、领先或落后时间、剩余距离等。
最有意思的是 Karoo 用了卡通图标来实时显示你可以追赶或者被追赶的状态。比如有两种皇冠代表了 KOM 和 QOM,如果你有机会角逐赛段最快可以直接挑战皇冠。

对大多数人可能有些难,一般看到的是个胡萝卜,那是离你最近的伙伴的时间,可以试着追赶一下,就像追着胡萝卜的驴一样。
在你身后还有只狼,那是即将追上你的伙伴的时间,离它越近你就越危险。
在完成赛段后,如果你创造了好成绩,还会有个领奖台的动画出现,然后获得 PR 徽章或者是 RB(最近 5 次最佳)徽章等。
总之就是十足的游戏风格,把枯燥残忍的刷赛段体验变得有趣多了。

缺点就是花哨的多了,数据就少了,对于数据党,标签页可能会导致能看到的信息过少,这个情况可以通过轻微下滑标签页缓解,让标签页只显示一半,漏出主界面的数据信息。
Karoo 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来解决数据信息少的问题,没错,Karoo 可以实现佳明 Connect IQ 功能,不愧是 Android。
Android 的程序可不是 Connect IQ 薄弱的底层代码可比的,前面说 Karoo 3 取消了 SIM 卡,所以无法自动联网或者收发信息,但用第三方软件就可以了。

比如最著名的 Vin HKE,不仅可以实现丰富的数据信息显示,类似 Connect IQ 的表盘,还可以实现实时的发信息,让后援车里的教练可以通过 app 将信息发到码表上,有一点类似佳明最新的 Group Ride 里的聊天。
还有整合核心温度传感器或者气动传感器的软件,直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
我最喜欢的 apps 有三个,一个是 PowerBar,可以在数据页面显示两个进度条——心率和速度,可以一直掌握自己的状态。
此外还有几个天气 apps,不仅可以看到实时的风向,还可以用算法整合到坡度里,就比如一段平路但是逆风,它就会根据风速显示 1% 的坡度或者 2% 的坡度,实测下来和爬坡的体感很像。
还有一个是可以显示 6s、12s、30s、1m、5m、10m、20m、1h 的功率数据,如果有突破还会有不同的颜色标注,很适合功率训练。

只是目前软件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仅有的几个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比如虽然可以在一个数据栏里显示更多的数据,但是它可能会只显示一半,另一半就直接看不到了。
又或者是数据延迟很严重,速度、功率显示都比实际的要延迟个十几二十秒,是完全不可用的状态。目前由于软件太少,不确定是 Vin HKE 软件的问题,还是由于 Android 系统导致内部数据处理有延迟。
而且大多数 apps 的 UI 设计很难看,完全没有利用好 Karoo 这块精致的屏幕,甚至连基础的方格都对不齐。
总之和前面的 Android 软件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Karoo 这码表吧,就是这样让人爱恨交加,不是很好就是很差,有着最好的屏幕但又是最拉的续航。有最好的地图但又连个整体海拔图都没有。有最强的拓展性但又有很多 bug。

Karoo 的确有很多设计和功能我非常喜欢,比如前面提到的细腻的屏幕、按键交互、骑行文件的分类配置、以及那几个 apps。
还有不值得细说但用起来就很舒服的网页数据查看,「可以直接在网页上对比不同圈和爬坡段数据」这样的细节真的让人难以割舍,还有可以选择性同步 Strava 或 ICU 这样的第三方平台,码表上点对应平台图标就行,不用一股脑的所有运动数据全同步过去。

但是吧,Karoo 的缺点又几乎是致命的:薛定谔的续航让你不敢拿它骑大活;一些数据的缺少和训练功能的 bug,数据延迟让我没法用第三方插件实现丰富的数据显示,也没有骑行分析帮我监测最近状态怎么样、训练中哪个部分缺练了;新路线或者每日的训练计划都得进三级菜单中才能找到也有点麻烦。就我自己来说,我还是更习惯佳明丰富的数据和训练功能。

对于更广大的普通用户,Karoo 的问题就是门槛太高,需要科学上网不说,Karoo 还不像佳明和 Wahoo,佳明 99% 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Wahoo 大部分也能有答案,实在没有的外网逛逛也能找到。虽然 Karoo 的官方教程是做的最好的,动图加文字说明,但那只能作常规使用教学,遇到问题和深入玩法 Karoo 的用户基数太少了,英文世界都很难找到,有些攻略我甚至翻到了德文内容,感谢 AI。
本人不才,不是专业码农和电子工程师,但也是从塞班刷机时代玩过来的,码表更是用了一二十个了,但在买了 Karoo 的第一周也是完全抓瞎的,研究了好一阵才搞明白,目前在中文世界,这篇文章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详细的 Karoo 资料了。
Karoo 展示了小众领域想要用点先进东西是多么困难,即使是成熟的 Android 开放系统,小团队也很难完全弄顺畅。小众设备也没法采用手机硬件,即使是些边角料,所以那些梦想雷总入场来做 200 块还要全功能的码表也是痴人说梦。
但我认为 Android 码表才是未来,我一直不知道为何国内几个码表品牌不用 Android 码表差异化竞争,搞点爱骑车的优秀码农为爱发电忍受行业的低工资也不是不可能吧。
如果我是佳明老板,我肯定会拉个团队打造 Android 码表,Karoo 的缺点在佳明这都不是问题,现成的算法和数据直接用就行,配上合适的硬件直接就能搞,况且以佳明的品牌力和销售渠道,即使初期成本压不下去卖的贵也有人买单,蹚出一条路之后,Android 系统的潜力足够开启一个新时代。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 ,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 ,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