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 1024|160 天,我从鸿蒙赚了 56840 元
本文分享了一个独立开发团队在鸿蒙NEXT平台上的开发与运营经验。他们的小词典应用在上线后表现超出预期,在下载量、付费转化率和用户评分上均有良好表现。尽管面临API缺失和工具不足等挑战,但鸿蒙商店的免费流量和开发者支持为团队带来了信心。文章指出鸿蒙生态仍有潜力,并鼓励开发者尝试。 2025-10-21 03: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4 收藏

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1024 程序员节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如果你也想分享与鸿蒙开发有关的真实故事与深度体验,或是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开发作品,不妨码上,与鸿蒙一起进击!

你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本次征文活动的其它投稿。


飞书里查了下数据,我们上架的第一款鸿蒙 NEXT 应用截至今天一共卖出了 812 份会员,大约赚了 56840 块钱。

比起很多优秀的产品,这肯定不是一个多亮眼的数据。但对于一个独立开发小团队,在一个不满周岁的平台上拿到这样的成绩单,还是蛮出乎我意料的。

鸿蒙 NEXT 发布以来,或者更确切地说从华为官宣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就一直不缺声量。从普通人、发烧友到开发者大家都有很多讨论,但最一线的开发体感和运营数据分享,在公开渠道中仍是稀缺,涉及到一些敏感数据时更是如此。

恰逢鸿蒙发布一周年,这里也借征文活动分享下我们作为一个独立开发小团队,在鸿蒙平台上最真实的开发体感和运营数据,希望给仍处于观望状态的开发者一点参考。

从观望到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2024 年 3  月 19 日,我收到了第一封用户反馈的邮件,询问我们是否有开发无痛单词鸿蒙 NEXT 版本的计划。

当时我们正在筹划大版本更新,并没有研发精力去再支撑一个新平台的开发。最重要的是,我们也一直在观望怀疑,怀疑鸿蒙是否真会如期推出「纯血」版本。就在这么一片怀疑和观望中,我们发现鸿蒙的声量越来越大。

去年 8 月,我们开始做预研,当时鸿蒙的组件库还不太成熟,我们的 App 有不少产品特性可能要做针对性的方案调整。2024 年 12 月 6 号,或许因为无痛单词在 Apple 和安卓市场做出了一点成绩的缘故,我们收到了鸿蒙团队的邀约,希望无痛单词适配上架鸿蒙商店。彼时鸿蒙 NEXT 正式上线已一月有余,我们收到用户请求适配鸿蒙的邮件也越来越频繁。

我们索性趁此契机正式启动了研发。

我们原计划年初先上架一个包含核心功能的精简版本,中途遇到鸿蒙政策调整,要求后续新上架产品必须与其他平台功能对齐才成。这样一耽搁,直到 2025 年 5 月 12 日无痛单词 App 才终于上架到了鸿蒙商店。算起来鸿蒙版本断断续续开发了四五个月。

整体开发过程倒比预期顺畅,系统本身很丝滑、优化得很好,开发者支持也足够到位,研发上的具体问题有工程师协助解决,拉了对接服务小群,响应很快。

比起安卓,鸿蒙开发体验在体感上更贴近 iOS。

实际开发中,我们会借助 AI 直接将 iOS 按组件转换成鸿蒙 arkTS 版本代码。年初时受限于大模型能力,还有不少语法错误,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总体而言,在 AI 辅助下,除了 UI 层面还需要手动仔细优化下产品体验外,整体的开发流程已经与其他成熟平台相差无几,甚至对比安卓支离破碎的系统兼容性开发体验更好。

缺点当然也有不少,最显而易见的是底层 API 缺失,动画不够丰富、开发工具和配套文档跟成熟平台也有显著差距。有些更细节、更底层的控件支持也还不够完善,比如无痛单词针对文本渲染的一些特殊需求,在 iOS 和安卓平台可以实现,在鸿蒙 NEXT 上就暂时不支持或者会引起严重性能问题导致实际不可用。

聊到这儿想谈一句题外话。

对于之前没有产品开发经验的同学,或者想尝试自己做一款产品的准独立开发者,以往我们的经验是优先建议从 iOS 平台入手。从平台研发生态、文档、上架难度、用户画像等综合来看,都对新手更友好。

但有个问题是 iOS 生态下,几乎很难找到没被满足的需求,或者说至少对新手开发者而言,很难在 iOS 生态下获得开发产品的市场正反馈——因为你要与最优秀的一群开发者竞争稀缺的市场机会。

