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113 | 派友热议 AI 浏览器、作者的新玩意和一周热评
嗯,用户让我总结一篇文章的内容,控制在100字以内,而且不需要特定的开头。我先看看文章内容。 文章是关于AI浏览器的讨论,有515名用户参与。反对派觉得AI功能没用,甚至关掉了。体验派觉得有些功能有用,但整体体验不够好。中间派则认为AI和传统浏览器可以共存。 我需要把这些要点浓缩到100字以内。先确定主要观点:讨论AI浏览器,用户反馈分为反对、体验和中间派。反对者觉得没用,体验者部分功能好但整体不佳,中间派认为可以互补。 再组织语言,确保简洁明了。可能的结构:讨论AI浏览器,用户反馈分为三类:反对、体验和中间派。每类简要描述。 最后检查字数,确保不超过100字。 </think> 文章讨论了AI浏览器的现状与用户体验,用户观点分为三类:反对者认为AI功能无用甚至干扰;体验者部分认可AI带来的便利但整体体验不足;中间派则倾向于传统与AI结合使用。 2025-10-14 08:32:58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64 收藏

在上期第 237 期一派讨论《AI 浏览器时代来临?聊聊你的体验》中,共有 515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看来AI浏览器现阶段很难有足够的吸引力

反对派:

ICONIC (+36) 什么 AI?不就是加个插件嘛。是我肤浅了吗?

郁闷人 (+12) 不仅不会,我还要把浏览器自带的 AI 功能关了,到处加牛皮癣和给我塞广告。

废柴铁克诺 (+8) 我讨厌强制塞给我的东西。

Hillsomec (+8) Gemini in Chrome 快点能用吧。

克里斯同学 (+8) 日常用 Edge 和 Safari,我甚至隐藏了 Copilot 的按钮。需要 AI 的时候单独开个 ChatGPT 或者通义千问的标签。

CharlieLau (+3) 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 AI 浏览器(我只用过 Dia 和 Comet),体验不能追平传统浏览器,不觉得多出来的 agent 功能能有什么降维打击的效果。真要说起来,这些浏览器 agent 能力还不见得有 Claude Code 全面。

体验派:

汪汪队好开心 (+6) 就拿豆包 PC 版来说,我曾经确实把 Edge 的收藏夹全部转移到了豆包中,用豆包做了一段时间的主力浏览器,但后续不得不换回 Edge。

首先豆包会在视频界面自己解析字幕生成 AI 总结,导致我在看完 YT 之后豆包账号被封。

其次 B 站的电影页面有概率提示浏览器不安全,请切换其它浏览器,重灾区是迪士尼电影。

墨子规啼 (+5) AI 的应用场景和浏览器的场景其实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一个是宽泛的,一个精准的,一个可以期待搜索引擎,一个满足精准阅读,一个扩展了内容获取的效率,一个可挖掘内容的深度,一个给我它觉得我要的,一个满足我自己想要的。

老麦 (+4) 直接用豆包问问题搜索很方便,也算准确,但是在浏览器里面用 AI 就很奇怪,可能 AI 天生适合对话模式吧。

随机漫步者 (+4) 一直用 Edge 浏览器,内置的 Copilot 够用了,新标签页也能设置 Copilot 页面。

YTu (+3) Arc + 自建 Sidebar。

BCNY 什么时候能把 Arc 和 Dia 融合一下?

奔跑的三日 (+3) 目前还是常用 Edge,习惯了侧边栏。Copilot 目前也更新到了跨网页搜集信息,不过距离想象中的 AI 浏览器还是有点差距。我更想要的是那种可以帮我填入信息的 AI 浏览器,比如在填写报告的时候。

Acid (+1) 用过各种 AI 浏览器,又回到了宣称永远不会添加任何内建 AI 功能的 Vivaldi,不过现在倒是有点怀念 Arc 的 tidy downloads 和 tidy tabs 功能了。

tony4927 (+1) 怎么说 Comet 浏览器的很少,我用的起飞了呀!!

很多任务都可以半自动执行(不那么长的工作流完成 90% 以上),其实也就点击发送 / 确认之类的按钮,我很理解开发者把这个触发交给用户执行。

目前我用它:

  • 寻找添加领英采购人员,互动联系人动态
  • 批量互动 feed 动态
  • 批量撤销申请
  • 撰写个性化领英开发信
  • WordPress 网站优化初级 Yoast SEO(关键词、SEO title、Meta description)
  • 阿里国际站发布链接写标题,副标题,关键词

都可以啊,我感觉玩法还有很多,是有生产力的,准备让同事都用一下。

中间派:

CharlesLee (+2) 我的感觉是现在浏览器完全没有 AI 也不行,但是专门用 Dia、Comet、豆包电脑版也没必要。我现在就是从 Safari 切换到 Edge,理由是 Edge + 豆包插件很好用。(再加上 macOS 26 的 Safari 自废武功去掉了标签栏紧凑布局)

EricKY26 (+1) 不会放弃,但会同时使用,比如现在我就同时使用 Safari(主要),Zen(目前较少,之前用 Arc,但是 The Browser Company 转投精力去做 Dia 了,Arc 基本只是维护状态,不更新新功能了,所以改用了 Zen),Dia(较少),以及国内的豆包(稍多),豆包在 Mac 上是以一个浏览器 + 悬浮窗 AI 助手的形式出现的,日常的需求完全能满足。

小煜 (+1) Windows 电脑上,Edge 是我的默认浏览器,平时不挂代理主用 Edge,挂了代理之后主用 Chrome 和 Arc。Mac 电脑上 Arc 是作为默认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在 Mac 上的体验要比 Windows 上好很多,同时 Dia 浏览器看着也不错,Mac 电脑上最近还有一个潜力股,就是 Comet 浏览器。

总的来说 Mac 电脑上可选择的浏览器要比 Windows 电脑多,体验也要好很多。

SongWang (+1) 依然在使用 Safari,AI 在我看来是改变原有的搜索页,而不是整个浏览器,最适宜的产品形态就是现有的网页形态,没必要在浏览器壳子上加啥 AI,甚至我觉得 AI 是分不同工具属性的,DeepSeek 如果能开发原生的桌面端应用,我想我大概率就再也不会在浏览器上打开搜索类网页了。

搜索结果的标签页在我的传统工作流里存在大量冗余,且需要经常开关,这个体验很不好,让他以对话的形式被记录在一个垂类搜索工具里也许是他更好的归宿,当然其他类型的 AI 也是如此。

keleus (+1) 现在有的几个 AI 浏览器里做的还算好的也就 Comet。

锐评一下几个 AI 浏览器吧:

  • Fellou 之类的,本质上不是浏览器,只是一个 Electron,没有完整的浏览器功能。
  • Dia,把浏览器自带的设置页隐藏了,想要改设置需要进 dia://settings 自己手动输入。
  • Genspark,号称本地大模型,但首页锁死他的官网对话,无法关闭,全是充值广告弹窗,只能说不愧是百度出身的做的。

其实自己主要用的浏览器 + AI 插件或者是 AI 的客户端就足够用了。现在的 AI 浏览器并没有说能力特别强。而且新品太多了,维护期也不能保证,不如等 Chrome、Edge 自己更新 AI 相关的功能(前提是不要塞广告,点名 Edge)。

WK (+1) 从认知角度来说,我不愿意 AI 浏览器介入我的信息阅读,会导致我的大脑惰性;我实在搞不清楚的内容,再请他帮忙就可以了。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数码圈日经话题《你「拼车」过吗?》,欢迎来聊。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103079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