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Obsidian的「勸進文」,強調重點在Obsidian與AI的無縫整合,並舉實例如何透過AI整理Kindle閱讀器的標注重點,以成為互相連結的有用知識。文中對於Obsidian與Notion的「工作桌」、「書架」的比喻也挺有趣的。
「即使是雜亂累積的資料,透過與AI結合,也能轉化為有價值的知識庫,這就是Obsidian的真正價值。」
原文(日本語): https://note.com/suh_sunaneko/n/n072d3f677a35
作者:すぅ | AI駆動PM
作者:すぅ | AI驅動PM
「好像又要因為Obsidian而挫敗了...」
「上次也是中途放棄,這次大概也一樣吧」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這篇文章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我也有過在Obsidian上 挫敗的經驗。最初的理由是「太難了」,接著是「不知道該怎麼用」,最後是「終究沒能持續下去」。
但是,有一天我意識到了一件事。挫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Obsidian很難。
Obsidian能根據你的點子實現任何事,但那終究是 Want(慾望)。我們首先應該專注於解決Must(必須) 的課題。
這次,我將一步一步地告訴你,如何開始使用Obsidian,並且這次絕對不會再挫敗。
如果你正想著「還是放棄吧」,希望你能讀到最後。
順帶一提,本文完全沒有介紹像在X(前Twitter)上流傳的那些酷炫用法或設計。我會以簡單實用為優先!w
在Obsidian上遇到挫折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你「沒有非用Obsidian不可的理由」
如果以 「因為大家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的理由開始,你幾乎注定會挫敗。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這不是你的錯,只是 開始的方式錯了。
要成功使用Obsidian,最重要的是 明確「你想用它來做什麼」。
在使用Obsidian之前,請先整理一下 自己目前面臨什麼問題。
常見問題:
「資訊散亂,感到困擾」
「任務管理不順利」
「想整理學習過的內容」
如果你有符合以上任何一項,並且 認為Obsidian有助於解決那個問題,那麼你就應該使用它。
單憑「因為大家都在用」這個理由,是絕對無法持續的。
這裡重要的是要區分 Must(必須)與Want(慾望)。
Obsidian確實可以根據點子實現各種功能,但請先優先 解決Must的課題。當Must被解決後,再將目光投向Want,這才是成功的秘訣。
首先,讓我們來整理一下Obsidian究竟是什麼。
雖然市面上有些文章會用「第二大腦」或「知識管理系統」等聽起來很複雜的詞來形容它,但 Obsidian只是一個筆記應用程式。
Obsidian只是一個用來管理Markdown檔案的筆記應用程式。
僅此而已。它沒有什麼魔法般的功能。
基本功能:
就這樣而已。 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理由是 因為它對AI友善。
Obsidian具備 適合AI時代的特點。
也就是說,與傳統筆記一樣,人類只需隨手記錄想法,再透過與AI的結合,就能夠整理並活用這些資訊,這就是Obsidian的強項。
例如,有一種用法是 累積Kindle的劃線重點。
傳統方法:
Obsidian + AI 的方法:
結果:
就像這樣,即使是雜亂累積的資料,透過與AI結合,也能轉化為有價值的知識庫,這就是Obsidian的真正價值。
「用了Obsidian,知識就會自動整理好」
→ 不對。你需要手動建立整理規則。
「有了Obsidian,記憶力就會提升」
→ 不對。它只是一個筆記應用程式。
「Obsidian會改變人生」
→ 不對。工具終究只是工具。
我經常被問到「和Notion有什麼不同?」,我的區分方式如下(這是借鑑こじか先生的說法):
Obsidian:
Notion:
重要的是,不要抱持過高的期望。
Obsidian並非萬能。只要將它當作一個普通的筆記應用程式來使用,能解決你的問題就足夠了。
正確導入Obsidian的方法應遵循以下步驟:
首先,請明確 你當前正面臨的具體課題。
不是「因為大家都在用」,而是「因為我想解決這個課題」,以這個理由開始至關重要。
我想大多數人即使被告知要明確課題,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課題是什麼,所以這裡介紹幾個例子。
希望記錄每天發生的事和想法,以便回顧過去的經驗。但普通的筆記應用程式搜尋不便,難以找到相關事件。
補充:如果想寫日記卻難以持續,推薦看這個影片。
想立即記下靈光一閃的點子,但常常忘記寫在哪裡,導致寶貴的點子被埋沒。
想高效地製作文件,但在收集資訊和構思結構上花費太多時間。
同時進行多個專案,但資訊散亂,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將累積的點子提升為待辦事項,進行任務管理
如果以上例子中有任何一項符合你的情況,那麼 為了解決那個課題而使用Obsidian 的理由就變得明確了。
課題明確後,請思考 解決該課題的理想使用情境。
你想在何時、何種情境下累積資訊?這點非常重要。如果無法在想累積的時候累積,那麼基本上是無法持續的。
在思考理想流程時,在不改變日常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能夠累積資訊是關鍵。
例如,這是我的點子累積使用情境
外出時想到好點子的流程
※如果想要我愛用的Google雲端硬碟語音輸入捷徑,可以在這裡取得: https://note.com/suh_sunaneko/n/neb5b8f89a4dc
這個流程的重點:
盡可能在不改變日常生活方式的情況下進行累積,這點非常重要。
其他例子:
理想的使用情境確定後,終於可以開始 建構Obsidian 了。
什麼是Vault?它的結構是怎樣的?