这就凸显出了鸿蒙开发的优势,作为一个竞争相对温和的新兴平台,它的开发体验很贴近 iOS,值得一试。

关键是能不能赚钱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闲言少叙,先看一组数据。

单纯从数据上看,我们的 App(无痛单词)目前在下载量上,华为市场与鸿蒙市场几乎相同,鸿蒙甚至还略多一些。付费转化率鸿蒙显著高于华为商店,甚至商店评分也是如此。

客观来讲,即便我们借助 AI,在鸿蒙开发过程中大量参考安卓与 iOS 代码的既有代码,基本拉齐了三端的产品功能特性,但鸿蒙版本的无痛单词无论从功能完成度还是细节体验,与安卓版本都存在差距,毕竟相比后者他们已有近两年的开发时间差。

我们推测,一方面鸿蒙早期尝鲜人群经济水平相对更好,同时对新系统上的 App 也更宽容。

值得一提的是,图表虽然统计了最近 160 天的累计数据,但实际上无痛单词 App 在鸿蒙 NEXT 商店上线后,我们几乎立刻就发现了这一「异常」表现。因为在最初上线后的 30 天内,无痛单词 App 在鸿蒙商店的各项数据就已与华为商店持平。

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横向对比 App Store 和国内各大安卓厂商应用商店,鸿蒙商店体验更接近苹果 App Store:没有广告(苹果商店有少量广告)、信息布局更疏朗干净,并且有大量编辑推荐位。

这就意味着至少目前,鸿蒙商店与苹果 App Store 一样有很多免费流量。

鸿蒙商店专题推荐无痛单词

以无痛单词为例,在苹果商店,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官方应用商店都得到过编辑推荐,甚至很多都是最高级别推荐,但实际流量只能说聊胜于无。这也很好理解,多数成熟商店最好的位置一定是留给广告投放的,留给免费编辑推荐的流量严重不足。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最初并不看好鸿蒙「纯血」版本。开发鸿蒙版本无痛单词更多是出于老用户的需求反馈,并没指望在这个新系统和商店渠道上带来多少额外收入。

毕竟平台成败取决于开发者生态,开发者生态取决于开发者能不能在平台赚到钱。

而看到上线后的第一份数据后,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一个念头:鸿蒙可能真的要成了。

鸿蒙背后的人

最近大半年的时间,我们都与鸿蒙团队的人有蛮密集的沟通,让我有机会从另一个切面看见鸿蒙。

去年底鸿蒙团队 BD 联系到我后,经过简短电话沟通,后续一系列动作展开的极快:邮件发送合作文档、协议签署、拉研发对接群。遇到问题直接群里甩 demo 代码,反馈速度极快。整个无痛单词鸿蒙版本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推不动的卡点,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独立开发小团队能得到的支持力度。

更离谱的是,某种意义上我们有机会直接介入了鸿蒙系统的底层构建

今年 8 月,我们计划研发一款新产品,尝试在鸿蒙平台首发。新 App 需要用到仍处于开发中的鸿蒙 6.0 版本特性,我们在 demo 开发中发现,现有 6.0 开发版接口并不满足我们的产品需求。负责与我们对接的鸿蒙同学立刻组局,让我们跟负责该系统模块的团队直接沟通,根据我们的具体产品需求评估鸿蒙系统接口规划。

这当中好多次甚至都是鸿蒙团队主动组织的电话会议,反过来拉我们一起讨论系统接口是否能满足 App 需求。

有一说一我有点发懵,以前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一点感慨

作为一个完整经历了移动互联网前世今生的从业者和数码爱好者,我见证了塞班、黑莓和 Windows CE 的没落,iOS 和 Android 的横空出世,WebOS 的生不逢时,Windows Phone 的惊鸿一瞥怒其不争,AliOS 的毁誉参半。

在操作系统领域,我丝毫不看好还能强势生长出一个新平台。

但被鸿蒙「打脸」太让人高兴了,就像从不可能的石头缝里钻出一株不服输的植物,而且眼瞅着它还愈发茁壮起来。

鸿蒙 NEXT 即便最后没能三分天下,也毫无疑问是国内厂商在操作系统领域走得最远的一个了,非常牛逼——这样讲当然不大文雅,但我实在找不到一个足够有力量的词汇来形容鸿蒙走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就。

App 生态构建路阻且长,真心祝福鸿蒙。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103213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