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1 - 最近买的书、死神来了、空洞骑士、娃娃菜、博客改动、多邻国
作者分享了近期的阅读书单、观影体验、游戏探索以及生活感悟。推荐了包括《幽灵塔》《假面的告白》《乔布斯传》等书籍,并介绍了《空洞骑士:丝之歌》的游戏玩法。此外还记录了烹饪心得、博客样式调整以及使用多邻国学习英语的经历。 2025-9-4 13:21:41 Author: taxodium.ink(查看原文) 阅读量:5 收藏

tony-todd.webp
图1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中的演员 Tony Todd 的一句台词: "I intend to enjoy the time I have left. And I suggest you do the same. Life is precious. Enjoy every single second. You never know when…Good luck."

去书店逛了逛,看到一些挺有趣的书,回头线上买了一些看:

最近还在看 史蒂夫·乔布斯传

乔布斯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他喜欢禅,早年间还去过印度修行。

他情绪多变,书里总是描写他忍不住哭;

他待人刻薄,会把看不上的人贬得什么都不是;

他极度追求完美,即使是那些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设计得整齐精美,对细节的要求很高,对人的要求也很高;

他有「现实扭曲力场」,能让周围的人相信他,相信他说的话,像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他也影响着世界,例如他做出了首个搭载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让图形界面变得流行。

书的作者是 Walter Isaacson,他写过不少人的传记,行文看着蛮舒服的。


去电影院看了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挺刺激的,不少血腥的场面。

最刺激的应该是开场那一段了,一群人在一座高塔上,然后发生了事故,非常的惨烈。2

剧情上也会设置一些悬念,以为这个人会是这种死法,他却刚好逃过了,提心吊胆地看他到底会怎么死。

我觉得看电影会有些怕,可能是因为幻痛感,虽然受伤的是角色,但想到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很痛,因此而带来了一些害怕和紧张。

看到一个 影评,剧中出演医生的 Tony Todd,在电影开拍的时候,已确诊了胃癌晚期,但还是主动找上制作人加入了拍摄。

导演邀请他在对话的结尾为主角来一段即兴独白,于是就有了荧幕里的那段:

「我打算好好享受剩下的时光,而且我建议你们也这样做。

生命是宝贵的,享受每一秒。

你们永远不知道死亡会在何时到来……祝你们好运。」3


空洞骑士:丝之歌 要发售了,我还没玩过空洞骑士,看到 Steam 上空洞骑士还支持 macOS,就下来玩了一下。

游戏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地图的,需要找到地上散落的图纸,跟着图纸找到绘制地图的 NPC,向他买地图,才能知道自己大致的位置。

当去到一个新区域,一般就是到处瞎逛,有入口就进去看看,总能发现一些新的场景,新的小怪,挺有探索感的。

游戏操作起来也有一点难度,例如有的地方可能需要连续的下劈,或者需要来回冲刺左右横跳,有时会手忙脚乱按错。

目前我玩的强度不高,才开了 4 个区域,打了 2 个 boss,无聊的时候就打开玩半小时到一小时,探索一些新区域,有种脱离现实,去圣巢里旅游一阵子的感觉,这游戏估计我能玩很久。

想着手柄操作可能会容易一些,就买了一个北通的手柄,但似乎 macOS 版本的空洞骑士不支持手柄,连接之后,游戏的指针来回跳动,完全用不了。

查了一下,有人说 安装 Lumafly 然后启用 ControllerFixes mod 可以解决,尝试了一下,确实可以用了,但是不知道为啥手柄一直在震动,手都麻了,索性放弃了,就用键盘玩吧。


娃娃菜 2 吃:娃娃菜蒸牛肉、醋溜娃娃菜。超市买的娃娃菜一般都有 3 颗,再买点牛肉就可以做两个菜,够两个人吃一顿了。

娃娃菜蒸牛肉

  1. 牛肉切片(切条也行,怎么方便怎么来,不要太厚就行),然后加入一勺蚝油、一勺生抽(不够咸下次可以多加点)、适量淀粉、少许油4,搅拌均匀后腌制 10 分钟的样子(期间去准备其他材料,很快就到时间了)
  2. 找一颗娃娃菜,一分为二,把菜帮子铺在一个盘子里,再将牛肉铺在上面
  3. 锅里烧开水,找个蒸屉,把牛肉放上去蒸个 15 分钟的样子(如果不熟就多蒸会儿)

醋溜娃娃菜

  1. 娃娃菜切段(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准备一些小米辣和蒜
  2. 油热后,先放小米辣和蒜炒香,把娃娃菜全都丢进去,炒软
  3. 加入一勺蚝油,一勺生抽(不够咸就多放点,或者加盐),一勺陈醋或者香醋(喜欢酸就多来点),少许的糖(可能是用来中和酸味),翻炒一阵子,看起来熟了就好了(不确定就尝一口)

前阵子投稿了一篇 Emacs Elevator Pitch - Only Emacs can save your soul,里面有很多关于 Emacs 的话,我就想高亮一下 Emacs,从而突出它。

高亮用的是 <mark> 元素,默认是黄色的,但又一想,为什么不做成 Emacs 图标的样式呢,就模仿 Emacs 的图标,做成了渐变色。还给每个 <mark> 元素设置了 title 属性,是一些 Emacs 的首字母缩写扩展5,例如 E scape M eta A lt C ontrol S hift

文章里有很多个这样的元素,正好看到了 org-mode 中的 macro replacement,文章中就是通过 macro 实现的:

  • macro 的定义: #+MACRO: emacs @@html:<mark class="emacs" title="$1">Emacs</mark>@@
  • 在文章中使用: {{{emacs(Escape Meta Alt Control Shift)}}}

这样写起来就比较方便,感兴趣可以看看 原始的 org 文件

最近我也对博客做了一些小的样式改动:

  • 使用不同的下划线样式区分了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内部链接是虚线,外部链接是实线,hover 上去的时候会增加下划线的粗细。有的网站还会针对访问过6的链接设置样式,我试了一下,但还没调出一个好看的样式。
  • 给 Album 系列中的专辑封面设置了样式,本来想模仿黑胶或者 CD 的塑封效果的,但不知道怎么实现,目前就增加了一些阴影,你可以在 Album#0 - Live at Revolution Hall 看看效果。

一直有听说过 多邻国,但从来没有下载用过,最近好奇下了用了一阵,我觉得这个应用做得很棒。

它的课程设计挺有趣的,形式很多样,结合了听说读写,反复地让你学习几个单词,每完成几道题就会有完成的动画,给你带来反馈和成就感,不知不觉我就跟着用了半小时。

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比干背单词要有趣的多,感觉小朋友也会很喜欢,如果有孩子,和孩子一起打卡也是不错的。

最近也在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希望能达到比较流畅的读写能力,先试试 人人都能用英语 中的方法。

创建于: 2025-09-04 Thu 10:27

修改于: 2025-09-04 Thu 13:19

许可证: CC BY-NC 4.0

支持我: 用你喜欢的方式


文章来源: https://taxodium.ink/nichijou-1.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