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谭权:深化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 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公安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全国公安机关深化网络空间治理,坚决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强化网络安全保护、打击网络犯罪、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等措施,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5-9-13 02:32:11 Author: www.freebuf.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引领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公安部党委领导下,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自觉站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着力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4年“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现场。

强化底线思维,坚决捍卫网上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公安机关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深入开展网络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聚焦防范“颜色革命”。敌对势力更加倚重将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最直接最便利的工具,大肆攻击抹黑、造谣污蔑,企图破坏我国稳定大局。对此,公安机关保持高度敏感敏锐,高标准、零容忍,出重拳、亮利剑,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各类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连续打赢网络意识形态关键战役,努力做到防患未然、矢志捍卫红色江山。

聚焦网络反恐防恐。牢牢绷紧反恐怖斗争这根弦,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深化打击网络暴力恐怖音视频工作,深化反恐怖国际合作,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暴恐活动滋生的土壤,全国连续8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

聚焦网络信息舆情。当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在网上集聚、交织、扩散、发酵,网上舆论又反过来诱导、策动、激化网下问题,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履职,对借社会热点事件造谣滋事、煽动教唆、引流牟利的,坚决深挖彻查、依法处理,防范网上风险向网下传导。

强化为民宗旨,切实维护网上公共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的铁拳握得更紧。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网络黑客、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突出违法犯罪和网络乱象,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净网”专项工作,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2025年上半年,已侦办突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2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万名,有力维护网络生态秩序。

“防”的网络织得更密。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在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对涉案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网络安全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帮助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依法严肃查处。2025年上半年,利用“一案双查”制度查处案件170余起,行政处罚一批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治”的合力聚得更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强化资源力量统筹,协同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开展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涉高考违法有害信息查处、防范青少年滥用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网络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切实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赴企业宣讲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综合施策,全力保护网络数据信息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公安机关立足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机制,有力推进“护网”系列专项工作,进一步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贯彻实施,认真履行指导监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职责,严防严打网络渗透攻击窃密活动,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监测能力水平,及时发现、预警、处置一批影响国家安全、群众权益和公共秩序的网络攻击威胁事件,督促整改一批网络安全风险隐患。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并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监测预警、通报处置和数据安全出境评估,严格规范互联网企业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依法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2025年上半年,对1.8万家单位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办理一批数据安全行政案件,有力防范应对数据安全风险。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聚焦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全面加强风险提示、安全评估、监督检查,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2025年上半年,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发现、阻断、删除涉枪爆刀、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违规信息130余万条,及时消除信息安全风险隐患。

强化挺膺担当,积极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公安机关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职能定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多措并举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构建可信数字身份体系。聚焦支撑数字经济协同高效发展,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建设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拓展在邮政寄递、文化旅游、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教育考试、金融征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向社会免费提供匿名化的身份认证服务,有效降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方便人民群众在线证明身份、办理事项,降低企业在身份认证方面的投入。

着力服务新兴领域创新发展。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动向,推动建立系统化、全局性、深层次、广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坚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常态化摸排纳管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问题隐患,确保在安好“刹车”的基础上加大“油门”,助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着力为互联网企业纾困解难。拓宽公安机关与互联网企业的沟通联系渠道,构建“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新型警企关系,“一企一策”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依法打击编造传播涉企谣言进行吸粉引流、舆情敲诈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更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用户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办理电信业务。

强化整体推进,不断夯实综合治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公安机关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体系化推进法治、技术、人才建设,着力增强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

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推动网络安全领域立法,与相关职能部门发布部门联合规章,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多个司法指导意见,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法制保障。提升网络执法能力,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涉企刑事案件监督管理。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用好公安机关宣传矩阵,打造“净网”“护网”“网警打谣记”等宣传品牌,每年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特别是“法治日”主题活动,推动提升全民网络法治素养。深化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国际交流,积极推动提升我理念主张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推进技术能力建设。坚持科技兴警,深化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技创新需求,大力推进科研项目攻关,解决了一批公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问题,高质量赋能公安实战。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扎实推进公安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系列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并在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中广泛实施。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政治建警,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高素质专业化公安网安队伍。坚持战斗力标准、立足实战化要求,统筹推进高层次、实战化、急需紧缺、青年后备等专业人才建设,举办“网鼎杯”等高规格网络安全大赛,着力锻造保卫网络空间安全的实战精兵。

新时代新征程,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取得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新成效,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448483.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