在Obsidian中,Vault(儲存庫)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什麼是Vault:
Vault的結構
My Vault/
├── .obsidian/ # Obsidian的設定檔
├── 00_Home/ # 首頁
├── 01_Projects/ # 專案相關
├── 02_Notes/ # 一般筆記
├── 03_Resources/ # 資源・參考資料
└── 99_Templates/ # 範本
Vault應該建立在哪裡比較好?
Vault的儲存位置非常重要。
推薦的儲存位置: 如果你訂閱了Obsidian的付費方案,說實話放哪裡都行。
iCloud(Mac使用者)
Google雲端硬碟
OneDrive
Dropbox
根據你重視的項目來選擇:
如果重視從手機建立筆記
→ iCloud 或 Dropbox
如果想在多台電腦間同步
→ Google雲端硬碟
我的推薦:
首先,我推薦能從手機建立筆記的 iCloud。因為Obsidian的真正價值在於「想到就能立刻記錄」。
不過我自己因為希望在多台電腦間穩定同步,所以選擇了Google雲端硬碟。w 理由是把所有資訊放在Google雲端硬碟總歸是方便的。
從初始設定到外掛導入
1. 建立Vault
2. 基本設定(依個人喜好)
在設定畫面確認基本項目
選擇主題
調整字體大小
務必更改建立檔案時的預設儲存位置
啟用斜線命令
只要在鍵盤上輸入「/」就能呼叫各種功能
3. 導入外掛
首先,試著尋找是否現有的外掛能解決你的問題。
重要提醒:切勿隨意安裝外掛
4. 若外掛無法解決,則考慮自訂解決方案
如果現有外掛無法實現你的理想流程,自己編寫程式或建立捷徑 也是一個好方法。
例如:
重要的是實現你的理想流程。
不要拘泥於外掛,請選擇 能實現你理想流程的方法。如果你具備技術知識,就能創造出更靈活、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按照這個順序進行,你就能在不挫敗的情況下熟練使用Obsidian。
讓我們實際來建立一個 點子累積系統 吧。
※雖說是系統,但完全不需要寫程式,請放心。
目的: 建立點子累積系統的基礎
檔案儲存位置: iCloud
使用情境1: 在外時若有點子,可從App輸入
使用情境2: 操作電腦時若看到好文章,可立即將文章以文字形式儲存
1-1. 下載並安裝Obsidian
1-2. 在iCloud上建立Vault
~/Library/Mobile Documents/com~apple~CloudDocs/
1-3. 建立基本的資料夾結構
Vault建立後,請建立以下資料夾結構:
點子累積系統/
├── 01_Home/ # 首頁用
├── 02_Ideas/ # 點子儲存用
├── 03_Clips/ # 剪輯・參考資料
└── 99_Templates/ # 範本用
步驟:
目的: 建立一個能輕鬆記錄點子的範本
2-1. 啟用Templates外掛
2-2. 建立點子記錄用範本
`
符號請刪除
---
tags:
- idea
status: false
todo: false
---
2-3. 設定範本資料夾
目的: 讓網頁文章能夠輕鬆儲存
3-1. 安裝Obsidian Web Clipper
3-2. Web Clipper設定
3-3. 文章儲存方法
至此,累積資訊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目的: 將累積的資訊整理得更易於查看
4-1. 啟用Based外掛
預設為啟用,但還是確認一下
4-2. 建立點子列表和待辦事項列表
在「01_Home」資料夾中建立一個新筆記
將檔案命名為「00_Index」
選擇「Based:Insert new base」
進行Based的設定
標題[idea_list]、資料夾和顯示屬性
用同樣的方式也建立「todo_list」
idea_list設定
idea_list 屬性
todo_list設定
這樣一來,只要在idea列表中的筆記加上todo標記,它也會顯示在todo列表中。
目的: 簡化與AI聊天服務的整合
5-1. 啟用Open Gate外掛
5-2. 註冊AI聊天服務
目的: 利用AI功能輔助文件製作
6-1. 啟用Smart Composer外掛(選用)
6-2. AI功能設定
詳細的設定方法可以參考這裡
目的: 隨時都能打開這個配置和版面
7-1. 啟用Workspaces外掛
7-2. 儲存工作空間
目的: 啟動時顯示你最想看到的內容
8-1. 啟用Homepage外掛
8-2. 首頁設定
使用情境1:外出時想到點子
※如果想要我愛用的Google雲端硬碟語音輸入捷徑,請點這裡: https://note.com/suh_sunaneko/n/neb5b8f89a4dc
使用情境2:在電腦上看到好文章時
日常使用方式
使用這個系統,你就能 不錯過任何靈感,並有效率地整理和活用 它們。
這次介紹的僅是 一個簡單的使用範例。
Obsidian可以根據你的創意實現各種可能。在X和note上有許多人分享他們的創意。
你可以多看看這些創意,從中找到解決自己課題的點子,然後一個個實現它,培養出專屬於你自己的Obsidian,這樣就夠了。
你可以參考這些專家的創意,打造出 專屬於你的Obsidian。
如果你對專案管理、產品管理的AI應用,或PM交流感興趣,歡迎加入PM研究所。
PM研究所主要舉辦以專案管理・產品管理的AI應用與交流為主題的讀書會。
PM研究所: 專案/產品管理實踐者社群 PM研究所是專案管理實踐者們聚集、分享現場訣竅與失敗經驗,共同創造次世代PM培育藍圖的社群 sunaneko.jp
未來我也會持續分享有關專案管理和產品管理的資訊,請追蹤我的X和note!
💡 相關鏈接
✅ 解說文章(繁體中文)
✅ Explanation article(English)
✅ 解説記事(日本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